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订】象征与梦的诠释:荣格心理学核心观念 港台原版心灵 善本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预订】象征与梦的诠释:荣格心理学核心观念 港台原版心灵 善本图书精美图片
》【预订】象征与梦的诠释:荣格心理学核心观念 港台原版心灵 善本图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预订】象征与梦的诠释:荣格心理学核心观念 港台原版心灵 善本图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986377881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7
  • 页数:158
  • 价格:105.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2:40:21

寄语:

预订图书大约8-12周发货


内容简介:

~榮格最後的作品~

大師最後歲月對同代以及下一代人的呼求

《未知的自我》與《象徵與夢的詮釋》

這兩篇論文是榮格晚年所寫,

用以回應二戰時期破碎的經驗以及大眾社會的興起。

 

《未知的自我》是他對同代以及下一代人的呼求──

他請求人們繼續自我發現的個人工作,並對方便且短暫的大眾文化進行心理學的反思。

榮格告訴我們,只有同時對個人心靈的意識與無意識面向進行覺察,

才能使人類文化持續地繁榮發展。

在本篇中,榮格對人類的心靈探索、時代的精神潮流、

文學藝術與宗教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並對東西方的文化做出了許多精彩的論斷。

榮格對自我瞭解的反思以及對無意識的探索帶來了第二篇論文。

《象徵與夢的詮釋》完成於1961年他去世前不久。

榮格認為夢是無意識的溝通,他在文中解釋,

發生在夢裡的象徵是如何補償被壓抑的情緒與直覺。

這篇論文包含了他關於解夢最成熟的思想、以及如何療癒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裂口。

而這些觀念都是榮格心理學的核心,

也因此使本書成為榮格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本書特色

◎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始人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本人親著。

◎榮格最後的作品,闡述其解夢最成熟的思想,以及療癒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裂口。

◎收錄倫敦大學學院教授榮格史教授,索努?山達薩尼序言。

專業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榮格心理分析師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鄧惠文|作家、精神科醫師

詹美涓|IAAP榮格分析師

榮格認為人比自己想像的要缺乏理性,尤其在群體之中,群眾會把個別的見解與反思碾誶。使得國家變得軟弱,成為獨裁與教條主義的溫床。而認識深層自我,是使個體得以從群體的催眠中脫身,並且幫助集體心靈進化的不二法門。——詹美涓|IAAP榮格分析師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至○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t Zürich)的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五至一九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伙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其對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提出的深刻洞見,至今仍極具影響力與啟發。

譯者簡介

鐘穎(愛智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輔所諮商碩士、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著有《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

.譯者序

.2010 年版英文序言 在《紅書》之後閱讀榮格

未知的自我(當下與未來)

.1.個人在當代社會的困境

.2.平衡群眾心理的宗教

.3.西方在宗教問題的立場

.4.個體對自身的理解

.5.生命的哲學與心理學方法

.6.自我瞭解

.7.自我瞭解的意義

象徵與夢的詮釋

.1.夢的意義

.2.無意識的功能

.3.夢的語言

.4.釋夢時的問題類型

.5.夢的象徵之原型

.6.宗教象徵的功能

.7.療癒分裂

.附錄 榮格全集

譯者序

這本書蒐錄的是榮格晚年的兩篇短文:〈未知的自我〉,以及〈象徵與夢的詮釋〉,它們分別完成於1956年及1961年,而榮格本人就在1961年過世。

幾乎可以這麼說,這是榮格對政治及夢境的最後觀點。

首先談談〈未知的自我〉。我們知道,榮格並不是一位喜歡談論或參與政治的人,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他的內傾直覺性格使他對內在世界的關注遠遠高於外在世界。其次,是由於他與佛洛伊德及精神分析陣營的對立。1913年與佛洛伊德決裂後,他默默地忍受來自精神分析陣營的批評,直到1925年,他才在講座中披露他與佛洛伊德的矛盾,並做出反駁。第三,是因為他在二戰期間與納粹政府之間的關係。為了保護心理治療這門專業,他在1933年出任了「心理治療醫學總會」(Allgemeine ?rztliche Gesellschaft für Psychotherapie)的會長,這個決定後來使他飽受批評。

