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小绿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小绿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1776年至1778年,声名陨落、遭到放逐的卢梭在法国巴黎度过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日子。在生命的尽头,在没有了兄弟、亲朋,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他将对周遭环境的厌恶和对自我的深入剖析、思考以散文的形式落于笔端,成就了临终前的*后一部自传体作品《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十篇“漫步”是卢梭走入街头、漫步田野、研究植物、回忆往昔时的遐想日记,也是卢梭意图平复自己的焦灼,在矛盾重重、犹疑不决的状态下一遍遍抚慰孤寂的心灵时,与自己对话、与大自然对话,进而对人类自身和精神世界进行的一次哲学反思。
书籍目录:
目录
丛书总序 001
译者序 003
都德原著前言 013
安居 015
波凯尔的驿车 019
高尼勒师傅的秘密 025
赛甘先生的山羊——致巴黎的抒情诗人皮埃尔·格兰哥尔先生 032
繁星 043
阿莱城的姑娘 051
教皇的母骡 057
桑居奈尔的灯塔 071
塞米朗特号遇难记 079
海关水手 087
菊菊乡的神甫 093
一对老年夫妻 101
散文诗 111
毕克休的文件包 119
金脑人的传奇——致一位要听快乐故事的夫人 127
诗人米斯塔尔 133
三遍小弥撒——圣诞故事 143
橘子——即兴之作 155
两家旅店 161
到米利亚纳去——旅行随笔 167
蝗虫 181
可敬的戈谢神甫的药酒 187
在卡玛尔克 201
思念 215
跋 我的绿色家园 219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18世纪法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文学史上少有的以自传作品留名史册的作家。一生颠沛流离、饱尝磨折。晚年将一生的经历以自传的形式诉诸笔墨,留下了推动和启发19世纪法国文学的自传体作品《忏悔录》。八年之后,延续这一风格写出了自传的续篇《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译者简介]
余中先
浙江宁波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翻译家。长期致力于法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研究工作,译介奈瓦尔、克洛代尔、阿波利奈尔、贝克特、西蒙、昆德拉等人的作品六十余部。2002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文学艺术勋位骑士勋章,2018年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翻译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漫步之一
如今我孑然一身,再没有了兄弟,再没有了亲朋,只剩孤身一人,独立于大地之上。本是人类中善交际有亲和 力的人,却被世人众口一词地放逐在外。他们在仇恨的心底 悉心寻找,执意觅得种种方法,对我敏感的心灵能有残忍 的折磨,他们狠狠地粉碎了把我跟他们系在一起的所有纽带。 尽管世人如此作孽,我依然会爱着他们。他们唯有停止为人, 才能躲避我的这一情感。然而,对于我,他们终究成了异邦人, 陌路人,一无是处,既然他们一意孤行,非要如此。但是我, 摆脱了他们以及一切之后,我自己还剩什么呢?这正是我要 探寻的。不幸的是,在这一探索之前,首先得对我的处境投 去一瞥。我必须经过这么一番考量,才能从他们走向我 自己。我处于这一奇特的情境已有十五年多了,至今,它对我 还像是一个梦。我始终还在想象,那只是肠胃中一种不消化 的积食在折腾我,让我睡得那般不安稳,而我将会醒来,重 新跟我的朋友们待在一起,轻松地摆脱那种难受。是的,毫 无疑问,我肯定是不知不觉地那样做了,从觉醒坠入了睡眠, 或者不如说从生命坠入了死亡。 我也不知道是如何被牵拉出了世间万物的秩序,匆匆奔向了一种无法理解的混沌之中,
