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悦天下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22:40:59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精美图片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0108833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9
  • 页数:522
  • 价格:34.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2:40:59

寄语:

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精华梳理,修订升级版。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果麦出品


内容简介: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便是编剧们的经典之选,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

序言

PARTⅠ作家和故事艺术

CHAPTER01故事问题

/ 故事的衰竭

/ 手艺的失传

/ 故事要领

/ 把好故事讲好

/ 故事与生活

/ 能力与天才

/ 手艺能将天才推向极致

PARTⅡ 故事诸要素

CHAPTER02结构图谱

/ 故事设计术语

/ 故事三角

/ 故事三角内的形式差异

/ 故事设计的政治学

CHAPTER03 结构与背景

/ 向陈词滥调宣战

/ 背景

/ 创作限制原理

/ 调查研究

/ 创作选择

CHAPTER04结构与类型

/ 电影类型

/ 结构和类型的关系

/ 精通类型

/ 创作限制

/ 混合类型

/ 再造类型

/ 持之以恒的天赋

CHAPTER05结构与人物

/ 人物VS人物塑造

/ 人物性格揭示

/ 人物弧光

/ 结构和人物的功能

/ 高潮与人物

CHAPTER06结构与意义

/ 审美情感

/ 前提

/ 作为修辞的结构

/ 主控思想

/ 说教倾向

PARTⅢ 故事设计原理

CHAPTER07故事材质

/ 主人公

/ 观众纽带

/ 步

/ 人物的世界

/ 鸿沟

/ 关于风险

/ 进展过程中的鸿沟

/ 从里面写到外面

/ 鸿沟内的创造

/ 故事的材质和能量

CHAPTER08激励事件

/ 故事的世界

/ 作者资格

/ 激励事件

/ 故事脊椎

/ 求索

/ 激励事件的设计

/ 激励事件的定位

/ 激励事件的质量

/ 激励事件的创造

CHAPTER09 幕设计

/ 进展纠葛

/ 幕设计

/ 幕节奏

CHAPTER10场景设计

/ 转折点

/ 伏笔和分晓

/ 情感转变

/ 选择的性质

CHAPTER11场景分析

/ 文本和潜文本

/ 场景分析技巧

CHAPTER12布局谋篇

/ 统一性和多样性

/ 进度

/ 节奏和速度

/ 表现进展过程

/ 社会进展

/ 个人进展

/ 象征升华

/ 反讽升华

/ 过渡原理

CHAPTER13危机、高潮、结局

/ 危机

/ 高潮中的危机

/ 高潮

/ 结局

PARTⅣ作家在工作

CHAPTER14对抗的原理

/ 将故事和人物带到线索的终点

CHAPTER15解说

/ 展示,不要告诉

/ 使用幕后故事

/ 闪回

/ 梦境序列

/ 蒙太奇

/ 画外音解说

CHAPTER16问题和解决方法

/ 兴趣问题

/ 惊奇问题

/ 巧合问题

/ 喜剧问题

/ 主观视点问题

/ 场景内的主观视点

/ 故事中的主观视点

/ 改编问题

/ 戏剧腔问题

/ 漏洞问题

CHAPTER17人物

/ 心灵虫

CHAPTER18文本

/ 对白

/ 描写

/ 形象系统

/ 片名

CHAPTER19作家的创造方法

/ 从外到里的写作

/ 从里到外的写作

/ 银幕剧本

淡出

附录1:译注

附录2:文中涉及影片列表


作者介绍:

罗伯特·麦基

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1年,麦基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位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麦基长期担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等机构的的专业顾问,被称为“编剧教父”、“上师们的上师”。

 

译者 周铁东

十年好莱坞影视工作经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大众电影》《中国银幕》专栏作家,兼职教授。前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著有《号脉电影——周铁东电影杂论》。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故事要领

  当我搬到洛杉矶后,就像许多人不得不靠写作糊口一样,我靠审读剧本为生。我为联美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工作,帮他们分析别人送上来的电影和电视剧本。在做完了前两百个分析之后,我觉得我可以事先写出一个通用的好莱坞故事分析报告,只需填上片名和作者姓名即可。我反复写出的报告大致如下:

  描写精彩,对白可以演出。有一些轻松诙谐的场景,有一些感觉敏锐的场景。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文笔通顺、用词恰当的剧本。不过,故事却伤不起。前三十页一直拖着一个解释性大肚子吃力地爬行,余下的部分也一直未能站起来。主情节难以自圆其说,充斥着方便的巧合和脆弱的动机。没有明确的主人公。互不关联的紧张场面本可以编织成缜密的次情节,但作者却没有做到。人物塑造流于表面化,没有揭示出人物性格。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所处社会环境毫无洞察力。是对一系列可以预见的、讲述手法低劣的、陈词滥调的片断所进行的毫无生命力的拼凑,终沦为一团了无头绪的雾水。不予通过。