儘管他努力地在這份工作上使心理學研究能夠保持獨立,不受政治傾向所干擾,儘管接任此工作從一開始就讓他感到很為難,也儘管他對當時德國的群眾運動多次提出尖銳的批評。但戰後西方世界在「清算」納粹政權時依舊把榮格視為納粹同路人的一分子。這種非友即敵的二分傾向同樣見於當代的臺灣。可以想見,這樣的生命經驗會讓他對政治保持冷淡的態度。

也因此,榮格心理學常常被視為一種退縮的心理學,而學習榮格心理學的人則被視為只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邊緣分子。就此點而言,〈未知的自我〉具有重大的價值。

因為榮格在這篇文章裡打破了這個印象,慧眼獨具地分析了冷戰雙方的集體心態,無論是獨裁政府還是民主政府都是如此。它們當中都存在著強大的從眾心理,足以使個人喪失獨立性。而獨裁政府更嚴重些。

我們從此文可知,榮格關切的是一個真正能夠獨立的人,一個「個體化」(individuation)的人,他理想中的公民社會,是由一個個具備思考獨立性、以及人格完整性的個體所組成的。而這一點,很難透過政治運動或威權的方式由上而下來完成。它必須仰賴個人的覺醒,仰賴社會教育的推廣。

這篇論文過去在中文界至少已出現過三個譯本,很遺憾地,裡頭的內容均有程度不一的刪節,並非完整版。因此楓書坊版的譯本尤為重要,它是中文完整版的首度面市,希望讀者能夠認同和支持這樣的勇氣,同時也帶著雅量去看待那些觀點與我們不一樣的內容。

接著談談〈象徵與夢的詮釋〉。醜話說在前頭,想要從文章中學習特定解夢步驟的朋友或許會有些失望,因為榮格在此文中強調,解夢並沒有規則,也沒有定律。唯有「補償」是解夢過程中最有可能性的假設。

榮格之所以這麼說,是要讀者放棄尋求簡單的解夢公式,一如佛洛伊德所做的那樣。關於解夢公式的錯誤,榮格知之甚深,因此他在文中特別說明,詮釋夢境最容易淪為解夢者個人的「投射」。也就是把自己的情結、自己的世界觀與期待,不分青紅皂白地加諸於當事人身上。

因此如果要正確地解夢,瞭解自己與他人的心理類型是很重要的。如果解夢者(也就是分析師)與作夢者(也就是個案),他們雙方的心理態度及類型不相同,恐怕連共事都沒有辦法。

榮格也在此處強調夢境所具備的合理性。跟佛洛伊德的假設相反,雖然原因不明,但榮格認為夢總是合理的,它並沒有歪曲,也沒有隱瞞。而且它總會自發性地出現,換句話說,你無法控制它,也無法命令它。它就像我們內心的另一個自己,有它的脾氣跟愛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我們唯一可以做的,或許是保持耐心,試著理解它的語言。就像每個新手父母保持耐心地觀察著眼前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試著從他的聲音和表情中推敲他想對我們說什麼。

但夢境和小寶寶畢竟不一樣,因為小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但集體無意識裡卻蘊藏著許多古老且原始的材料,而它們同樣會構成夢境的內容。因此,試著瞭解自己夢境的意義極有益處。因為它會使我們能跟心靈的本源產生連結。或者,換成榮格的話來說:「夢的詮釋豐富了意識,使它能重新學習已經遺忘的本能的語言。」

