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悦天下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22:50:59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精美图片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既爱又恨:走近边缘型人格障碍(修订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027269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60.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28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2:50:59

内容简介: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可被诊断的精神疾病。BPD患者主要以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为特征,他们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很容易爆发愤怒的情绪或不加思考地采取行动,甚至试图自伤、自杀。

本书作者从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心理学根源与生物遗传根源入手,阐述了边缘人所具有的特征,如紊乱自我身份认同、难以控制的情绪、显著的分离焦虑及冲突的亲密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及其家属给出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本书不仅是一本提高公众对这种令人痛苦的精神障碍的认识的书,也是相关患者及家人的手册。


书籍目录:

第 1 章 边缘人的世界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009

医生如何诊断精神性疾病 / 011

情感性血友病 /014

分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黑白世界 / 016

狂风暴雨般的情感关系 / 018

工作和工作场所问题 / 019

“女性的疾病”/ 020

在不同年龄组的表现 / 020

社会经济因素 / 021

地理边界 /021

名人和虚构人物的边缘行为 / 022

研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 023

“病理学”问题 / 024

第 2 章 混乱和空虚

边缘型人格:一种人格障碍 / 029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临床定义 / 040

边缘人的马赛克图像 / 057

第 3 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根源

基因和神经生物学根源 / 068

发展性根源 / 069

先天还是后天 /? 079

第 4 章 边缘人与社会

瓦解中的文化 / 086

结构的崩溃:一个支离破碎的社会 / 089

对未来的恐惧 / 093

人际关系丛林 / 095

转变中的性别角色模式 / 097

家庭和育儿模式 / 100

第 5 章 与边缘人沟通

SET 沟通法 / 114

边缘人的困境 / 117

一致性需要 / 132

第 6 章 与边缘人相处

在朋友和亲戚中识别边缘人 / 138

应对和帮助 / 140

了解自己的情绪 / 146

特殊的父母抚养问题 / 147

与边缘人共事 / 151

和边缘人一起玩 / 153

成年边缘人 / 154

第 7 章 求医问药

开始治疗 / 164

治疗的目标 / 165

治疗的时长 / 166

心理治疗是如何起作用的 / 168

病患 ?C 治疗师“契合”/ 172

治疗方式 / 177

小组治疗 / 179

家庭治疗 / 182

艺术与表达疗法 / 185

住院治疗 / 186

第 8 章 特定的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 / 197

心理动力疗法 / 202

比较治疗 / 205

其他疗法 / 206

哪种疗法好 / 207

第 9 章 药物:科学与希望

基因学 / 213

药物治疗 / 217

仿制药 / 221

组合治疗 / 222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治愈吗 / 222

第 10 章 理解和治疗

成长和变化 / 233

设置边界:建立起自己的身份 / 241

建立关系 / 242

附录 1 DSM-V-TR 分类? ?

轴Ⅰ? 诊断 / 247

轴Ⅱ? 人格障碍诊断 / 251

未来的诊断定义 / 251

附录 2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演变

弗洛伊德 / 253

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作者 / 254

克恩伯格的“边缘人格组织”/ 258

参考文献 / 263


作者介绍:

杰罗德·J. 克雷斯曼 博士

毕业于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美国精神病学会终身教授。经常在全美各地及其他国家发表学术演讲,并在美国知名《奥普拉脱口秀》等电视节目中作为受邀嘉宾传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心理问题解决之道。他所创建的专门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服务的治疗中心,为相关专家、学者及病患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哈尔·斯特劳斯

一名职业的医学与健康作家,几十年来一直为《女性家庭杂志》 《男性健康》 《美国健康》 《红皮书》和《麦考尔》等心理学、运动和健康专栏撰稿。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出版多部相关著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推荐序一

打破内心的阻碍,疗愈边缘人格从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开始近在案例讨论时,我的一名学生用一系列术语讨论了她对个案的理解。老实说,对于有些术语,我也并不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我想大概大多数学生也不太懂。因此,我评论说,尽量不要用术语来描述自然发生的现象,并补充道,术语与标签都是阻隔和失真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大概是近十几年心理咨询界流行的术语之一,其流行度大概仅次于“抑郁症”“原生家庭”和“界限”。当你初次遭遇这些术语时,可能会感受到浓浓的“洋气”,没错,这些带着浓重异域风情的术语都是翻译而来的。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比较高知的群体,因此,心理咨询师骂起人来(是的,尽管我们似乎在咨询中很“节制”,但一样还是会有吵架的冲动)时,也会比较有专业性。例如,轻微一点(即微微辣水平)地骂人,可以称对方“你没有界限”。如果对方实在既没有专业“知识”,也没能抓到要点的话,可以追加一点到微辣水平,说“你这个边缘人格”。可以想象,对方肯定会忙不迭地去百度搜索,然后才明白自己是如何被“鄙视”了。

