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部使作者本人“深受感动,无比激奋”的不朽之作, 翻拍为多部好莱坞同名电影! 从巴黎到伦敦,永不落幕的戏剧传奇! 著名翻译家宋兆霖经典译本! 非改写&无删节&全译本
内容简介:
《双城记》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正直善良的马奈特医生由于告发贵族的恶行而被投入巴士底狱,监禁了十八年。但他没想到出狱后,女儿露西却与仇家的儿子堕入情网……冤狱、爱情与复仇的故事在法国大革命的旋涡中隆重上演,爱恨生死、善恶是非在冲突中交织。伦敦和巴黎这两座城市里,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不断地被大革命的浪潮冲击着,人性的沉沦与救赎在时代的冲突中不断交融……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生于英国的朴次茅斯,是19世纪英国有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也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杰出作家。他擅长描写底层小人物的生活遭遇,他的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老古玩店》《艰难时世》等。
宋兆霖,195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曾为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省翻译协会、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宋先生毕生致力于翻译事业,在我国文学翻译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翻译准确、优美、传神,忠实再现了原著的艺术风格,成为诸多译本中的经典。主要译著有:《简•爱》《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后的莫希干人》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部复活章时代
那是美好的时代,那是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权威们也坚持认为,不管它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来评价它。
当时,英国的王位上坐的是一位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位容貌平常的王后指英王乔治三世及其王后夏洛特·索菲亚。;法国的王位上坐的是一位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位容貌姣好的王后指法国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这两个国家那些坐食俸禄的权贵们心中,有一点比水晶还要明澈,那就是大局已定,江山永固了。
那是我主耶稣降生后的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在那上天恩宠的幸福年代,英国正如当今一样,非常信奉神的启示。索斯科特太太即乔安娜·索斯科特(1750—1814),自称是《圣经·新约·启示录》12章中那个“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冠冕”的“妇人”,能知未来祸福,自成一教派,直至20世纪初尚有影响。刚刚过了她的二十五岁大寿,禁卫军中一个未卜先知的士兵,早已预言她这位圣灵将降临人间,宣称诸事已安排就绪,伦敦和威斯敏斯特按当时英国行政区划分,威斯敏斯特为伦敦以西的另一城市,现为伦敦市一行政区。即将遭受灭顶之灾。公鸡巷的鬼魂用叩击声宣泄天机后被祓除指发生在伦敦公鸡巷33号的一件轰动一时的诈骗案。一个名叫威廉·帕森斯的人,诡称该宅中每夜有鬼魂发出叩击之声,预告人间祸福。1762年骗局被拆穿,原来是他指使女儿所为,此人被处以枷刑。,也只过去十二个年头,而在刚过去的这一年中,又有精灵鬼怪用叩击声来宣泄天机了(惊人地毫无新颖之处)。不过也有一些世俗事件的消息,来自美洲大陆英国臣民的一次会议指1774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届大陆会议。,近传到了英国朝野。说来也怪,这些消息对于人类,要比公鸡巷里孵出的任何一只小鸡宣泄的天机重要得多。