混沌中我什么都没发觉;而我越是想到目前的处境,就越是 无法明白我究竟在哪里。
哎!我又怎能早早预见正等待着我的命运?我又怎能设 想它呢,既然我今天冷不丁地遭遇了它?那时,我怎能以常 理来猜想,我这个始终老样子的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始 终如一的人,有朝一日会变成,会毫无疑问地被看作一个魔怪, 一个下毒者,一个杀人者,我会成为人类的祸害,无赖的玩具, 我能想得到吗,过路人打给我的招呼只会是朝我吐痰,整整 一代人都想法一致,要闹着玩似的把我给活埋了? 当这一奇 特的变故发生时,我根本就猝不及防,一下子便被震撼了。 我的烦躁,我的愤怒,让我一下子陷入一种谵妄中,长达十 年之久,难以自拔,而在这个阶段中,我一错再错,一误再误, 一傻再傻,冒冒失失地为操纵我命运的人提供了那么多武器, 让他们灵活自如地运用,终使我死死地凝定在万劫不复的可 悲命运中。
我久久地苦苦挣扎,但无济于事。没有机谋,没有技巧, 没有城府,没有谨慎,我直率,坦荡,焦躁,性急,无谓地挣 扎,结果只是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不断地给他们提供新的把柄, 而他们对此是绝不会放过的。终,我感到,我的一切努力 全都白费了,我纯粹是在无望地折磨自己,于是便下定决心, 屈从于我的命运,不再反抗必然性,我想,这恐怕是我 还能做的事了。我在这一顺从中发现了对我所有痛苦的补偿, 它为我带来心灵的安宁,而这安宁,则是一种艰难而又无果的持续抵抗所无法为我提供的。
另一件事也促成了这一安宁。我的那些迫害者,在其过 分讲究精细的仇恨中忽略了一点,是敌意让他们忘记它的; 那就是,必须永远给我以某种新的打击,来不断维持和更新 我的痛苦,从而加强迫害的效果。如若他们还懂得耍个计谋, 给我留一点某种希望的微光,那他们就依然能把我稳住在那 里。他们只要设下小小的圈套,就依然能把我玩弄于股掌之 间,然后,以一种全新的折磨,让我苦苦等待,归于失望, 陷入绝望。但他们一开头就预先穷尽了所有的计谋;他们什 么都没给我留,同时也就对他们自己剥夺了一切。造谣,诽谤, 嘲讽,羞辱,他们全都施加到了我身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难以再有缓解;结果我们全都一样,全都无能为力,在他们, 无法再更严酷,而在我,则无法逃避。他们是如此迫切,要 让我的痛苦达到,就算穷尽整个的人类强力,再加上地 狱的所有狡猾手段,恐怕也无法再增添什么了。然而,肉体 的痛苦本身,非但不能增加我的苦难,反而让我解闷散心。 它兴许会让我大声尖叫,却免除了我的苦苦呻吟,而我肌肤 的疼痛撕裂则悬置了我内心的创伤。
既然一切都已成定局,那我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既然我的状态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他们也就不会再引起我
的恐慌。不安与惊慌的痛苦,他们已经为我一劳永逸地解脱了:这一点始终是一种慰藉。现实的痛苦对我无足轻重;我能轻 松地承受我所遭受的痛苦,但不能承受我所担忧的痛苦。我 那惊弓之鸟般的想象力翻来覆去地串联它们,掂量它们,展示它们,增加它们。对它们的遥遥等待比起它们的实际在场来,带给我的折磨要大上一百倍,对于我,潜在的威胁要比现实 的打击可怕得多。一旦灾祸来临,事件本身便赤裸裸地剥夺 了想象的成分,让它们局限于本身固有价值所在。那时候, 我发现它们比我当初设想它们时要少得多,即便在痛苦之 际,我甚至都会感觉到一丝轻松。在这一状态下,我挣脱了 任何新的恐惧,从期待的焦虑中解脱出,的习惯足以让 我变得一天比一天更能忍受一种已糟得不能再糟的情境,随 着情感因时日的持续而渐渐衰退,他们也就再无法让它活跃 起来。这就是我的迫害者们想不到的,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 仇视我,却不料因此给我带来了好处。他们再也为难不了我, 从此,我尽可以嘲笑他们了。
