北京:城南旧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北京:城南旧事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没去过城南,没去过城南的老胡同,等于没来过北京,城南是北京的另一半。它代表官方的北京,却象征着民间的北京,土著的北京,老北京。它们不用演绎就是一段城南旧事。而所谓的城南,则是由星罗棋布的一个个地名组成的。北京上空的月亮,与图腾的华表、盘踞着九条大龙的回音壁、祈祷江山社稷的五色土、残缺的城门楼子同在,照耀着四合院与胡同地带,照耀着城南旧事,也照耀着徘徊在历史长廊的游人。
书籍目录:
北京风花雪月
002北京,出帝王将相的地方
010历史的三角:李自成,陈圆圆,吴三桂
019清朝的皇帝们
030乾隆的香妃
034八旗子弟
042太监
045赛金花的绯闻
049王国维与辜鸿铭:辫子的葬礼
058情史: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
065梁思成与林徽因
068旗袍的花样年华
075北京没有风花雪月
北京文化符号
084颐和园,皇家的后花园
134圆明园,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阿房宫
146白云观:白云千载空悠悠
151孔庙与国子监:孔子遗风
158法源寺:佛海中的巨轮
162雍和宫:佛光四射,皇气逼人
167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173王府井书店,新北京符号
北京美食地图
178清宫的吃
184去北海吃仿膳
188北京的小吃
192北京的饽饽铺
195腊八粥与粥铺
198全聚德烤鸭
201豆汁,麻豆腐,芥末墩儿
205冰糖葫芦
208茶馆
212二锅头
214三里屯酒吧
218西餐厅
222莫斯科餐厅
225地图上的北京(后记)
作者介绍:
洪烛:原名王军,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女友》杂志评为“全国十佳青年作家”;曾获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萌芽》文学奖及《中国青年》《诗刊》《星星》等奖项;2012年入选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
出版作品有:《名城记忆》《仓央嘉措心史》《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闲说中国美食》等数十部。其中《中国美味礼赞》《千年一梦紫禁城》《北京AtoZ》等,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分别有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及繁体中文版出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到北京旅游不为摩天大楼,不为霓虹灯,只为寻找滚滚历史长河下遗留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和地道美食。洪烛20多年来于京城各地踏迹寻根,用笔墨浓情吟唱一曲曲皇城根的情歌,美景过目,历历入心;独特视角亲述文人眼中不一样的京华风物,小旅游,大史家。历史与现实交错,景色与体悟契合,带你游玩民谣里的北京,白话文的北京,方言的北京。没去过城南,等于没来过北京。
·让我们跟随洪烛的脚步,一道走近北京的前世今生,寻找这座城市古老的灵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的眼中也有一千个北京。而这是我们与洪烛的北京。
·北京旅游一直是世界热点,跟洪烛一起领略人文北京历史北京文化北京美食北京。