总的说来,法国不如她那位一手持盾、一手执三叉戟的姊妹相传希腊神话中的海神一手持盾,一手执三叉戟,英国以此为其国家纹章,表示称霸海上。那么热衷于鬼神。可她滥发纸币,挥霍无度,畅通无阻地走着下坡路。此外,她还在那些基督教牧师的指导下,以施行种种德政为乐,诸如剁去一个青年人的双手,用钳子拔掉他的舌头,然后把他活活烧死,只因他看见五六十码外有一行满身龌龊的修道士走过,没有在雨中跪下向他们行礼致敬。很有可能,在那个受难者被处决之时,长在法国和挪威森林中的一些树木已被伐木人——命运之神做上标记,准备砍倒锯成木板,做成一种装有口袋和刀斧,在历史上曾令人胆战心惊的活动装置指法国大革命时发明的断头台。。很有可能,就在那一天,在巴黎近郊种着几亩薄田的庄稼汉的简陋外屋里,也正停着几辆制作粗糙的大车,在那儿躲风避雨,车子溅满污泥,猪在周围拱嗅,家禽在上面栖息,这就是那个庄稼汉——死神留着用作大革命时押送死囚的囚车。可是,那伐木人和庄稼汉虽然不停地在干活,却默默无声,连走起路来都蹑手蹑脚,谁也听不见他们的脚步声。由于对胆敢怀疑他们并已觉醒的人都要加上不信神明和有意谋叛的罪名,情况就更加如此了。
在英国,几乎没有多少可供国人夸耀的秩序与安宁了。每天晚上,堂堂的京城都有明火执仗的盗窃和拦路抢劫的案件发生。各家各户都公开得到告诫:离家出城,须将家具送家具行仓库保管。黑夜拦路抢劫的强盗乃是白天市区经商的买卖人,若是在当“大王”时被同行的生意人认出,受到指责,就豪爽地给他的脑袋送上一枪,然后逃之夭夭;七个强盗拦劫邮车,被押车的警卫打死三个,接着,“由于弹药用尽”,警卫又被余下那四个强盗打死,之后,邮车被太太平平地洗劫一空;堂堂的伦敦市市长大人,也在特恩海姆公园被一个强盗拦劫,当着他全体扈从的面,把这位显赫人物抢了个精光;伦敦监狱里的犯人和看守发生殴斗,司法当局就用装有实弹的大口径短枪,朝他们一阵乱放;小偷在王宫的召见厅里剪走王公大臣脖子上的钻石十字架;武装士兵到圣贾尔斯区伦敦一贫民区。搜查私货,乱民向士兵射击,士兵也向乱民开火,谁也不认为这类事有多越乎常轨。在处理这些事件中,屡屡动用刽子手,尽管徒劳而有害,但仍照用不误。一忽儿,绞杀几大串各式各样的罪犯;一忽儿,星期六吊死一个在星期二捕获的盗贼;一忽儿,在新门监狱伦敦一著名监狱。烧死成打刚抓到的人;一忽儿,又在威斯敏斯特大厦伦敦古建筑,当时英国高等法院所在地。门前焚烧小册子;今天处决一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明天又处决一名偷了农家孩子六便士的可怜巴巴的小偷。
所有这些事情,以及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都发生在那令人难忘的已成过去的一千七百七十五年,以及临近这一年的时候。就在那两个大下巴的男人和那两个容貌平常与容貌姣好的女子忙于这些事情,热衷于用高压手段来维持他们的神圣权力时,那伐木人与庄稼汉也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操劳着。公元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就这样引领着这些赫赫人主和芸芸小民——其中包括本书所要记述的人物——沿着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条条道路,向前走去。
第二章邮车
十一月下旬一个星期五西方习俗星期五为不吉利日子,因耶稣在星期五被其门徒犹大出卖。的晚上,我们这个故事里的个出场人物正行进在多佛英国东南肯特郡一海港,去法国多由此处登船过海峡。大道上。当那辆多佛邮车费力地往射手山伦敦东南约8英里处的一座山。上爬去时,对他来说,大道就在邮车前面,一直通向远方。他和别的乘客一样,跟在邮车旁边,在泥泞中徒步上山。这并不是说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徒步活动腿脚的兴致,只因山势陡峭,道路泥泞,挽具和邮车又那么沉重,马匹已经三次驻步不前了,有一次竟拉车横穿大道,打算抗命把车拉回灰石南离射手山约3英里的一个集镇。。幸而缰绳、皮鞭、车夫和警卫联合作战,用实际行动驳斥了那种认为牧畜也有理性的论点,使马儿降服,重新执行自己的任务。