  但我从没写过这样的报告:

  故事精彩动人!从页开始便将我抓住,一直到后都不忍释卷。幕便营造出一个突发的高潮,并由此辐射出一张由情节和次情节编织而成的缜密而优美的网。人物性格深邃,揭示力透纸背。对社会具有惊人的洞察力。亦庄亦谐,悲喜交织。故事进展到第二幕,高潮迭起,动人心魄,似近尾声。然而,从第二幕的灰烬中,作者却放飞出一只涅槃凤凰般的第三幕,是那样的俊美,那样的矫健,那样的壮观,让人肃然起敬,不禁匍匐仰视。然而,这部长达二百七十页的剧本却充斥着语法错误,每五个字里必有一个拼写错误。对白是那样的拗口,即使奥利维尔也无法口齿伶俐地演出。描写夹杂着镜头方位、潜文本解说以及哲理性的评说。就连打印的格式也不规范。显然不是一个专业的作家。不予通过。

  如果我写了这样的报告,那我肯定已经失业了。

  办公室门口的招牌并不是“对白部”或“描写部”,而是“故事部”。一个好故事使一部好影片成为可能,如果故事不能成立,那么影片必将成为灾难。审看剧本的人如果不能把握这一基本要领,理应被解雇。事实上,一个手法精巧而对白粗劣或描写枯燥的故事,是非常罕见的。更多的情形是,故事手法越是精巧,其形象则越生动,对白也越尖锐。故事进展过程的缺乏、动机的虚假、人物的累赘、潜文本的空洞、情节的漏洞以及其他类似的故事问题,才是文笔平淡乏味的根本原因……



原文赏析:

写爱情故事时,我们要问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东西会阻止他们?” 因为爱情故事中的故事到底在哪儿?两人见面,恋爱结婚,养家糊口,互相扶持,直到终老...还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些更令人乏味?所以,两千年以来,从希腊米南德开始,所有的作家都用“姑娘”的父母来回答上述问题。她的父母发现小伙子不合适,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被称为“阻拦人物”或“反对爱情的力量”的常规。

...这些影片表明,人们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永恒爱情即时并非完全不可能,也是没有希望的。为了达到一种上扬结局,一些最近的影片已经将这一类型重新锻造成一种渴望故事。男女邂逅必须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初期出现,这一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常规,随之而来的便是爱情的考验、磨难和胜利。观众一直在等着看这些恋人的命运在命运之手中将如何被安排。通过巧妙地将恋人的见面延迟到高潮时,这些影片回避了现代恋爱的棘手问题,用相见难取代了相处难。这并不是爱情故事,而是渴望故事,因为关于爱的谈论以及哎的欲望充满了所有的场景,将真正的恋爱行为以及不无磨难的后果留到银幕之外的未来发生。

社会态度是变化的。作家的文化触角必须敏锐地感悟到这些运动,不然的话,他写出的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古董。...勇于创新的作家不仅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具有深刻的远见卓识。他们将双耳紧贴着历史的墙壁,随着事物的变化,他们能感觉出社会未来的趋势。

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是不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作家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例如,海明威痴迷于如何面对死亡这个问题。在他目睹父亲的自杀后,这一问题成为他的作品、乃至生活的中心主题。他在战场上、运动场上、猎场上,不断追逐死亡,直到最后,他将猎枪插入自己口中之后,才终于找到死亡。

...

你的主题是什么?你是否能像海明威和狄更斯那样,是从自己切身的生活中来吸取养分?或者像莫里哀那样,...


对故事的爱——相信你的观念只能通过故事来表达,相信你的人物会比真人更“真实”,相信你的虚构的世界要比具体世界更深刻。

对戏剧性的爱——痴迷于那种给生活带来深刻变化的突然的惊诧和揭秘。

对真理的爱——相信谎言会令艺术家裹足不前,相信人生的每一个真理都必须打上句号,即使是个人最隐秘的动机也不例外。

对人性的爱——愿意同情受苦的人们,愿意深入其内心,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对知觉的爱——不仅要沉迷于感官的快感,更要纵情于灵魂的知觉。

对梦想的爱——能够任凭想象驰骋,随其驱使,并乐在其中。

对幽默的爱——笑对挫折磨难,以恢复生活的平衡。

对语言的爱——对音韵节奏、句法语义探究不止,乐此不疲。

对双重性的爱——能感知生活的隐藏矛盾,对事物似是而非的表象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