如果我們能稍微瞭解這個本能的語言,我們常見的茫然與無意義感,就能在內心的無何有之鄉找到落腳之處,那棵莊子筆下的大樹。

我們白天裡遍尋不著的解方出現在夜晚,意識裡苦思不得的答案躲藏在夢境。夢境裡的一切都是象徵,在學習象徵的多重意義時,我們也會同時豐富自己看似貧乏或無望的人生。

各位讀者朋友,非常謝謝你們翻開這本小書,為了翻譯這本書,我推遲了自己的出版計畫。因為我知道比起我的個人作品,它將為您的生命帶來更多的影響。

謝謝楓書坊出版社及編輯陳依萱小姐對本書的全力支持,謝謝我的太太林書勤心理師以及好友鄭采縈撥冗一起檢查初稿,也要謝謝所有願意掛名推薦的每位榮格心理學界的老師與前輩們。

礙於我個人的學養,此書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疏漏。帶著拋磚引玉的心情,或許這能喚起更多喜歡榮格心理學的朋友,一起投身翻譯這份志業。這本書是榮格對世人最後的提醒,我相信所有讀者朋友們都能從這裡獲得益處。

鐘穎(愛智者)

前言

在《紅書》之後閱讀榮格

在《紅書》(Liber Novus)出版後,對榮格著作的閱讀也跟著開展了新篇章。我們是第一次站在某個位置上掌握榮格自1914年起所建構的理論,追溯他的自我實驗,檢測他從治療工作中整理出的傳統特徵,並將其洞見翻譯成能讓醫學與科學公眾得以接受的語言。閱讀《紅書》因此帶來了重讀榮格全集(Collected Works)的任務,全新的角度出現了。

1913年冬天,榮格展開了自我實驗的歷程。他奮力地解除了對幻想性思維的束縛,並小心記錄隨後發生的事。後來他把這個歷程稱為「積極想像」。他將這些幻想寫在《黑書》(Black Books)中。這不是私人日記,而是自我實驗的記錄。積極想像裡的對話可被視為一種戲劇形式的思考類型。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榮格認為他一連串的幻想其實是對戰爭的預告。這讓他編寫下《紅書》的第一章,這章包含了謄寫在《黑書》裡的主要幻想,以及對它的解評與文辭上的修飾。榮格試著從此處整理出普遍性的心理原則,並瞭解幻想能在多大程度上以象徵的形式來呈現事件的樣貌及發展。

榮格以精美的歌德字母將抄本重謄到紅皮革的對開卷宗中,又親自繪製圖片在側。這部作品的主題是榮格如何重新找回自己的靈魂,並克服當代精神異化所帶來的不安,最終,藉由新的上帝意象在他靈魂中重生,以及發展出具心理學與神學特色的宇宙學形式的全新世界觀,他完成了這個目標。

在1916年至1928年之間,榮格出版了一連串作品,試著把《紅書》的主題轉譯成當代心理學的語言。1928年,漢學家衛理賢(Richard Wilhelm)送他一卷道家的煉金文獻《太乙金華宗旨》(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並邀他為文作序。他被文本的想像力及他繪製的曼陀羅兩者間的相似性所震驚,榮格最終決定將《紅書》的工作放在一邊,並放棄出版。他轉而獻身於個體化歷程的跨文化研究,尤其專情於中世紀的煉金術,用他個人的材料做對比,以間接和譬喻的形式來呈現這個歷程。直到現在,這對榮格圈外的讀者來說都是難以應付的挑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接著到來,柏林圍牆建立,氫彈試爆,榮格發現自己再次面臨「一段充滿世界毀滅意象的天啟時期」,就如同他在一戰期間寫作《紅書》時遇見的那樣。他詳細論述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直接聯繫,榮格認為,阻止這場世界災難的唯一解方有賴於個人的轉身向內,及解決集體衝突中的個人層面:「在每個人類的天性中,深處的精神希望這個掙扎(世界大戰)被理解為一場衝突。」在他自身的對抗中,榮格努力去解決那反映在世界舞台上的個人衝突。他在1917年寫道:

「這場戰爭無情地告訴了我們,所謂的文明人仍舊是個野蠻人…然而個體的心理學相當於國家的心理學。國家做的事就是每個個體所做的事,只要個體這麼做,國家也會這麼做。只有個體的態度有所改變,才會為國家的心理帶來改變。」