一种彻底的宁静回到我的心中还不到整整两个月。很久 以来,我什么都不再害怕,但我仍还在希望,而这种时而得 到安慰时而又被剥夺的希望,正是一种诱饵,通过它,千万 种不同的激情不断地摇撼着我。然而,一件既忧伤又意外的 事 1,终还是从我心中抹除了这道微弱的希望之光,让我看 清了我万劫不复的命运。从此,我就乖乖地听天由命,重归 于心灵的宁静。一旦我开始瞥见命运之网中处处显露的阴谋苗头,我就一劳永逸地丢弃了要在有生之年把公众重新拉回到我这边来的念头,而即便会有这一回归,从此于我也根本无用,因为 它无法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纵使人们能回来,那也枉然, 他们再也找不到我了。他们在我心中激起的只有鄙夷,跟他 们打交道,我只觉得味同嚼蜡,徒增负担,而我在孤独中,会 比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更幸福一百倍。他们从我心中抢走了社 会交往的所有温柔感。那样的温柔在我这年纪恐怕永远都无 法再萌芽了;太晚了。无论他们今后对我做什么,是行善还 是作恶,一切于我全都无所谓了,我的同时代人于我将永远 毫无意义。
但是,我对未来一直还抱有幻想,我希望未来的一代人 会更好,他们将具有更好的鉴赏力,对我的判断会更合理, 待我的态度也会更好,他们会轻而易举地识别那些掌控舆论 者的阴谋诡计,并能终看清我的原本面貌。正是这样的一 种希望使我写下了《对话录》1,并使我产生了千百个疯狂的 欲望,要让这作品流传到后代 2。这一希望,尽管遥远渺茫, 却像当年我在世纪中寻找一颗正直的心那样,让我心潮激荡, 我虽已把种种希望远远地扔到身后,它们却依然让我成为今 日人们的戏弄对象。我在《对话录》中说过我的这种期待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弄错了。不过幸亏我及时感悟到了这一点,来得及在我生命后一刻之前找到一段彻底宁静与憩息的时光。这段时光开始于我说过的那一阶段,而我有理由相信, 它将不会再中断了。
我原本指望,迟早会有那么一天,哪怕是在另一个年代, 公众将会回心转意,但几乎没有一天不会生出种种新想法, 来证实我原本是错了;既然影响公众判断的是那样一伙对我 始终表示出强烈憎恶的向导,尽管在团体中他们的个体总是 在不断变动。个体的人会死去,但集体的团伙是根本不死的。 相同的激情永远延续在团体中,而他们的强烈仇恨,如同启 迪了仇恨的恶魔那样永远不死,始终具有同样的活力。等到 我所有的仇敌死去后,那些心灵医生 1,那些奥拉托利会修 士 2 还将活下去,而即便当我的迫害者只剩下这两个团伙时, 我也应该确信,等我死后,他们在我的记忆中也不会留下更 多的安宁,反正不会比在我生前给我本人留下的安宁更多。 兴许,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我真正冒犯过的心灵医生,他 们会消停下来:但是我曾喜爱过、尊敬过、十分信任过的奥 拉托利会修士,我从未冒犯过的奥拉托利会修士,这些半为 僧侣的教会人士,将永远都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自身的极不 公道倒成了我的罪恶,他们的自尊心决定了他们对我的永不饶恕,而他们不遗余力地拉拢和鼓动的公众,也不会比他们更倾向于停歇对我的敌意。
人世间的一切于我都已结束。人们不能再给我带来欢乐 或是痛苦了。在这世上,我再没有什么可希望的,也没有什 么可畏惧了,我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待在深渊中,我这不幸而 又可怜的凡夫俗子,但我像上帝一样无动于衷。