·城南原本没有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月光照耀北京城,照耀城墙也照耀城门。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在作家洪烛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地图里,北京文化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他,而他也渴望为之增光添彩。洪烛新著《北京:城南旧事》不同于同类书的地方,就在于不仅淋漓尽致地怀旧,还充满梦想。那是一座世界名城旧梦与新梦的结合,也是城市梦想与个人梦想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光彩照人,照历史也照现实。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
洪烛在北京一步步走得很稳。像所有来北京这样一个轮盘城市下赌注的外乡人一样,他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出版了几十部专著,包括这部新书《北京:城南旧事》。“洪烛体”散文恐怕已自成了一家。并不像所有人想象的首都北京是多么美妙,这里到处都是机会,同时到处也都是竞争,城市表面的温情脉脉和慷慨大度的包容性并没有掩盖在这里生存和创业的严酷和艰难。但北京给了洪烛立足之地,接纳了他,承认了他。
——《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
洪烛以他特殊的方式解读着北京。他的大多数书,是在他大学毕业走出校门来到北京后写下的。有一种像诗歌一样的韵味和意境,或唯美或伤感,篇篇都带有很浓的“诗人味道”。都来自于现实体验,有感而发,谈古论今,信手拈来。他写作时习惯于一气呵成,他以一位江南才子特有的灵性和自觉,捕捉着北京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内心深处的每一次变迁,情感上的每一次磨难和期盼。洪烛对北京这座城市有种说不出的热爱:“北京,这就是我对你爱的方式。在你丰富的内涵、巍峨的结构面前,我永远是一位充满探险精神的读者……”
——北京女作家、编剧赵凝
前言
城南旧事的旧事(自序)
城南的特色在于老,老而不朽,是沧桑所赋予的一种美,城南的魅力在于有许多老故事,苍老而哀婉的音乐如斑驳且凄艳的苔痕,装饰了秦砖汉瓦、唐诗宋词的影壁。我走访过祖国大地上的多座古都,发现城南大多为平民聚居区,建筑陈旧,商业繁荣,遗留有浓郁的民俗色彩:不知这究竟由历史还是风水造成的。北京的城南也不例外,在市区地图上不过巴掌大的篇幅,却密集着数不清的老字号商店、茶楼、饭庄、剧院(俗称戏园子),以及明清风格的胡同与四合院。所以说正宗的老北京在城南。要想了解北京的老故事,那就闻着味儿追到城南来吧。城南的老人多,老房子多,老地名与老字号多,老树、老公园乃至老街道也多。说到底,小城故事多。
写到这里就想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那电影我看过,在阶梯剧场的黑暗中我就有不同意见:这种剧本,只适宜用黑白胶卷来翻拍,朦朦胧胧的,可达到某种怀旧的审美效果;拍成彩色的,无异于将破败萧瑟的寺庙重新油漆,看上去倒是金碧辉煌,但感觉总是假的。最终我只记住了作为画外音的李叔同的谣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我闭目臆想着湮灭的年代里无形的唱诗班,以及队列中一张张梳着刘海的女孩子的脸。城南啊城南,就是门楣上张贴的褪色的红纸春秋、门两边蹲坐着的青石狮子以及狮子脚趾间一堆散发火药味的鞭炮碎屑,就是门槛上跨坐着穿红棉袄、戴瓜皮帽的胖小子(他的乳名如今谁也不记得了),就是一副怎么摇也摇不响的生锈的大铁门环,我们就这样被往事拒之门外了。岁月才是落叶堆积的庭院里隐姓埋名的户主。
城南原本没有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的范围相当于如今的地铁环线(即只有内城),因蒙古鞑靼屡次跨越长城,兵临城下,守军怯于迎敌,只好在九座城楼高挂免战牌。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均在九门之外,屡因边警而延误祭祀,因此圣上命令增筑环包内城四周的外城,将城郊诸坛圈入高墙。由于人力、财力所局限,最终外城只修筑了环包南郊一段,使北京城构成倒写的“凸”字形。因为天坛祭祀必须皇帝亲临,其他诸坛可令大臣代祭,而天坛坐落于南郊,首先将南郊并入外城——城南或称南城,就这样在地图上诞生了。内城之中皇城占据了中心区,剩余的范围多被衙署、兵营等割据,北京被锁闭在铁笼子里。增筑外城,给商业活动提供了市场与保障,城南便成为新兴的商业区。惜命的皇帝,无意间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天坛在城南,天意与民心在城南,皇帝也不敢漠视,我深深记住了这一点。这恐怕是城南旧事里的旧事了。