它们低垂着头,抖动着尾巴,在深深的泥淖中跋涉,踉踉跄跄地向前挣扎,仿佛随时都会散了骨架似的。每当车夫小心地吆喝一声“嗬——吁”勒住它们,让它们停下来喘口气时,那匹辕马就使劲摇晃着头和头上的一切东西——像一匹特别善于表情达意的马那样——坚决不相信这辆马车上得了射手山。每当辕马这么一闹腾,我们这位乘客就会像其他胆小的乘客那样,心中一惊,弄得心神不安。
所有的低谷洼地里都弥漫着腾腾雾气,雾气阴森森地在往山上游荡,像一个负罪的幽灵,想要找一个安息之地而毫无所得。这黏湿的寒雾在空中缓缓蒸腾,层层起伏,铺盖翻卷,犹如混浊的海面上的波涛。雾很浓,除了翻腾的雾气和几码内的路面外,车灯什么也照不见。精疲力竭的马匹呼出的热气喷入雾中,仿佛那雾全是它们喷出来似的。
除了我们那位乘客之外,还有两位乘客也跟在邮车旁吃力地往山上爬着。三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连颧骨和耳朵都没入衣帽之中,他们的脚上穿着过膝的长筒靴。三个人中,谁也没法根据眼前所见说出另外两个人的相貌。人人都裹得这般严实,不仅躲开了同伴的肉眼,也躲开了他们的心眼。那年月,行路人萍水相逢,全都互存戒心,不轻易相信人,因为路上遇到的人,说不定就是一个强盗,或者是和强盗有勾结的人。说到勾结,既然每个驿站和每家酒店都可能有拿“大王”津贴的人——从店老板到微的在马厩里打杂的人——那这事也就有可能发生了。因此,在公元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十一月那个星期五的晚上,当多佛邮车费力地往射手山上爬时,邮车上的那个警卫心里就是这样想的。当时,他站在邮车后部为他专设的高座上,跺着双脚,警觉地用一只手按着前面的武器箱,里面底层是一把弯刀,上面放着六七支实弹马枪,上层则是一支实弹大口径短枪。
多佛邮车和往常一样“友好亲切”:警卫怀疑乘客,乘客既互相怀疑,也怀疑警卫,大家都怀疑别人。马车夫则除了那几匹马之外,什么也不相信。至于那几匹牲口,他可以把手按在《新旧约全书》上凭良心起誓:这样的跋涉它们是怎么也吃不消的。
“嘚——驾!”车夫吆喝着,“好,好!再使把劲就到山顶啦!该死的,把你们弄上来真够呛!——乔!”
“啊!”警卫回答了一声。
“你看现在几点了,乔?”
“足有十一点十分了吧。”
“天哪!”车夫烦躁地叫了起来,“到现在还没爬上射手山!驾!驾!走,走呀!”
那匹善于表情达意的辕马正顶住不肯往上走,突然被狠狠抽了一鞭,惊得使劲往上一蹿,另外三匹也跟着向前。于是,多佛邮车又挣扎着往上爬去,跟在车旁那几个穿长筒靴的乘客,也咯吱咯吱地在泥淖中走着。邮车停下来的时候,他们也就收住脚步,而且紧紧挨着车子。要是这三人中,有谁胆敢邀另一个人朝浓雾和黑暗中往前稍走几步,那他准会被人当作强盗挨枪子儿。
后的这阵冲刺终于把邮车拖上了山顶。马匹又停下来喘气,警卫也下车来扳好制轮闸,准备下山。他打开车门,让乘客上车。
“嘘!乔!”车夫以警告的语气叫了起来,从自己的车座上往下瞧。
“你说什么,汤姆?”
两人都侧耳倾听。
“我说,有匹马小跑着上来了,乔。”
“我说有匹马在飞跑,汤姆。”警卫回答了一声,松开握着车门的手,敏捷地登上自己的位子,“先生们!以国王的名义,全体注意!”
他匆匆下了这道命令,就扳起那支大口径短枪的击铁,做好射击准备。
本书所要叙述的乘客,此时正站在马车的踏脚板上,准备钻进车厢;那另外两位乘客也紧跟在他后面,等着上车。他还停留在踏脚板上,半在车内,半在车外,另两人则还立在他下面的大道上。他们都看看车夫再看看警卫,然后又看看警卫再看看车夫,在侧耳谛听着。车夫回头张望着,警卫也回头张望着,就连那匹善于表情达意的辕马也不再闹腾,竖起耳朵回头张望着。
奋力前进的马车的辚辚声突然中断,加上深夜的寂静,真是万籁俱寂。马儿的喘息引起马车微微颤动,仿佛它也在激动不安。乘客们的心在怦怦狂跳,也许都可以听见心跳声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这一片寂静中,人们的喘气屏息和因期待而脉搏加快的情况,几乎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狂奔的马蹄声很快就传上山来。
“谁?”警卫扯开嗓门大声喝道,“喂,站住!我要开枪了!”