我曾经有一位来访者,次来咨询时给我带来一本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的书籍,我正在揣测来访者是否认为自己是边缘人格而自学了此书时,她告诉我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她的前任咨询师对她父亲的诊断,她父亲得知后非常气愤(看来是上百度搜索过了),要求她女儿换咨询师。从动力的角度来看,像是两个父亲在为了争夺女儿而相互攻击。

无独有偶,有一次我在和一位同行闲聊的时候,她突然向我请教,说她经过分析和观察,发现她丈夫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并有理有据地分析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九个症状标准,认为她先生符合六个以上的标准?D?D看起来是确证无疑的。而我是认识她先生的,那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精英男士,当然或许他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也会对妻子有失望的表露,或者在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禁不住建议我的那位同行:“咱们能不把变态心理学知识用在自己家人身上吗?”

“边缘人格”概念的提出有一个复杂的过程。1938年,阿道夫?斯特恩( Adolph Stern)首次提出“边缘型人格”( borderline)一词,用以描述一群似乎不符合“神经症”和“精神病”基本诊断类别的患者。此后,精神动力取向的治疗师们不断地进行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经过齐尔博尔格(Zilboorg)、霍克(Hoch)、泼拉丁(Polatin)、比奇科夫斯基( Bychowski)、海伦?多伊奇(Helene Deutsch)、罗伯特?奈特(Robert Knight)、约翰? G.葛根逊(John G.Gunderson)和奥托?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等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1980年,将边缘型人格障碍列入美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DSM-III)并延续至今的第五版(DSM-V)。其中奥托?克恩伯格提出的边缘人格组织是比DSM-V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更广泛的概念。克恩伯格的概念将边缘人格组织置于神经质和精神病人的人格组织之间。边缘人格组织患者比精神病患者受损要小,但比神经质人格组织失能状况要严重,他们由于情感冲突而产生无法忍受的焦虑。它位于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病(神经症)之间,这也是称之为边缘的重要原因。

大约在 2000 年,我当时在一家精神病院的心身科工作,接诊了一名有点特别的病人A小姐。当时,医院的精神科的病人多是由家属陪同来住院的,有些还是非自愿住院的,而A小姐是主动要求住院,没有家属陪伴,孤身一人,并坚称自己患有抑郁症。我对A小姐进行了详细的精神检查,却发现她并不符合重症抑郁的诊断?D?D她的情绪没有那么低落,也能正常工作,并没有晨重暮轻的生理特点,思维和行为也没有迟缓,更没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看起来并没有住院的必要。不过在她的再三要求下(这个在当时的精神病院也不常见),后我诊断她为抑郁性神经症住进了心身科的病房。第二天便是全病房大查房,查到她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些很少见的情况?D?D这位病人极其热情、真诚地把我们所有的医生、护士死命且富有逻辑地夸了一通,每一句都是充满了溢美之词,并表示要向院方提出对我们进行表彰。我们每一名医生、护士被夸得都不好意思了,也觉得有点不太对?D?D入院不到24小时,对我们的工作就这么肯定?

第二天上午,又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事情,护士长的车胎不知被谁扎破了,同时病房的空调外机被人砸坏了。正在调查是谁搞的破坏时,我们院长来到病房,不过不是因为收到对我们的表彰或者锦旗,而是接到投诉,投诉病房医生不关心病人、护士服务态度极差云云。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同一个人?D?DA小姐所为。这时,我想起A小姐入院时给我的一份关于她的成长经历的自述,因为从精神科诊断的角度,更多关注病人目前的症状而并不关心病人的成长经历,此前没有细看。当我仔细阅读这份自述后发现,这位



原文赏析:

边缘型患者所遭受的痛苦就像是患了情绪型的血友病;他缺乏一种凝血机制来调节他的情绪情感。一旦被刺激触发,这些患者的情绪就会像血友病患者流血不止一样,最终会导致死亡。


八项指标可以概括如下(每一项症状指标会在第二章中详细解释)

)不能维持稳定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2)由于冲动而导致自我毁灭性的行为,比如物质滥用、性乱、偷窃不计后果地疯狂车、狂食暴饮。