如今,北京的老城墙几乎全拆了,只剩下孤零零的几座城门楼了。但一出大前门,我便恍然有强烈的回到城南的感觉。前门大街是不逊于王府井的老商业街,譬如全聚德烤鸭店就在这里。读书不妨再往南步行,去琉璃厂逛逛老古玩店和旧书市,你会遗憾无法换一袭灰布长衫踏访,而西装革履很明显会冒犯琉璃厂的温文尔雅。城南我最向往的是天桥一带,天气好的时候,街头能看见玩杂技的江湖艺人,当他们手端着草帽伸到我胸前,我能不掏几张毛票吗?我简直怀疑他们整整表演了一个世纪,多辛苦呀!一个世纪了,围观的人群在变,但艺人的表情没变,江湖义气没变,世界在变与不变之间。天桥更著名的是戏园子,我估计四大名旦全在城南披挂上阵过,至少梅兰芳老板新中国成立后还在天桥唱过《贵妃醉酒》,许多名流曾去亲耳聆听。当然再后来,城南上演得更多的是《沙家浜》与《红灯记》了。
在城南走得累了,可以随便挑一家挂旗幡的茶馆歇歇脚。和南方人不同,老北京爱喝的是茉莉花茶,但对茶具则很挑剔,最好是电影里清末遗老遗少捧的盖碗,旁边有高举大肚铜壶的跑堂殷勤地兑水。我浅浅地呷一口,忍不住左顾右盼:那些提笼遛鸟的八旗子弟在哪里呢?拉二胡的唱小曲的在哪里呢?拉车的骆驼祥子在哪里呢?京腔京韵的城南,怎么读都像一部毛边纸的线装书,都像老舍的小说。
清朝的北京,内、外城实行满汉分治分居,清军圈占了内城东、西、中三区的民宅,将汉民全部迁往外城(即城南),内城变成拱卫紫禁城的八旗军营,按八旗序位驻防。京西另设了圆明园护军营、蓝靛厂火器营和香山健锐营,合称三大营。直至今天(仿佛一种传统?)京西仍有许多部队大院,东城与西城仍为政治机关和国家中心,有学生之城雅称的海淀是学院区,东边则有涉外饭店、商厦林立的使馆区。那么城南怎么样了?城南依然是城南,它的概念贴近于老百姓,有的是小市民、信用社、公共汽车、大杂院、龙须沟、廉价的日用百货、蜂窝煤、二锅头、菜篮子工程、祖传的手艺和乡野风味的集贸市场。城南是与上流社会权力、财富、政治、贵族相对称的半壁江山,是民俗的源泉,换句话说,城南是平民化的北京,布衣诗人的北京。
我恰恰是一位怀旧的布衣诗人,我最喜欢骑一辆老牌的凤凰牌自行车,模仿东南飞,恨不得回到汉乐府时代、民歌的时代,像背着锦囊的采诗官在寻找陌上桑。回到城南,我就觉得自己在微服私访,在深入民间。我更愿意作为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货郎,作为吆喝着“磨剪子来抢菜刀”的有手艺的师傅,而不是以诗人的身份回到城南。我穿过长椿街的红绿灯,车轮滚滚,热泪滚滚,一直往南去。我经过回民聚居区的牛街,正赶上牛街小学放学时间,一群群服饰鲜艳的小穆斯林鸟一样喧哗着拥出校门;而路边牛羊肉摊档的气息,带给我游牧草原之上的错觉,这也是极幸福的错觉了。再往前就是白纸坊了,明清两代造纸厂所在地,你能肯定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写在它出产的纸上的?城南有陶然亭,陶然亭没有亭子,但陶然亭的雪是京都一景。城南有大观园(坐落在白纸坊附近),虽属仿建,但贾宝玉的梦还没醒,多少人还在接着做。城南啊城南,诗人的梦乡,古典主义者的温柔之乡,我的朴素的乌托邦。
再说几个城南老地名给你听听。蒲黄榆,磁器口,虎坊桥,金鱼池,校场口,枣林前街,半步桥,教子胡同,南菜园以及菜市口,有的古拙,有的空灵,念起来也朗朗上口。它们不用演绎就是一段城南旧事。所谓的城南,就是由星罗棋布的这一个个地名组成的。没去过城南,没去过城南的老胡同,等于没来过北京,城南是北京的另一半。它代表官方的北京,却象征着民间的北京,土著的北京,老北京。北京话和普通话还是有区别的(土话和官话?)。诗人啊,长安街虽好,但长安米贵、洛阳纸贵,咱们还是回民间去吧,否则你的民歌唱给谁来听呢?乡下没有霓虹灯,但城里也没有信天游呀!在城南租一所四合院(最好有枣树和辘轳水井的那种),左邻右舍都是勤勉的工匠与菜贩,天井每天清扫,这就是我诗歌的别墅。
归去来兮,田亩将芜。城南的法律是朴素唯物主义。城南是一面怀旧的镜子。哦,我是爱你的,草莽英雄的北京,布衣诗人的北京——诗人的北京,布衣的北京!我作为北京城里的土著部落,聆听着民谣里的北京,白话文的北京,方言的北京。