有节奏的马蹄声突然中断了,随着踩踏泥淖和泥浆溅泼的声响,浓雾中传来一个人的喊叫:“这是多佛邮车吗?”
“这关你什么事!”警卫反驳说,“你是什么人?”
“这是不是多佛邮车?”
“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如果是多佛邮车,我要找一位乘客。”
“哪个乘客?”
“贾维斯·洛瑞先生。”
我们讲到的那位乘客立即表示,他就叫贾维斯·洛瑞。警卫、车夫,还有另外两个乘客,都满腹狐疑地看着他。
“站在原地别动,”警卫对着雾中的那个声音喊道,“因为我要是一失手,你这辈子就没救了。姓洛瑞的先生直接答话吧。”
“有什么事?”那乘客用有点发抖的声音问道,“谁找我?是杰里吗?”
(“要是这是杰里的话,我可不喜欢杰里的声音,”警卫自言自语地咕哝说,“他这副粗哑嗓门让我受不了,这个杰里。”)
“是的,洛瑞先生。”
“有什么事?”
“台尔森银行给您送来一份急件。”
“我认识这个送信的,警卫。”洛瑞先生说着,走下踏板跨到地上——那另外两位乘客出于礼貌,更多的还是自己着急,从后面帮了他一把,然后便赶紧钻进车厢,关上车门,拉上车窗,说道,“让他过来吧,错不了。”
“但愿没事,不过我可他妈的拿不准。”警卫粗声粗气地自言自语说,“嘿,那边的!”
“哎!那边的!”杰里答应,嗓音比以前更粗哑。
“慢慢走过来!听见了吗?要是你马鞍上挂着手枪套,可别让我瞧见你的手往那儿伸。我他妈的下手快得很,我稍一出错,你就得吃枪子儿了。还是让我们看住你吧。”
一匹马和一个骑马人的身影,从打着旋的雾气中慢慢走过来,一直走到邮车旁那位乘客站着的地方。骑马人俯下身来,朝警卫瞥了一眼,把一小方折叠着的纸递给那位乘客。他的马喘着粗气,连人带马,从马的蹄子到骑马人的帽子,全都沾满了泥浆。
“警卫!”那乘客叫了一声,语气镇定泰然。
全神戒备的警卫右手握枪举着,左手按在枪筒上,眼睛盯着骑马人,简短地应了一声:“先生。”
“用不着担心,我是台尔森银行的。你必定知道伦敦的台尔森银行吧。我这是去巴黎办事。给你一克朗此处为英国旧币制的五先令硬币。酒钱,我可以看一下这个吗?”
“那你就快着点,先生。”
他借着一边的车灯灯光打开信,看了起来——开始是默读,随后就大声念了出来:“‘在多佛等着小姐。’你看,警卫,这信不长。杰里,你就说我的回复是‘复活’。”
杰里在马上不由一惊因为杰里暗中搞盗尸勾当,同盗尸者诨称“复活人”。,道:“这还真是个怪得出奇的回复。”他用极其粗哑的声音说。
“把这个口信带回去,他们就知道我已经收到这封信了,跟我的亲笔回信一样。要尽快赶回去,再见。”
说着,乘客打开车门,上了车。这回,他一点儿也没得到那两位同路人的帮助,他俩刚才还飞快地把自己的怀表和钱袋偷偷藏进靴子里,这时都假装睡着了。因为怕稍一多事会惹出麻烦,倒并无其他目的。
马车又颠颠簸簸地继续上路,开始下山了,更浓的雾团紧紧地包围了上来。警卫不久就把自己的短枪放回武器箱,对箱里的其他武器查看了一遍,又看了看插在腰带上的几把备用手枪,然后还查看了座位下面的一个小箱子,里面有几件铁匠用的工具,一对火炬,还有一只火绒盒。需用的东西他准备得一应俱全,万一车灯被风雨打灭(这是常有的事),他只消钻进车厢,小心不让火镰和火石打出的火星落在麦秆当时邮车车厢里多铺麦秆,用以防潮保暖。上,就可以安安全全、毫不费力地(如果走运的话)在五分钟之内把灯点着。
“汤姆!”一声轻唤越过车篷传了过来。
“哎,乔。”
“你听见那句口信了吗?”
