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悦天下 -天真的人类学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22:51:34

天真的人类学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天真的人类学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精美图片
》天真的人类学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天真的人类学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95062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7
  • 页数:341
  • 价格:25.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2:51:34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天真的人类学家》诚实但又不失风趣地记录了作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在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村落两次进行田野工作的经历,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拍案叫绝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学研究报告,这是一部令人捧腹不止的人类学笔记,透过幽默的笔调,读者看到了人类学者如何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如何调整他的学术成见,以及田野工作上的琐事如何影响后来研究结果、研究的盲点与反思。因此不管是严肃的读者、无聊地只想打发时间或者是向往非洲原始部落的异国情调而蠢蠢欲动的旅人,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小泥屋笔记

第一章 原因何在

第二章 准备

第三章 上山

第四章 可耻的马林诺夫斯基

第五章 带我去见你们的首领

第六章 你的天空清朗吗?

第七章 啊,喀麦隆:祖先的摇篮

第八章 跌到谷底

第九章 非洲总有新把戏

第十章 仪式与错误

第十一章 雨季与干季

第十二章 第一批与最后一批收成

第十三章 英国异乡人

第二部 重返多瓦悠兰

第一章 再访杜阿拉

第二章 进入山区

第三章 恺撒的归恺撒……

第四章 再度独当难局

第五章 失落的乳房切除术

第六章 我来,我见,签证

第七章 类人猿与电影

第八章 凡有疑虑——进攻!

第九章 光与影

第十章 追逐的刺激

第十一章 黑白人

第十二章 一场不寻常的黑色毛毛虫瘟疫

第十三章 结束与开始


作者介绍:

何颖怡,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比较妇女学研究员。曾任联合报系记者编辑与编译、水晶唱片创意总监、台北之音与爱乐广播电台主持人,目前是商周出版选书顾问,并专职翻译。著有《风中的芦苇》、《女人在唱歌》。翻译作品有《嘻哈美国》、《嘻哈黑话字典》、《摇滚神话学》、《乳房的历史》、《太太的历史》、《在美国》、《西蒙波娃美国纪行》、《安妮强的烈焰青春》、《冬日将尽》、《第四级病毒》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一章 原因何在

“为何不去做田野调查?”一次众人带着醉意的讨论接近尾声时,一位同事抛出以上疑问。那次我们广泛讨论了人类学近期新技术、大学教学与学术生涯,结论令人沮丧。就像哈巴德太太,我们清点存货,却赫然发现橱柜空空如也。

我的故事十分寻常——受训于高等学府,非经刻意规划,而是机缘使然进入教书行业。英国的学术生涯奠基于几个经不起考验的假设。第一,如果你是优秀学生,便会成为不错的研究者。第二,如果你的研究做得不错,书就铁定教得不坏。第三,如果你善于教书,便会渴望去做田野调查。其实上述关联统统不成立。优秀的学生有时研究成果可怕。学术表现杰出、名字经常出现在专业期刊的研究者,有时教起书来愚蠢乏味到让学生以脚投票,像非洲艳阳下的晨露般消失无踪。人类学行业也不乏全心奉献的田野工作者,他们的肌肤被炎热气候烤得干如皮革,牙关因长年与土著奋斗而终日紧咬,但是他们却对人类学理论殊无贡献。我们这些依据文献研究完成博士论文、文弱的“新人类学者”认为所谓的“田野调查”——其重要性被夸大了。当然,在殖民时代有过实战经验、“无意间搞起人类学”的老教授坚持田野调查的“神祗崇拜”不可毁,因为他们是这个行业的大祭司。他们可是受尽了沼泽、丛林的试炼与贫困,岂容自以为是的年轻学者抄捷径。

每当这些老教授在理论或形而上学的辩论场合被逼到墙角,便会悲哀摇头,懒洋洋抽烟斗或抚弄胡须,喃喃说道“真人”无法嵌进“从未做过田野调查者”的纯粹抽象概念里。他们对无缘做过田野工作的人满怀同情,事实很简单,他们曾做过田野工作,他们看到了。没什么好说的。

我在人类学系教了几年学来的正统学说,殊乏学术成就,或许也该改变了。你很难判断田野工作是类似当兵这类的不悦任务,理应默默忍耐,还是这行的“额外红利”,应该欢喜承受。同事的意见帮助不大。他们有足够时间为回忆蒙上乐观光环,让田野经验变成浪漫冒险。事实上,田野经验正是乏味的证书。举凡洗衣服到治疗普通感冒等事,在田野工作者嘴中道来,如果不掺点民族学回忆的调味润饰,那可叫周遭亲友讶异失望了。老故事变成老朋友,很快的,田野经验便只留下美好回忆(除了某些奇怪岛屿的状况靠前悲惨,叫人无法忘怀也无法消融于幸福感中)。譬如,某位同事宣称与和蔼土著共度了很棒的时光,他们微笑着携带一篮篮水果、鲜花来。如果按照事情发生顺序,这段描述应当补充如下:“那是在我食物中毒后”,或者“当时我的脚趾起水泡脓肿,虚弱到无法站立”。诸此种种不免叫人怀疑:田野调查这回事是否像那些欢乐的战争回忆,叫人扼腕生不逢时,虽然理智上,你知道战争不可能美好。