从此,一切身外之物皆与我不相干。在这世上,我再也 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同类,没有了兄弟。我在大地如同在一 颗陌生的行星上,我只是从原本居住的星球上偶尔跌落在那 里而已。假如我辨认出了身边的某事某物,那也只不过是一 些让我心痛让我心碎的物件,而在我周遭,目光所落之处, 总是不免会碰上某种让我蔑视让我愤怒的对象,或是某种给 我带来恼怒的痛苦。因此,还是让我远远躲开所有那些难以 忍受的对象吧,跟它们打交道实在是太痛苦,也太白费劲了。 我的余生注定要在孤独中度过,因为我只能在我自己心中找 到慰藉、希望与和平,我应该而愿意照顾的,从此只是我自 己。正是在这一状态下,我重又接着作以往被我称作我的《忏 悔录》的那种严肃而又真诚的内心自省。我把我后的时光 用来研究我自身,提前预备好一份我本不会拖延太久的清单, 好好盘点我的一生。就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与我心灵对话的 温柔之中去吧,既然它是我不能被人剥夺的东西。假如,通过对内心的反省,我能成功地把它们整理得有条有理,并平复可能存在的痛苦,那我的沉思就将不会完全无用,而尽 管我在这世上一无所成,我好歹也不会彻底浪费我后的时 日。我每日间消闲的漫步常常充满了魅力无穷的遐想,但可惜的是,我对它们的回忆大多已经丢失。通过写作,我将把那些还能来到我心中的回忆遐想固定于笔下纸上;每次重读 它们时,都将给我带来无尽的享受。一想到我的心灵值得拥 有的这份褒奖,我就将忘却我的不幸,我的迫害者,我的耻辱。
准确地说,这些书稿将只是我种种遐想的一种不成形的 日记。其中相当一部分思考是关于我自己的,因为一个爱沉 思的孤独者必然更多地关注他自己。另外,漫步时在我脑子 中掠过的所有那些奇怪念头,在此同样也有它们的位子。我 将说出我当时之所想,完全就如它们来到我脑子里的原样, 很少有前因后果的联系,全然不像头一天的想法跟后一天的 想法通常都会有所关联。但是,我每日里都会对我的种种情 感与想法作一些反思,在我所处的奇特状态中,这成了我日 常的精神食粮,而通过这般反思,也总是会产生对我天性和 脾气的一种新认识。因此,这些书稿可被看作我《忏悔录》 的一种附录,但我不会再给它们什么题目了,因为我感觉再 没有什么值得一说了。我的心在逆境厄运的锤炼中得到了净 化,只是在仔细探测之下,我在其中才勉强发现该受指摘的 陈习旧规的一丝丝遗迹。当人间的所有情感都被剥夺得荡然 无存时,我还有什么要忏悔的吗?我本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同样也没有什么可自责的:从此,在人们中间,我将一无是 处,我所能做的也莫过于此,跟他们再无实在的联系,再无 真正的交往。再不能想行善而终不至于转向作恶,再不能 有所作为而不伤及他人或自身,克制成为了我该做的事, 我会履行这份职责,因它始终就在我心中。但是,在躯体的这种懈怠中,我的心灵依然是积极的,它依然在产生情感,
产生思想,它内在的精神生命似乎还因了任何尘世的、暂时 的趣味的死亡而在增强。我的肉体对于我只是一种拖累,一 个障碍,我竭尽所能地想提前摆脱它。
一种如此奇特的境遇确实值得好好检验,好好描绘,而 我后时日的余暇,正是奉献给了这一研究。为了做得有所 成就,就必须讲究一下秩序与方法:但是我根本驾驭不了这 样的工作,更何况它跟我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因为我原本 的想法是弄清我心灵的种种变化,以及它们的来龙去脉。我 将对我自己做某种类似于物理学家为了解气象情况而对空气 所做的试验。我会对我的心灵使用测压计,而这些安排得当 并长期重复的试验,完全可能为我带来与物理学家的试验同 样确信的效果。但是我并没有把我的工程做到那个份上。我 将满足于把实验过程忠实地记录下来,而并不寻求对它们作 系统的归纳。我做的是跟蒙田 1 一样的事,但我的目的却跟他 完全相反:因为他的随笔只是为别人写,而我的这些遐想则 只为我自己而写。如果说,到了我垂垂老矣行将归天的日子, 我还如我希望的那样,依然停留在原先的状态中,那么,读 到它们就会使我想到我当初动笔写下它们时心中体会的那种 温柔,而通过如此重温过去的时光,可以说,我的存在就将获得成倍的延长。无论别人会如何待我,我将依然品味到与人交往的魅力,我将在耄耋之年牢牢守定活在另一年代中的