3)极端剧烈的情绪波动

4)频繁地表现出不合理的暴怒情绪。

(5)反复出现自杀威胁或者自杀姿态,或者自我伤害性行为。

6)缺乏对自我的清晰认识。

7)长期存在空虚感或无聊感。

(8)疯狂地做出努力想要避免实际存在的或者幻想中的被抛弃感。

这些临床的学术词语显然还不足以表现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及其家人和朋友所感受到的痛苦。对于这一类的患者来说,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像是列在无休止地狂奔的情绪火车,找不到明确的终点。对于那些与患者一起生活,深爱着他们或者治疗他们的人来说,这趟旅行似乎都是毫无希望和充满挫折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就是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当在描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患者往往显得迷惑不清或者相当矛盾,与此不同的是神经症患者,他们都能够对自我有很清晰的认识。为了克服这种含混不清和消极负面的自我认知,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就像是一个演员,不断地寻找“美好的角色”来完成“个性”的塑造,来填补自我认知的空白。所以他们常常像随环境、条件或者周围人群而改变的变色龙一样,就像是在翁迪・阿兰德电影齐力格中的标志性角色那样,常常刻意地假设自己周围人的个性、身份和外貌。


分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非黑即白的世界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世界,就像小孩子的世界,把所有的人一分为二,要么英雄,要么恶棍。小孩子都是很情绪化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亦复如此。他们无法忍受人类的不一致性和模棱两可;他们不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进行好的和坏的品质的整合。不管在什么时候,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没有既好又坏的中间状态,没有灰色地带。爱人和伴侣,母亲和父亲,兄弟姐妹,朋友以及心理治疗师,在某一天可能被奉为偶像和神灵,另天可能会被彻底贬低和排斥。

当一个理想化的人最终令自己失望的时候(这也是迟早的事情),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必须迅速调整他的一元性认知。这样就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这个曾经的偶像被彻底地打入地牢永遭排斥,要么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本人自我贬低自我驱逐,以此来保留对这个人的“完美”形象的记忆。

这种行为被称为“分裂”。这是一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常采用的原始防御机制。从理论上讲,分裂是指在对自我、他人的积极和消极的思维与情感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也就是说,不能够将积极和消极的思维情感进行统合。


暴风雨般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只能够携带一张人际关系的草图,而不能获得真正理想的人际关系;他发现,测量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是极为困难的,尤其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为此,他总是在完全地依赖他人和愤怒之间来回转换,从表达对某人无尽的感激,然后再到不可理喻的仇恨和愤怒。他害怕被人抛弃,所以他依赖别人;他又害怕被过分地卷入,所以他推开别人。他渴求亲密,同时又恐惧亲密。他在与自己最想发生联系的人中间不断地进行着转换。


职业领域能够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提供远离混乱的社会关系的避难所。正因如此,这些人在组织结构高度严密的工作环境中常常表现得非常出色。助人型的专业人员

医生、护士、药剂师、咨询师一也吸引了不少边缘型的人来努力竞争,从而获取力量和控制力,逃脱社交关系网。在这些助人的角色里面,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为他人提供关注,而这种关注正是自己在生活里所不断渴求的。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几十年来,本书一直是边缘型人格障碍领域一本非常重要的指南。

2.长踞亚马逊人格及情感障碍类图书榜首。

3.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徐凯文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施琪嘉教授以及2020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任志洪教授联袂推荐。


书籍介绍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可被诊断的精神疾病。BPD患者主要以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为特征,他们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很容易爆发愤怒的情绪或不加思考地采取行动,甚至试图自伤、自杀。

本书作者从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心理学根源与生物遗传根源入手,阐述了边缘人所具有的特征,如紊乱自我身份认同、难以控制的情绪、显著的分离焦虑及冲突的亲密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及其家属给出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本书不仅是一本提高公众对这种令人痛苦的精神障碍的认识的书,也是相关患者及家人的必备手册。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简单(537+)
  • 赚了(654+)
  • azw3(295+)
  • 少量广告(251+)
  • mobi(418+)
  • 差评少(266+)
  • 购买多(150+)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文: ( 2024-12-27 03:06:34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家***丝: ( 2024-12-29 01:51:27 )

    好6666666

  • 网友 薛***玉: ( 2024-12-26 14:00:0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冯***卉: ( 2025-01-14 20:53:11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汪***豪: ( 2025-01-11 14:54:1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石***烟: ( 2024-12-25 20:00:2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龚***湄: ( 2025-01-05 23:30:1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苍***如: ( 2025-01-06 14:14:20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冯***丽: ( 2025-01-17 01:56:17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权***颜: ( 2025-01-06 21:38:10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宓***莉: ( 2025-01-17 10:20:3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融***华: ( 2025-01-10 16:46:43 )

    下载速度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