对完美的爱——具有一种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激情,以追求完美的瞬间。

对独一无二的爱——大胆求新,对冷嘲热讽处之泰然。

对美的爱——对作品的优劣美丑具有先天的识别力,并懂得如何去去粗取精。

对自我的爱——具有无需时常肯定自己,从不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的长处。

你必须热爱写作,而且还能耐得住寂寞。

不过,仅有对好故事的爱,对为你的激情、勇气和创造天才所驱使的精彩人物和对世界的爱,还是不够的。你的目标是必须把一个好故事讲好。

故事天赋是首要的,文学天赋是次要的。

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每一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从中只挑出几个瞬间,并借此给我们展示了其一生。

没有不转化的场景。这是我们的理想。我们致力于使每一个场景都完美无瑕,将人物押上台面的风险价值从正面转化为负面或从负面转化为正面。要想不折不扣的坚守这一原则也许是困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情节并不是指笨拙的纠葛和转化,或强加于人的悬念和震惊,事件必须通过精挑细选,而且其设计模式必须在时间中得到展现。从组合和设计这一意义上而言,...


故事讲诉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个故事是一个思想的充满活力的证据,是将思想转换为动作。故事的事件结构是一种手段,你首先通过它来表达你的思想,然后再证明你的思想...而且绝不采用任何解释性的语言。故事大师从不解释。他们所从事的是那一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戏剧化表达。当观众被迫听思想讨论时,他们很少会感兴趣,而且绝不会相信。

...故事的意义,无论悲喜,都必须通过具有情感表现力的故事高潮来进行戏剧化的表达,而且不能借助解释性的对白。

主题在作家的词汇里面已经变成一个颇为含糊的字眼。例如,贫穷、战争和爱情并不是主题;它们只是与背景或类型相关的东西。一个真正的主题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句子——一个能够表达故事的不可磨灭的意义的明白连贯的句子。


也许你会认为,你是一个热情而且充满爱心的人,直到你发现自己写出的故事居然具有阴暗而又愤世嫉俗的后果。你或许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曾经沧海之人,却发现自己写出了一个温馨而又富有同情的结局。你以为你知道你是谁,但你常常会为你迫切需要表达的东西而感到震惊。换言之,如果一个情节完全按照你最初的计划进展,那么你的写作手法便过于拘谨,没有给你的想象和直觉留出余地。你的故事应该时刻让你感到吃惊,漂亮的故事设计是所发现的主题。起作用的想象以及灵活而明智地施展手艺的头脑的统一体。帕迪·查耶夫斯基曾经告诉我,当他终于找到了他的故事的意义时,他就会把它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它贴在打字机上,所以从这个机器里流出来的所有文字都会这样或那样地表达出他的中心主题。由于那一明确的价值加原因的陈述时刻注视着他,所以他能够抵御引人入胜但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内容的诱惑,而致力于将故事的讲述统一在故事的核心意义周围。

有一点必须明确,一个作家如果没有哲学家的头脑,没有坚定的信念,则不可能成为出色的作家。其中的诀窍是,不要成为你的思想的奴隶,而应让作家沉浸在生活之中。因为要证明你的观点,并不是看你能多么强硬地断言你的主控思想,而是看它是否能战胜你为它部署的各种强大的反对力量。


故事能够将意义与情感统一起来

在生活中,思想和情感是分头而来的。思维和激情在人性的不同范围内运转,二者很少协调一致,常常互相抵触。

知性生活为你的情感体验做好了充分准备,这种情感体验驱使你探求新的认识,并继而将新际遇所产生的化学反应重新混合。这两个领域互相影响,不过首先发生一个,然后才发生另一个。

在生活中,思想和情感融合的瞬间极为罕见,当它们发生时,你会以为你正在感受一种宗教体验。

尽管生活将意义与情感分得很清,艺术却能将二者统一起来。故事是一种设备,通过它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这种领悟,这种现象便是人们所熟知的审美情感。

一切艺术都源自人类心灵对寸以下各方面最原始的、先于语言的需求:通过美与和谐来解决压力与不和,通过创造力的使用来复活被日常事务搞得死气沉沉的日子,通过我们对真理的本能感知来寻求与现实的联系。

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生活使你陷入一种迷惑与混乱,但审美情感却能将你所知道的和你所感觉的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认识得到升华,并确认你在现实中的位置。简言之,一个讲好了的故事能够给你提供你在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那样东西: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

在生活中,体验需通过事后的反思变得有意义;而在艺术里,体验在其发生的那一瞬间马上就会具有意义。

一个讲得好的故事既不是对论文般精密推理的表达,也不是对幼稚情感的汹涌发泄。它的胜利表现在理性与非理性的联姻。一部既非情感亦非理性的作品不可能唤起我们的同情、移情、预感、鉴别等更微妙的宫能一我们对真理与生俱来的敏感。

灵感与思想

有两个概念支撑着整个创作过程:一是前提,即激发作家创作欲望的灵感;二是主控思想,即通过一幕高潮中,动作和审美情感所表达的故事终极意义。

前提却不像主控思想,它很少是一种闭合式陈述。更可能的情况是,它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如果……将会发生什么?