“听见了,乔。”
“你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吗,汤姆?”
“一点儿也不明白,乔。”
“巧了,”警卫思忖着,“我也一点儿都不明白。”
独自被留在浓雾和黑暗中的杰里,这时已翻身下马,不仅为了让他那匹精疲力竭的马轻松一下,同时也为了擦掉自己脸上的污泥,抖掉帽檐里的积水,那里面的水恐怕已积了快半加仑了。他把缰绳挽在溅满泥浆的胳膊上,直到听不见邮车车轮的辚辚声,黑夜重归寂静,才牵马转身朝山下走去。
“从圣堂栅栏指当时伦敦城的西门。一路跑到这儿,老太太,我可信不过你那对前腿了,还是到了平地再上吧。”粗声粗气的送信人说着,朝他那匹母马瞥了一眼,“‘复活’,这真是个怪得出奇的口信。这对你可不利啊,杰里!我说,杰里!要是复活就这么时兴起来,你可就倒了八辈子的霉了,杰里!”
第三章夜影
细想起来,这事实在奇妙,任何一个人,对别的人来说,都是深不可测的奥秘和难解之谜。每当我在夜间进入一座大城市时,就会有一种一本正经的想法:那些黑压压的鳞次栉比的房子里,都藏着各自的秘密;每幢房子的每间屋子里,也都藏着它自己的秘密;而各间屋子里无数胸膛中跳动着的每一颗心,就它自己的某些心绪来说,即使对亲近的另一颗心,也是一桩秘密!有些可怖的事情,甚至死亡,就起因于此。我再也不能翻阅我所钟情的这本可爱的书了,即使我希望能及时读完它也是枉然。我再也不能凝望那深不可测的水流深处了,在光线射入的瞬间,我曾瞥见深埋在里面的珍宝,以及其他沉入其中的东西。这本书注定了在我仅仅读完一页后便会砰然合上,永不再打开。当阳光在水面上嬉戏,而我茫然地站在岸边的时候,这水注定了要被永恒的坚冰封死其中。我的朋友去世了,我的邻人去世了,我的爱人、我的情之所钟也去世了;那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秘密,也就被永远牢牢地封存了,而我也将把我心中的秘密一直带进我的坟墓。在我走过的这个城市的任何墓地里,在我看来,有哪位长眠者内心深处的奥秘,比那些忙忙碌碌的居民更加神秘莫测?而在那些居民看来,又有哪位长眠者比我更神秘莫测呢?
说到这,我们那位骑在马背上的信差,也和国王、首相,或者伦敦的富商巨贾一样,同样拥有这种与生俱来、不可转让的遗产。挤在那辆笨重缓慢的旧邮车狭窄车厢里的三位乘客,也是如此。他们互为不解之谜,就像各自坐在自己六匹马或六十匹马拉的马车里,彼此相距有一郡之遥,相互全不了解。
信差放松辔头,让马儿缓步往回走,还不时停下来在路边的小酒店里喝上一杯,可是一直做出讳莫如深的样子,还将帽子低压在眉间。那顶帽子和他的眼睛十分相称,眼睛的表面黑溜溜的,但颜色和形状都很浅薄,而且也靠得太近了——仿佛生怕隔得太远,就会被人单个逮住,查出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似的。眼睛上面低扣着一顶三角痰盂似的旧三角帽,下面是一条裹住下巴和脖子,几乎拖到膝盖的大围巾,使得藏在中间的眼睛显得格外凶恶阴险。他停下来喝酒时,就用左手撩起围巾,右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便立即将围巾重新裹紧。
“不成,杰里,不成!”信差骑在马上,一路唠叨着,“这对你不利,杰里。杰里,你是个本分的生意人,这对你的行当可不利啊!复活——!他要不是喝醉了,那才怪哩!”