我,恰如我就跟一个不那么老的朋友在一起生活。 当初写下《忏悔录》和《对话录》时,我始终忧心忡忡,总在想方设法让它们逃脱我那些迫害者的毒手,如若有可能, 还想让它们留传于后世。而在写眼前这些文字时,我就不再 有同样的焦虑之心了,我知道,它总归是一种杞人忧天,而 想要更好地被人理解的渴望,已在我的心中熄灭,尚存的只 有一种深切的无动于衷,无动于衷地对待我真正作品的命运, 对待能还我以清白的历史丰碑,而那些历史丰碑,也许,早 已全被彻底毁掉了。随他们去窥伺我的行为吧,随他们去关 注这些文稿好了,随他们去抢夺,去删除,去篡改好了,所 有这一切从此于我都无所谓了。我既不会偷偷隐藏它们,也 不会贸然展示它们。假如有人在我生前把它们抢走,那他们 也剥夺不了我写下它们时的愉悦,还有我对它们内容的回忆, 更剥夺不了我那些孤独的沉思,要知道,那些文字都是沉思 的成果,而这沉思的源泉只会随着我的心灵一起枯竭。假如 从我一开始的不幸起,我就懂得决不向命运抗争的道理,乖 乖作出我今天才作出的决定,那么,那些人的所有努力,他 们所有骇人听闻的伎俩,就会对我毫无效果,他们也就无法 以种种阴谋诡计来打扰我的清静,而他们后来即便阴谋得逞, 也同样无法打破我生活的清静;就让他们尽情嘲笑我的耻辱 好了,他们将根本无法阻止我享受我的清白无辜,无论他们 怎样做,我都会在平和中安度我的余生。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一切人间的感情既然已从心中根除,我还有什么要忏悔的呢?我既不再有什么地方可以自夸,也不再有什么地方应该自责;我在世人中间从此就等于零,而跟他们既不再有什么真正的关系,也不再有什么真正的相处,我也只能是等于零了。既然随便想做什么好事,结果总会变成坏事,想做什么事情不是害人就是害己,我的唯一的职责就只能是闪避在一边,我将尽我所能恪守这一职责。不过,我的身体虽然无所事事,我的心却还活跃,还在产生思想和感情,而由于任何人间的世俗的利害都已在我心中泯灭,内心的精神生活似乎反而更加丰富。对我来说,我的躯壳已不过是个累赘、是种障碍,我将尽可能早日把它摆脱。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了然的拙劣谄媚绝不会出之于善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帝是公正的;他要我受苦受难;然而他知道我是清白的。我的信心正是由此而产生;我的心和我的理智向我高呼,告诉我:我的信心决不我欺。因此,让人们和命运去做这做那吧,我要学会无怨无艾地忍受;一切都将恢复正常秩序,轮到我的那一天也迟早要来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困厄无疑是个很好的老师;然而这个老师索取的学费很高,学生从他那里所得的时常还抵不上所缴的学费。此外,人们还没从这开始得太晚的功课中学到全部知识,而运用的机会却已经错过了。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老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经验总是有教育意义的,这我承认,然而它只在我们还有余日的时候才有用。在我们快死时才去学当初该怎样生活,那还来得及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见过许多人在探讨哲理时书生气比我更足,但是他们的哲学可说是同他们自己毫不相干。他们力求显得比别人博学,他们研究宇宙是为了掌握宇宙的体系,就好像是纯粹出于好奇才研究一部机器似的。他们研究人性是为了能夸夸其谈一番,而不是为了认识自己;他们学习是为了教育...