北京的城墙虽然都拆除了,我依然按老习惯把它叫做北京城。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突出其特征:它既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同时又是在民族历史中占据极重要地位的古老的城池。或者说,它既现代又古典,既豪放又婉约,既古老又年轻。我热爱的北京城哟。
北京的老城墙都拆除了,只剩下几座孤零零的城门楼子,在一片钢筋水泥的新型建筑中守望遥远的风景。它们就像被剪除了羽翼的稀世之鸟,在人们的视野中是飞不起来的;那忧郁的神情注定属于历史的回眸。幸好前门楼还在,想到老北京,我脑海里首先浮现出饱经沧桑的大前门,小时候我常从某种老牌香烟商标画上瞻仰它的容颜。大前门,老北京表情丰富的面孔,最富于象征意味的标志。夸张点说,城墙的历史几乎就是北京的年龄。根据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村燕都故址的考古成果以及专家的共识,文物部门正式宣布公元前
1045
年为北京建城之始。
3000
年以前,原始的北京城就建立了,并砌起它最初的城墙。想起来真让人感慨——哦,
3000
岁的北京城。今天晚上,我要给
3000
岁的北京城唱一支情歌。
我很喜欢来北京流浪的巴蜀诗人李亚伟的一篇旧作《月光照耀四川省》。和亚伟在长安街上喝酒时我告诉他:那首诗的内容我记不清了,唯独这标题总忘不掉。某一天我要借用过来写一篇散文。朋友们公认亚伟的诗有太白之风,他一向是拎着酒瓶(现代化的酒葫芦)上路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行吟诗人的酒葫芦,斟满月光。我姑且把今夜的情歌,命名为《月光照耀北京城》。在我的感觉中,阳光象征着白昼与现实,而月光则是属于记忆的,它揭示的是那些在暗夜中掩盖的事物。红星照耀中国,月光照耀——照耀我的北京城。北京上空的月亮,与图腾的华表、盘踞着九条大龙的回音壁、祈祷江山社稷的五色土、残缺的城门楼子同在,照耀着四合院与胡同地带,照耀着城南旧事,也照耀着徘徊在历史长廊的行人。今夜,我是月光下最年轻的一个夜行人,一个诗歌的守望者和城市的哨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岁月蹉跎,只剩下遍地月光和磨损的秦砖汉瓦,甚至,连完整的城墙都拆除了。岁月的老诗人,瘪着一张掉光了牙齿的嘴巴,喃喃自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利于作为首都的北京发展,决定拆掉大城墙和城门楼,只保留东南角楼和南面前门、北面德胜门的城楼,当然,紫禁城则受到严格保护。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仅保留紫禁城是不够的:“苏联斯摩棱斯克有周长为
7
公里的城墙,人称‘俄国的项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毁于战火,全苏联人民献出爱心来修复了它。北京的城墙不能仅仅叫做‘中国的项链’,而应该是‘世界的项链’。它是我们民族的珍宝,而且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文物。我们已经继承了这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现在怎么能够毁坏它呢?”支持拆墙派则认为:这些城墙是封建帝国的防御工事,在新时代已经毫无用处,还妨碍交通并限制城市的发展,拆除了它则可用于建造房屋或成为铺设马路的砖头的来源。当权者拒绝了梁思成的建议:不破坏门楼和城墙的整体性,在每座城门两边打开一个车辆出入通道,这样交通堵塞问题能得到缓解和控制。“在以后的
20
年中,城墙整个被毁。护城河不见了,城市的扩展甚至消除了一度享有盛名的元、明、清三代首都城墙的轮廓……(引自《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北京的城墙都拆除了,我依然按老习惯把它叫做北京城。但每喊一声,都一阵心疼——北京城啊北京城!
元朝的城墙是土筑的。北京有几处元大都城墙遗址,不像城墙,不见砖瓦,顶多算一道土筑的堤坝。残存的城垣上已种了柳树(无情最是台城柳)。芳草萋萋的斜坡上有幽会的恋人们长期践踏出的羊肠小路。恋人们总喜欢钻树林,躲避别人的眼光。恋人们约会所选择的地点,在一座城市里,常常是最僻静的地方,或者叫被遗忘的角落,它被生活遗弃了,却唯独未被爱情遗忘。这是古城墙的幸运抑或不幸呢?