在此後的數十年間,榮格試著發展個體化的心理學與心理治療來投身這項任務。在1950年代,個體所面對的處境遠比1917年艱困。於是榮格在1956年再次提起這些主題,以德文《當下與未來》(Present and Future)為書名寫了一本小書(後來的英文版標題為《未知的我》[The Undiscovered Self])。他在當代史的脈絡下清晰地描述這些主題,並認為只有自我知識與宗教體驗可以抵抗集權主義社會的產生。在這方面,個體已經被當代科學及組織化的宗教給削弱了。人們現在需要的是促進自我知識的心理學,重新將個人與夢境及自發性浮現的象徵給連結起來,而這也是榮格最後的作品:《象徵與夢的詮釋》(Symbol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它對一般大眾傳達了榮格的思想。

索努?山達薩尼


书籍目录:

.譯者序

.2010 年版英文序言 在《紅書》之後閱讀榮格

未知的自我(當下與未來)

.1.個人在當代社會的困境

.2.平衡群眾心理的宗教

.3.西方在宗教問題的立場

.4.個體對自身的理解

.5.生命的哲學與心理學方法

.6.自我瞭解

.7.自我瞭解的意義

象徵與夢的詮釋

.1.夢的意義

.2.無意識的功能

.3.夢的語言

.4.釋夢時的問題類型

.5.夢的象徵之原型

.6.宗教象徵的功能

.7.療癒分裂

.附錄 榮格全集


作者介绍: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至○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的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五至一九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伙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其對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提出的深刻洞見,至今仍極具影響力與啟發。

譯者簡介

鐘穎(愛智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輔所諮商碩士、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著有《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榮格最後的作品~

大師最後歲月對同代以及下一代人的呼求

《未知的自我》與《象徵與夢的詮釋》

這兩篇論文是榮格晚年所寫,

用以回應二戰時期破碎的經驗以及大眾社會的興起。

《未知的自我》是他對同代以及下一代人的呼求──

他請求人們繼續自我發現的個人工作,並對方便且短暫的大眾文化進行心理學的反思。

榮格告訴我們,只有同時對個人心靈的意識與無意識面向進行覺察,

才能使人類文化持續地繁榮發展。

在本篇中,榮格對人類的心靈探索、時代的精神潮流、

文學藝術與宗教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並對東西方的文化做出了許多精彩的論斷。

榮格對自我瞭解的反思以及對無意識的探索帶來了第二篇論文。

《象徵與夢的詮釋》完成於1961年他去世前不久。

榮格認為夢是無意識的溝通,他在文中解釋,

發生在夢裡的象徵是如何補償被壓抑的情緒與直覺。

這篇論文包含了他關於解夢最成熟的思想、以及如何療癒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裂口。

而這些觀念都是榮格心理學的核心,

也因此使本書成為榮格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本書特色】

◎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始人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本人親著。

◎榮格最後的作品,闡述其解夢最成熟的思想,以及療癒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裂口。

◎收錄倫敦大學學院教授榮格史教授,索努‧山達薩尼序言。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方便(64+)
  • 一星好评(542+)
  • 书籍多(88+)
  • 服务好(583+)
  • 傻瓜式服务(191+)
  • 体验满分(147+)
  • 无广告(657+)
  • 差评少(591+)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23 16:37:1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菱***兰: ( 2024-12-31 10:19:3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濮***彤: ( 2025-01-08 13:55:10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堵***洁: ( 2024-12-21 18:47:57 )

    好用,支持

  • 网友 丁***菱: ( 2025-01-15 05:27:4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后***之: ( 2025-01-06 01:02:17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居***南: ( 2025-01-08 09:38:35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石***烟: ( 2024-12-31 00:27:29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相***儿: ( 2024-12-29 20:56:10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郗***兰: ( 2025-01-07 19:23:4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宫***凡: ( 2024-12-26 17:03:46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