在坎坷不平的漫长一生中,我发现,最使我得到甜蜜的享受和舒心的快乐的时期,并不是最常引起我回忆和使我感触最深的时期。那令人沉醉和牵动感情的短暂时刻,不论它是多么的活跃,但正式由于它的活跃,所以在生命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几个明亮的小点。这种明亮的小点为数太少,而且移动的也太快,所以不能形成一种持久的状态。我心目中的幸福,绝不是转眼即逝的瞬间,而是一种平平常常的持久的状态,它本身没有任何令人激动的地方,但她持续的时间愈长,便愈令人陶醉,从而最终使人达到完美的幸福的境地。
“我生来就不是为了社会的,在那里一切都是强人所难,都是沉重不堪的义务。我独立的气质总是不可能使我屈就凡是希望在人群中苟活就非得接受不可的种种东西。我能自由行事,我便是善良的,而且只会去行善;但只要感到了别人的束缚,我便立刻长起反骨,随心所欲一一于是我便什么也不是了。”
我从我自身的经验中发现: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们自身;一个人只要自己善于追求幸福,别人是无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惨的境地的。
在一天当中,只有在这孤独和沉思的时刻,我才充分体现我自己,自由自在地属于我自己,能毫不含糊地这样说自己正是大自然所希望造就的那种人。
洞察内心这种习惯终于使我丧失对自己苦难的感受,甚至是对它的回忆;我这就亲身体会到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就在我们自己身上,要想把懂得怎样追求幸福的人置于真正可悲的境地,那真是非人力之所及。
这世上就是这样,在任何事情上表现出来的正直坦率都是可怕的罪过;在我的同代人看来,我既心地不正,又残酷无情,其实在他们心目中,我也没有什么别的罪过,只不过是不像他们那样虚伪,不像他们那样奸诈罢了。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老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经验总是有教育意义的,这我承认,然而它只在我们还有余日的时候才有用。在我们快死时才去学当初该怎样生活,那还来得及吗?
我见过许多人在探讨哲理时书生气比我更足,但是他们的哲学可说是同他们自己毫不相干。他们力求显得比别人博学,他们研究宇宙是为了掌握宇宙的体系,就好像是纯粹出于好奇才研究一部机器似的。他们研究人性是为了能夸夸其谈一番,而不是为了认识自己;他们学习是为了教育别人,而不是为了启发自己的内心。……至于我,当我想学点什么东西的时候,那是为了使自己得到知识而不是为了教育他人;我一贯认为,要教育他人,自己首先得有足够的知识;而我一生中想在人群中进行的全部学习,几乎没有哪一项是我不能在原打算在那里度过余年的荒岛上独自进行的。我们应做的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信仰;而除了与我们基本的自然需要有关的事物外,我们的观点是我们的行为的准则。根据我一贯坚持的这个原则,我经常长时间地探索我生命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以便指导我一生的工作,而我很快就不再为自己处世的无能而痛苦,因为我感到根本就不该在世间追求这个目的。
……他们的哲学是对别人宣扬的,我需要我自己的哲学。趁为时尚早,让我自己全力去探索我自己的哲学,以便今后余生尚能遵循一条确定不移的处世准则。……我要把我的种种见解、我的种种原则一劳永逸地确定下来;让我在余生成为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心要做的那种人。
这短促的一生既然是一连串的考验,那么只要这些考验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它们属于哪种性质也就无关紧要了,而且考验越大、越严重、越频繁,懂得如何去经受它们也就更有好处了。一切最强烈的痛苦,对能从其中看到巨大而可靠的补偿的人来说,也就失去了它的力量;而能取得这种补偿的信念正是我从前面所说的沉思默想中获得的主要成果。
正是在这些(必须具备的德行)方面,我应该以新的成就来丰富和充实我的灵魂,等到它有朝...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卢梭自传《忏悔录》续篇,法国*优秀的散文作品之一
2.鲁迅文学翻译奖得主、著名翻译家余中先倾情翻译
前言
译者序
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忏悔录》和《对话录: 卢梭论让 - 雅克》的续篇,在法国自传文学的历史上占据了 重要地位。我无意在此具体地分析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 风格等,只想简要交代一下作品产生的种种缘由,包括作者 当时亲历的处境,以及他的一些切实感受。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写于卢梭的生平中为动荡不安 的一段时间,即在巴黎生活期间的 1776 年秋到 1778 年 4 月 这一段。