或许田野调查还是有好处的,可以让我讲课内容不再拖拉无趣。当我必须传授陌生的课题时,可以像我的老师那样,把手伸进装满民族志轶事的破布袋,炮制出一些曲折复杂的故事,让我的学生安静个十分钟。田野经验也会赐我贬抑他人的全副技巧。每每思及此,我的脑海便涌起一个回忆。场合是一个即便以寻常标准来看都十分乏味的会议,我与数位优秀同行礼貌聊天(包括两位阴郁的澳洲民族志学者)。似乎经过预谋,同行一一告退,只留下我面对两位澳洲“恐怖分子”。经过几分钟死寂,我试图打破冷场,提议一起喝杯酒。其中一位女学者马上一脸苦相,嘴角痉挛,厌恶大喊:“不要!我在丛林里喝够了。”田野工作的优选好处,便是让你俯拾可得这类渺小凡人无缘使用的句子。

或许就是这些怪句子,赋予本质乏味的人类学部门珍贵的怪诡气息。从这个角度而言,人类学者的公众形象实在侥幸。众所周知,社会学者缺乏幽默感,是左翼狂想与陈腐之言的大买办。但是人类学者曾追随印度教圣者,看过奇特神祗与污秽仪式,大胆深入人迹未达之处,他们全身散发一股崇高气息与神圣的不切题,他们本身就是英国怪诞教会的圣者。我岂能轻易拒绝成为其中一员?

凭良心说,我也考虑了其他好处(虽然几率不大),譬如田野工作可对人类知识有所奉献。乍看之下,这种可能性极低。“资料搜集”(fact-gamering,或译“事实搜集”)的工作殊无趣味。人类学不乏数据,少的是具体使用这些数据的智能。这行业有所谓的“捕蝶人”,用来形容许多辛苦收集资料的民族志学者,他们根据地域、字母或任何近期新流行的分类法,不断累积资料,却无能解释它们。

老实讲,不管是当时或现在,我都觉得田野工作或其他学术研究,其正当性不在对集体的贡献,而是远为自私的个人成长。学术研究就像修道院生活,专注追求个人性灵的完美。其结果或许会服务于较大层面,却不能以此论断它的本质。不难想象,这种观点不容于学界保守派与自诩改革者。他们深陷恐怖的虔诚与洋洋自得中,拒绝相信世界其实并不系于他们的一言一行。

P3-6



原文赏析:

因为一个族群如果失去认同,最令人类学家扼腕的是世界失去了某一种特殊“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民族数千年互动与思考的产物。因此,一个民族的消失也代表人类可能性的萎缩。


老实讲,不管是当时或现在,我都觉得田野工作或其他学术研究,其正当性不在对集体的贡献,而是远为自私的个人成长。学术研究就像修道院生活,专注追求个人性灵的完美。其结果或许会服务较大层面,却不能以此论断它的本质。不难想象,这种观点不容于学界保守派与自诩改革者。他们深陷恐怖的虔诚与洋洋自得中,拒绝相信世界其实并不系于他们的一言一行。


让数学家颇感困扰的矛盾之一是爱因斯坦的时光旅行者。他以极高速航行宇宙数个月, 回到地球, 却发现已过了十年了。人类旅行者正好相反。 他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在那里待了不可思议之久, 思索宇宙之谜, 快速老化。 当他回到家乡, 却过了仅仅数月。 他种下的橡实并未长成大树; 时间太短, 嫩芽还来不及探头。 他的小孩并未变成大人; 唯有最亲近的朋友, 才注意到他曾离开过一段时间。

世界少了他依然正常运转, 这是在太侮辱了。 当人类学旅行者远行异乡, 寻找印证他的基本假设, 旁人的生活却不受干扰、甜蜜进行。 他的朋友继续搜罗成套的法国炖锅。草坪下的刺玫瑰依旧长得很好。


人类学家对割礼之所以维持高度兴趣,是因为他们将异民族视为纯然“他者”(otherness)。如果割礼仪式能被“解释”,而且跟我们的生活形式建立关联,这种“排他性”就可被移除,人类学家便觉得获致何谓“人”的某些普同意义。仿佛人类学理论如能解释性习俗,它们便能解释一切。