灵感或直觉的闪现,看似杂乱无序、随意冲动,实际上却是天赐至宝。因为能够激发一个作家灵...


情节和人物,何者更为重要?

亚里士多德两相权衡之后,得出结论说:故事第一位,人物第二位。此观点一直被视为金科玉律,直到小说的演变使意见的钟摆摆向了另一边。

十九世纪时,许多人认为,结构仅仅是一个展示人格的器皿,读者想要的是令人痴迷的复杂人物形象。

我们无法问哪个更为重要,结构还是人物,因为结构即是人物,人物即是结构。

争论之所以还会继续,是因为世人对虚构人物的两个重要方面大都混淆不清一一即人物和人物塑造之间的差别。

人物VS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是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人的素质总和,一切通过仔细考察便可获知的东西:年龄和智商;性别和性向;语言和手势风格;房子、汽车和服饰选择;教育和职业;性格和气质;价值和态度——我们可以通过日复一日地记录某人的生活而获知关于人性的所有方面。

这种各种特质的独一组合便是人物塑造……但这不是人物。

人物性格真相

在人处于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选择便越真实地体现了人物的本性。

得知真相的唯一方法就是看他如何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采取哪种行动。他选故他在。

压力是根本。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意义甚微。如果一个人物选择在一个说谎将不会使他获得任何好处的情况下讲真话,则这一选择是微不足道的,这一瞬间没有表达任何东西。

人物性格揭示

对照或反衬人物塑造来揭示人物性格真相,是所有优秀故事讲述手法中的基本要素。生活教给我们这一宏大原则:看似如此其实并非如此。

人不可貌相。表面特征下掩盖着一个深藏的本性。无论他们言说什么,无论他们举止如何,若要了解深层的人物性格,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他们在压力之下做出的选择。

在人物塑造的对照和反衬中进行人物深层性格的揭示,对主要角色而言是一条根本原则。

小角色也许无所谓隐藏的维度,但主要人物必须得到深刻的描写一一他们的内心绝不能和他们的外表一模一样。

人物弧光

把这一原则再推进一步...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2011年冬天,我得到了一本书,它被翻得破破烂烂的,书角都已经磨损,书名叫《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送书给我的朋友--作家寒川子,说:“我看完才发现自己这三十年写作都白混了,这本书,你一定要看。”我带着好奇与怀疑开始阅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书中所阐述的真理震撼。

  “根据行家的经验,主情节的重大事件必须在讲述的前四分之一时段内发生。”

  “写作电影对白的*好忠告就是不写。”

  “故事的世界必须小到能让单个艺术家的头脑容纳它所创造出来的虚构宇宙,并像上帝了解他所创造的世界一样对其了如指掌。即如我母亲常说的:'没有一只家雀掉下来的时候上帝不知道。'一个作家也应该知道掉进他世界中的每一只家雀。”

  “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巨大的主事件。当你在故事的开头来看人物生活中负荷价值的情境,然后把它和故事结尾的价值负荷进行比较时,你应该能够看到电影弧光,一大片弧形放射的变化之光把生活从故事开始的一个情境带到故事结束时另一个变化了的情境。这个*后的情境,这一终极变化,必须是不可逆转的。”

  合上书页的那刻,我已经确定这是我一定要想办法出版的一本书,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并且尤其会帮助当下的中国写作者。

  2013年春天,敲开国际俱乐部酒店房间的门,我终于见到了麦基和他的夫人。在我那并不流畅英语的帮助下,我告诉了麦基先生我与《故事》的故事。畅谈一个多小时后,先生欣然同意由我再版这本经典著作。

  经过一年多的重译、编辑、校对、设计,《故事》终于以它应有的姿态,出现在更多人的眼前。我满心欢喜,也期待更多的朋友来读这本伟大的著作。

   --责任编辑路金波

推荐您购买果麦其他畅销书: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差评(352+)
  • 引人入胜(253+)
  • 无盗版(322+)
  • 服务好(144+)
  • 值得购买(660+)
  • 无多页(276+)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 2024-12-30 12:14:5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郗***兰: ( 2024-12-29 04:37:54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苍***如: ( 2024-12-31 12:40:09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堵***洁: ( 2024-12-28 18:24:01 )

    好用,支持

  • 网友 扈***洁: ( 2024-12-28 23:21:3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游***钰: ( 2025-01-12 21:43:1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后***之: ( 2025-01-07 18:55:0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谭***然: ( 2024-12-30 09:14:56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常***翠: ( 2024-12-19 23:56:49 )

    哈哈哈哈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