翻老照片,明代的城墙是最华丽的。我还去西安、南京等古都比较过,莫不如此。这应该归功于朱元璋的政治信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朝是一个擅长修城墙的朝代,缺乏创造的工匠式朝代。有人说,明朝修了
100
多年的长城,照样没能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明修长城,清修庙”,清朝继承了明朝的遗产(包括富贵堂皇的大城墙),不再担心外虏侵袭,高枕无忧,城墙在他们眼中没有实用价值,只是傲慢的贵族生活的装饰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清一代,没有修过长城,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一代又一代的老北京居民,在城墙下生老病死,熟视无睹。他们从未把朝夕相处的城墙,当成一道风景。然而在今天,它可真是价值连城、不可再现的风景了。安定门、西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广渠门、永定门……北京的地名中依然有那么多门,而大多名存实亡,我们再也找不到那形貌各异的城门楼子,取而代之的是高速公路、地铁车站、红绿灯、斑马线和立体交叉桥。北京的城门哟。我们这一辈人,对北京的大多数城门楼以及城墙,已经没有福气亲眼目睹了。下一代人更是如此。或许有一天,人们会对城墙毫无印象。在他们的感觉中,北京城这个旧式概念是空洞的。空洞无物。他们只知道北京,却不知城为何物,如此推演、如此想象下去是很可怕的。
可是对于我却不一样。每想起北京城,我就热泪盈眶。我对它的城门、城墙乃至一砖一瓦都是有感情的。这是一种诗人(而非历史学者、政治家、武士、小市民、工匠、建筑师)的感情。据说诗人顾城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极其怀念故乡北京的风物人情,特意用北京各城门的名称作为小标题,写了一部长诗,总题就叫做《城》。他能够理解北京城这个概念,何其博大、温馨、古朴且富于包容性。在他的回忆中,月光照耀北京城,照耀千里之外的北京城,照耀纸张与文字,照耀一纸之隔的北京城。月光照耀,照耀你也照耀我,照耀在郊区写诗的一张沉思的脸。这整整照耀
3000
年的月光!在回忆的月光中,被拆除了的城墙重新浮现,像时间之手在搭积木。城门可能推倒,墙壁可能拆除,甚至砖瓦都可能腐烂,唯独月光是不朽的。照耀秦砖汉瓦,照耀唐诗宋词,照耀着古人也照耀着今人,照耀草莽英雄也照耀芸芸众生……
北京的城墙都拆除了,我依然按老习惯把它叫做北京城。每喊一声,就一阵心疼——北京城啊,我所热爱的北京城!
书籍介绍
没去过城南,没去过城南的老胡同,等于没来过北京,城南是北京的另一半。它代表官方的北京,却象征着民间的北京,土著的北京,老北京。它们不用演绎就是一段城南旧事。而所谓的城南,则是由星罗棋布的一个个地名组成的。北京上空的月亮,与图腾的华表、盘踞着九条大龙的回音壁、祈祷江山社稷的五色土、残缺的城门楼子同在,照耀着四合院与胡同地带,照耀着城南旧事,也照耀着徘徊在历史长廊的游人。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品质不错(504+)
- 书籍多(302+)
- 图书多(261+)
- 下载快(590+)
- azw3(259+)
- 实惠(322+)
- 无水印(362+)
- 服务好(70+)
- 愉快的找书体验(325+)
- 引人入胜(550+)
下载评价
- 网友 敖***菡: ( 2024-12-21 00:49:09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濮***彤: ( 2024-12-30 08:09:19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寇***音: ( 2025-01-14 14:20:42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孙***夏: ( 2025-01-04 11:51:10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薛***玉: ( 2025-01-11 10:37:5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温***欣: ( 2024-12-20 20:16:02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孙***美: ( 2024-12-30 01:11:19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堵***洁: ( 2025-01-16 01:05:03 )
好用,支持
- 网友 方***旋: ( 2024-12-23 12:52:5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郗***兰: ( 2024-12-29 11:44:5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汪***豪: ( 2024-12-22 08:08:18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石***致: ( 2025-01-12 18:20:28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益***琴: ( 2025-01-02 05:28:05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冉***兮: ( 2024-12-30 22:52:4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蓬***之: ( 2025-01-03 03:46:16 )
好棒good
喜欢"北京:城南旧事"的人也看了
国家营销:新加坡国家品牌之道(新加坡国家品牌“总设计师”详述国家营销之道,査立、张颐武力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丹顶鹤的旅程 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和画家历时四年创作,讲述中国珍稀鸟类丹顶鹤触动人心的故事,展现中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R语言机器学习(第2版,影印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客家村落的传统与变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精選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小说新前沿:一起去水城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焊接冶金学 材料焊接性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 【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江南古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PNSO恐龙博物馆:中国恐龙2赵闯绘青岛出版社鑫隆博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幕墙安装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运筹学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1元抢购】逻辑思维单本思维解码 思维导图 记忆方法系列训练逻辑思维逻辑学科科普百科哲学 帮你提高学习效率联想畅销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老年性痴呆——常见病的防治与家庭康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循序渐进:截拳道短棍全面训练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赛博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