1762 年 6 月 8 日是卢梭一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夜, 卢梭从睡梦中被人叫醒。他得到通报,巴黎法院将于次 日下令,查禁他十多天前出版的《爱弥儿》并逮捕他。翌日 下午,卢梭只身出走,逃离法国,开始他长达八年的流亡。 他先在瑞士伯尔尼邦的伊弗东暂住,得知日内瓦小议会也已 下令查禁他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并通缉作为作 者的他。伯尔尼当局接着下令将卢梭逐出辖区。当年 7 月, 卢梭被迫迁居普鲁士国王治下的讷夏泰勒邦的莫蒂埃村,在 那里一住便是三年零两个月。1765 年 9 月 6 日夜间,一群不 明身份者向卢梭住宅投掷石块,卢梭再度被迫迁往附近的皮埃尔岛。但他在岛上仅仅住了六个星期,又被伯尔尼邦小议会逐出。卢梭离岛后,经斯特拉斯堡、巴黎等地,到英国 寄住在休谟家中。一年后,于 1767年5月回到法国,又辗转 各地避难,直到1770年 6 月才重返巴黎。
《忏悔录》于 1766 年 3 月开始写,约于 1770 年年底完 稿于巴黎,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 1766 年半个多世纪的生平经 历。写完《忏悔录》后,卢梭依然担心后人对他的生平不能 有一个完整印象,又在 1772 年至 1775 年间写了三则长篇对 话,是为《对话录:卢梭论让 - 雅克》(在他去世后的 1780 年发表)。对话在一个法国人跟卢梭之间进行。这个法国人 从未读过卢梭的作品,但盲目接受卢梭的宿敌伏尔泰、格里 姆、霍尔巴赫等所塑造的卢梭形象。此作充分展示了卢梭心 中那种遭世人一致迫害的感觉。卢梭担心该作手稿落入敌手, 就在 1776 年 2 月下旬携往巴黎圣母院,想把它藏进主祭坛中,但发现祭坛栅栏紧闭未开,便将此书摘要誊写多份,在街上散发,但无人接受。
从 1760 年起,卢梭一直住在巴黎石膏窑街 ( 今让 - 雅克·卢 梭街 ) 一个叫“圣灵旅馆”五层楼上的简朴小套间里,几乎 每天都在巴黎近郊乡野作长时间漫步。他把自己从 1776 年至1778 年春两年中漫步时的种种遐想笔之于书,共得十篇(九 篇加一残篇),即这部《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在其辞世后 于 1782 年首次出版。
应该说,十篇《漫步者遐想》没有预定的次序,并不构 成一个严谨的整体。《漫步之一》交代了作者写作时的精神 状态以及作品主旨:他不再像写《对话录》时那样想用辩解 来说服读者,而是对自己内心作分析解剖。《漫步之二》记 述 1776 年 10 月被一条狂奔的大狗撞倒晕过去的那次事故。 作者想象人们在他死后对他的态度,对自己被世人理解的可 能性失去后希望。《漫步之三》讲他如何早早就下定决心, 一到四十岁便摆脱社交生活,开始清贫的隐遁生活,到晚年 不再求知学习,而只探索自己的内心。《漫步之四》论辩了 什么是谎言。《漫步之五》回忆了他在圣皮埃尔岛上自由自 在的生活,感慨那才是真正幸福的境界。《漫步之六》讲他 和一个小瘸子的一段故事,说明他生来不能容忍为生活所迫必须忍受的束缚,因此天性上就与所谓的文明社会格格不入。
《漫步之七》回顾了植物标本采集如何给他带来乐趣,而与 大自然的融合又如何使他忘记了迫害者。《漫步之八》检讨 了他的自尊心,正是这种自尊心让他内心不得宁静。《漫步之九》试图说明他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育婴堂的原因,并驳斥
人们指责他仇视孩子的说法。《漫步之十》则是对华伦夫人 的追思,以及对跟她短暂的共同生活的美好回忆。不过,这 一篇才写了两页,卢梭就应吉拉丹侯爵之邀,于 1778 年 5 月20 日离开巴黎,迁居到侯爵在巴黎远郊埃尔姆农维尔的产业。 当年 7 月 2 日,卢梭在那里猝然辞世。这篇《漫步之十》也 就一直没能完成。
在这十篇《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卢梭继续《忏悔录》 和《对话录》中的话题,认为自己遭到了世人的迫害和误解, 一再为自己的清白无辜辩解,字里行间,不仅时时透出逃避 社会的孤独感觉,更是处处找机会为自己撇清。
应该说,卢梭受迫害是一种客观事实。但他的迫害者是 谁?我们认为更多的是法国和瑞士的政府、教会、司法制度。 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批判 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奴役,讴歌人人生而平等,这当然遭到专 制当局的憎恨。《爱弥儿》一书的查禁仅仅是法国当局对他 公开迫害的开始,而卢梭在 1767 年从英国回到法国后,还一 直处在当局的追捕中。后来,当卢梭作了不再发表危险作品 的保证而得以进入巴黎后,警察当局对他的监视也始终未断。 迫害他的还有教会。卢梭是自然神论者,他那种非正统 的神学观点,遭到天主教和新教的共同反对。尤其是,卢梭 虽宣称尊重宗教,却在《爱弥儿》等作品中批评教士是专制 政体的支柱,对他们表示了憎恨。法国的天主教教会和瑞士 的新教教会都意识到卢梭宗教思想的危险性,于是竞相焚毁卢梭的作品。
书籍介绍
1776年至1778年,声名陨落、遭到放逐的卢梭在法国巴黎度过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日子。在生命的尽头,在没有了兄弟、亲朋,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他将对周遭环境的厌恶和对自我的深入剖析、思考以散文的形式落于笔端,成就了临终前的*后一部自传体作品《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十篇“漫步”是卢梭走入街头、漫步田野、研究植物、回忆往昔时的遐想日记,也是卢梭意图平复自己的焦灼,在矛盾重重、犹疑不决的状态下一遍遍抚慰孤寂的心灵时,与自己对话、与大自然对话,进而对人类自身和精神世界进行的一次哲学反思。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147+)
- pdf(89+)
- 好评(675+)
- 方便(90+)
- 体验满分(648+)
- 差评少(233+)
- 二星好评(507+)