他捎的那个口信使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三番五次摘下帽子来直搔头皮。除了顶上一块秃得高低不平外,他的头上长满又硬又黑的头发,向上竖着的参差不齐,向下挂着的几乎垂到又肥又大的鼻子上。他的头发就像是铁匠做的活儿,根本不像一头头发,更像是牢牢钉在墙顶的铁蒺藜,就连跳背游戏一人弯腰站立,双手扶膝;另一人手按其背,分腿跳越过去的游戏。的能手也会望而却步,把他看成世界上危险的人,不敢从他身上跳过。
信差加鞭催马往回赶路,要把这口信捎给圣堂栅栏旁台尔森银行门房里的值夜人,再由他传给里面更有权的管事人。由于这口信,他只觉得黑夜里幻影幢幢,那母马,由于它自己的不自在,眼前也出现了种种幻影。一路上,幻影似乎还不少,每碰上一个,它就惊得向后一退。
这时候,邮车正载着那三个彼此莫测高深的同伴,摇摇晃晃、颠颠簸簸、吱吱嘎嘎、跌跌撞撞地行进在单调乏味的旅途上。三位旅客睡眼惺忪,神思恍惚,眼前也出现了种种夜间的幻影。
邮车里,浮现出台尔森银行一片繁忙景象。那位在银行工作的旅客——他一只胳膊套在皮圈里,以免在马车颠簸得特别厉害时和旁边的乘客相撞,因而被挤到角落里去——正半闭着眼在座位上打盹。那些小小的车窗,从车窗照进来昏暗的车灯灯光,还有对座乘客臃肿的身形,全都变成了银行,而且正在做一笔大生意。挽具的咯嗒声变成了钱币的叮当声,五分钟内承兑的票据,甚至比台尔森银行及其国内外全部分行在三倍时间内承兑的还要多。接着,他眼前又出现了台尔森银行的地下保险库,他知道,里面藏有那么多贵重的宝物和机密(对此他颇为了解),他带着一串大钥匙,手持一支光焰微弱的蜡烛,一间间走过去,只见样样东西都像他上次看到的一样,安然无恙、稳稳妥妥、原封未动。
可是,虽说他眼前几乎一直浮现出那银行的情景,虽说他始终坐在邮车里(晕晕乎乎,像服了麻醉剂一样),却还有另外一种思绪整夜缠绕着他。他正要前去把一个人从坟墓中挖出来。
在他眼前浮现出来的众多面孔中,到底哪一张是那个被埋的人的真面目,他无法从那些夜间的幻影中认出。不过,他们全是一个年纪四十五岁左右男人的面孔,主要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表情,以及憔悴枯槁的程度。骄傲、轻蔑、反抗、倔强、驯顺、悲伤,一种表情接着一种表情。还有各种各样下陷的面颊,死灰般的脸色,枯瘦的双手和手指。不过脸庞大体上还是同一个,头发也总是个个都未老先衰地白了。打着盹的旅客对这个幽灵问了上百次:
“埋了多久了?”
回答总是一样:“快十八年了。”
“你已经完全放弃被人挖出的希望了吗?”
“早就放弃了。”
“你知道要让你复活吗?”
“人家是这么对我说的。”
“我想你是想活的吧?”
“我说不上。”
“要我带她来见你吗?你愿意见她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多种多样,而且是自相矛盾的。有时灰心丧气地回答:“等一等!要是马上见到她,会要了我的命的。”有时又满怀柔情,泪如雨下地说:“带我去见她吧!”有时则瞪着眼,迷惑不解地说:“我不认识她。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在想象中做了这么一番交谈之后,这位旅客又在幻觉中使劲地挖呀,挖呀,挖呀——一会儿用一把铁锹,一会儿用一把大钥匙,一会儿用自己的双手——要把这个可怜的人挖出来。终于挖出来了,脸上、头发上都沾着泥土,接着,突然倒地化成尘土。旅客一惊醒来,放下车窗,让现实中的雨和雾打在自己的脸上。
可是,就在他睁眼出神地凝望着雨雾,凝望着车灯游移的光斑以及那一颠一跳向后退去的路边树篱时,车外的幢幢夜影和车内的串串幻影,又渐渐混成一片了。圣堂栅栏旁那家真的银行,往日里那些真的买卖,那些真的保险库房,那封专差给他送来的真的快信,那捎回去的真的口信,全都一一在眼前隐现。那张幽灵般的面孔,再次在其中显现,于是他又跟他攀谈起来:
“埋了多久了?”