针对各民族广泛实施的割包皮,人类学最常见的解释为包皮是“真正男人”不应有的女性元素。

同一理论也略加修正,用于解释割除女性阴蒂的狂热-它被视为是阴蒂的“残余物”,不应出现在女性身上。文化的任务是修正“不完美的自然”所留下的裂痕。


不少人批评欧洲人是家长心态,其实他们并不了解非洲多数地方存有一种传统的“富人与穷人”关系。替你工作的人不只是你的雇工,你还是他的保护者、赞助人。雇佣是种开放的关系。如果他的太太生病了,这是他的问题,也是你的问题,你必须尽可能帮助她痊愈。如果你有东西不要,他有优先拒绝权,之后你才能给别人,否则便是不礼貌。你几乎无法在自身的利益与他的私生活间划清界线。稍不小心,欧洲人便会深陷范围宽松的各式亲属义务中(除非他的运气很好)。如果一个雇工称呼你为“父亲”,那是危险征候。接踵而至的一定是聘金未付或牛只死亡的悲惨故事。如果你不帮忙他解除一点负担,就是背叛。何谓“我的”与“他的”,两者界线随时可以谈判改变,而谈到攀附富人、从中尽量获利,多瓦悠人可是不逊任何人的专家。多数雇佣摩擦来自对“贫富”关系的欠缺理解,导致双方对条件各有解释。西方人总是抱怨雇工(现在大家不再称黑人仆佣为“男孩”或“佣人”)鲁莽、厚颜,因为他们期望雇主照顾他们、次次帮他们解危。


多瓦悠人分为两类:山地与平地。每个我咨询过的人都建议我住在平地多瓦悠人部落。他们比较不野蛮,多数会说法语,生活用品供给也比较容易。山地多瓦悠人则野蛮,难相处,崇拜魔鬼,什么也不会告诉我。根据此类信息,人类学者只能有一种选择——住进山地多瓦悠人村落。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笑翻了人类学的高头讲章,和盘托出血肉模糊的田野真相令人捧腹、不可思议、欲罢不能,糅合幽默感与洞察力的清新之作向奈吉尔·巴利致敬『这本书是他赠与学术共同体成员的优选礼物之一,尽管在人类学的知识殿堂中,它可能永远也进不了经典著作的书架,但这显然是最用心、最有心的人类学作品之一,即使没有人类学专业知识的读者也不会遇到任何阅读障碍,但愿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能够领略到人类学家一直倡导的文化宽容之心。[赵丙祥,人类学学者]

多瓦悠人的解释总是绕圈子打转。我问:“你为啥这么做?”“因为它是好的。”“为什么它是好的?”“因为祖先要我们这么做。”我狡猾问道:“祖先为什么要你这么做?”“因为它是好的。”我永远打不败这些祖先--他们一切解释的起始与结束。多瓦悠人喜欢用惯例说法,令我困惑不已。我问:“谁是庆典的主办人?”“那个头戴豪猪毛的男人。”“我没看到头戴豪猪毛的人。”“他今天没戴。”这本趣味十足的书摧毁了田野工作的美丽幻想

学术作品罕见的软性触角。

--《星期日电讯报》具有清新正直洞察力的田野之作。在可读性、幽默感与娱乐性之下,巴利展现了在非洲生活与工作的实况。这本书里隐含的信息都是人类学者从事工作会遇到的点滴,其价值值得所有人类学的学习者慢慢品尝。--人类学教授Mark Huddleston


书籍介绍

本书诚实但又不失风趣地记录了作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在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村落两次进行田野工作的经历,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拍案叫绝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学研究报告,这是一部令人捧腹不止的人类学笔记,透过幽默的笔调,读者看到了人类学者如何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如何调整他的学术成见,以及田野工作上的琐事如何影响后来研究结果、研究的盲点与反思。因此不管是严肃的读者、无聊地只想打发时间或者是向往非洲原始部落的异国情调而蠢蠢欲动的旅人,巴利这本书绝对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经典(530+)
  • 品质不错(168+)
  • 无颠倒(667+)
  • 不亏(310+)
  • 内涵好书(100+)
  • 下载快(639+)
  • 字体合适(545+)
  • 情节曲折(628+)
  • 服务好(561+)
  • 超值(82+)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5-01-13 22:16:49 )

    OK,还可以

  • 网友 敖***菡: ( 2025-01-18 19:43:30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芮***枫: ( 2025-01-19 13:28:4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养***秋: ( 2024-12-27 18:02:57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康***溪: ( 2025-01-09 13:12:33 )

    强烈推荐!!!

  • 网友 孙***夏: ( 2024-12-24 10:28:42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孔***旋: ( 2024-12-21 17:34:22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瞿***香: ( 2025-01-16 17:15:5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堵***洁: ( 2025-01-09 10:13:24 )

    好用,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