- 内涵好书(335+)
- txt(378+)
- 无水印(95+)
- 速度快(669+)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 2024-12-29 11:42:38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潘***丽: ( 2025-01-08 02:41:48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沈***松: ( 2025-01-09 22:47:07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林***艳: ( 2025-01-08 09:45:4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后***之: ( 2024-12-30 00:17:50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石***烟: ( 2025-01-08 00:59:5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訾***晴: ( 2024-12-26 19:00:37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康***溪: ( 2025-01-04 22:22:31 )
强烈推荐!!!
- 网友 曾***玉: ( 2025-01-17 07:11:58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孙***美: ( 2024-12-31 23:58:59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訾***雰: ( 2025-01-14 07:35:35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苍***如: ( 2025-01-02 02:50:21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辛***玮: ( 2024-12-25 21:41:20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谭***然: ( 2024-12-24 10:11:5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师***怡: ( 2025-01-06 16:20:5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隗***杉: ( 2025-01-11 03:06:11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喜欢"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小绿书)"的人也看了
2019新书 皮编的艺术:皮革技艺入门及设计 罗迎修 皮革首饰品手工DIY制作新手入门教程 手镯项链编织皮革打磨保养技巧工具步骤详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副业赚钱之道 从0到1打造多元化收入 副业书籍 副业赚钱副业变现 成功励志 创业理财事业书籍 人民邮电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感受二十四节气:春种+夏长+秋收 +冬藏(套装共4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颜料化学与工艺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3版( 货号:71173334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你问我答翻翻书:揭秘自然灾害(低幼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九年级下册物理(人民教育教材适用)(2011年10月印刷)启东黄冈大试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一带一路”国家工程与投资法律制度及风险防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预售【外图港版】鞋佬的网红疯狂日志—我这样靠直播打造过百万生意 / 陈胤华(鞋佬) 万里机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高血脂健康管理百问百答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提高观察力的200个思维游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世界真奇妙·影响气候的魔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14考研英语题库系列-英译汉必练101篇(最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移动互联网之路:Axure RP 8.0网站与APP原型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化学工程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