“快十八年了。”
“我想你是想活的吧?”
“我说不上。”
挖——挖——挖,一直挖到两个旅客中有一个不耐烦地用动作示意,要他拉上车窗,他把胳膊牢牢地套在皮圈里,面对着那两个昏睡的人形揣摩起这两个人来。但不久,他又神志恍惚地抛开了他们,重又溜进那家银行和那座坟墓了。
“埋了多久了?”
“快十八年了。”
“你已经完全放弃被人挖出的希望了吗?”
“早就放弃了。”
疲惫不堪的旅客一觉醒来,只见天已大亮,深夜的幢幢幻影早已不知去向,可是,这些话就像刚说过一样,话音仍在他耳边萦绕——像他在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一样,清清楚楚地留在耳边。
他拉下车窗,望着窗外刚刚升起的朝阳。车外是一片刚犁过的土地,地头还留着从马身上卸下的犁铧。再远处,是一片幽静的矮树林,林中还有许多火红和金黄的叶子挂在枝头。大地虽然寒冷潮湿,天空却一片晴朗,太阳正冉冉升起,灿烂、宁静而又美丽。
“十八年!”旅客望着太阳说道,“慈悲的造物主啊!被整整活埋了十八年啊!”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使作者本人“深受感动,无比激奋”的不朽之作,
翻拍为多部好莱坞同名电影!
从巴黎到伦敦,永不落幕的戏剧传奇!
著名翻译家宋兆霖经典译本!
非改写&无删节&全译本
媒体评论
无可否认,狄更斯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他完善了英国现代小说的艺术形式,但是伟大不等于神化,他是一个真实、诚实、善良的人,他有悲悯的情怀,在生活和创作中有非凡的激情,这就够了。
——著名狄更斯评论家、翻译家 张玲
仇恨是痛苦的,而痛苦的仇恨应该用仁爱及人道去化解,作品没有写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却因此而造就了大革命的气氛,化解了暴力行为,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浪漫色彩。
——学者、作家 梁实秋
狄更斯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一百三十多年来,他的作品在畅销书中遥遥领先。在那些人手一册的经典中,他仅仅排在《圣经》和莎士比亚之后。
——英国作家 菲·霍布斯色姆
书籍介绍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
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章节完整(537+)
- 内涵好书(330+)
- 可以购买(521+)
- 值得购买(199+)
- 目录完整(124+)
- 微信读书(631+)
- 体验还行(427+)
- 不亏(324+)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怡: ( 2024-12-25 01:48:1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康***溪: ( 2025-01-01 04:22:42 )
强烈推荐!!!
- 网友 谭***然: ( 2025-01-12 06:31:26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扈***洁: ( 2025-01-04 08:13:40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宫***玉: ( 2025-01-13 11:58:56 )
我说完了。
- 网友 饶***丽: ( 2025-01-16 00:47:3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屠***好: ( 2025-01-07 09:36:52 )
还行吧。
- 网友 养***秋: ( 2025-01-13 09:11:1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邱***洋: ( 2025-01-12 17:14:50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敖***菡: ( 2024-12-29 04:39:19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仰***兰: ( 2025-01-18 22:20:51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喜欢"读经典-双城记(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宋兆霖 译)"的人也看了
- 用三国来管理书籍0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单元双测 八年级下册 初中生物 苏科版 2024年春季新版教材同步单元提优期中期末测试卷专题复习卷知识梳理练习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颓败与重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基于结构的药物及其他生物活性分子设计:工具和策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数学历年真题与全真模拟题解析(202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公版·2018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试卷系列:4年真题8套模拟申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24新版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试卷初一7上数学课本同步练习测试卷 五三53初中数学单元专项训练卷考试复习卷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不告状,除非有危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趣味随机问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劲旋漫画(8)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