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 (妈妈懂点儿心理学,亲子冲突迎刃而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 (妈妈懂点儿心理学,亲子冲突迎刃而解!)精美图片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 (妈妈懂点儿心理学,亲子冲突迎刃而解!)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 (妈妈懂点儿心理学,亲子冲突迎刃而解!)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397078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3.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3:22:01

寄语:

你知道孩子磨蹭、对抗、缺乏自主性、没有学习动力背后的心理机制吗?你和孩子很熟悉,却可能并不懂孩子的心!跟随凌想,与孩子保持心理和情感的联结,走出对抗冲突的亲子模式,让教养成为母子情深的成长之旅!


内容简介:

走进孩子的心,读懂孩子真实的心理需求;

让亲密的情感联结,成为孩子一生的动力之源。

每一天,孩子都在向父母发出种种挑战,常常让我们焦头烂额,困惑不已——

为什么孩子越催越磨蹭?

为什么孩子没有学习动力?

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为什么给孩子讲道理没有用?

怎样才能打开孩子心扉,让孩子愿意跟父母沟通?

当你忍不住想吼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本书围绕父母日常育儿中*棘手、*关切的问题,以心理学为切入点,带领焦虑的父母看透孩子日常“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理清亲子冲突中隐藏的种种心理误区,从而引导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处理育儿难题,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同时,也让我们通过孩子,找到自己内心焦虑、不安和恐惧的根源,从而实现自我的疗愈与成长。


书籍目录:

亲子关系篇:妈妈有什么用? 

003 “连支笔都不给我买,要你这个妈妈有什么用?”

008 妈妈,我需要你的陪伴,而不仅仅是陪着

013 从“法系妈妈”到“佛系妈妈”,我是怎样做到的?

019 嘴上说着爱孩子,可能你已经嫌弃孩子一万次了

024 小心你和孩子间隐形的权力之争

028 夸奖孩子,还是欣赏孩子,造就不同人生

034 对别人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什么你用一个毁一个?

039 相信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能量

044 一个字解救焦头烂额的父母

 

亲子沟通篇:为什么给孩子讲道理没有用? 

057 你会“背地里”夸孩子吗?

061 为什么给孩子讲道理没有用?

067 这句神奇的问话,帮你开启孩子的内心世界

071 留心,孩子听的是你的潜台词

076 孩子的满不在乎,其实是一种防御心理

082 每个爱吼孩子的妈妈,都应该体会一下被吼的感觉

087 聪明的父母对事不对人,智慧的父母对人不对事

093 聪明的妈妈,能“动手”就绝不“动口”

 

习惯养成篇:事半功倍养成好习惯 

099 孩子太磨蹭?因为你总是催催催!

106 三个步骤破解孩子赖床难题

110 孩子粗心马虎能治不?能!

115 每个沉迷游戏的孩子,背后都站着失职的父母

121 孩子被欺负时,怎么教孩子“打回去”?

 

学习篇:学习问题不仅仅是学习问题 

129 小学阶段重要的事,不是学习

134 我差点亲手把孩子逼厌学

140 如何破除陪读的四大魔咒?

146 如何引导“不务正业”的孩子?

152 当孩子说:妈妈,我想退学……

157 我是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的

163 每天阅读半小时的奇迹

169 亲子旅行,不仅仅是一场旅行

175 影响孩子一生的自控力从哪里来?

181 被逼迫的勇敢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186 “乖孩子”们长大后怎样了?

191 让孩子自主选择的魔力

197 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权

203 增强孩子的意志力,需要你的“稳”

208 小心,不要“催熟”你的孩子

215 你给孩子贴上的标签可能禁锢他一生

221 不要让比较心理伤害你的孩子

 

品格篇:影响孩子一生的自控力从哪里来?

 

175 影响孩子一生的自控力从哪里来?

181 被逼迫的勇敢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186 “乖孩子”们长大后怎样了?

191 让孩子自主选择的魔力

197 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权

203 增强孩子的意志力,需要你的“稳”

208 小心,不要“催熟”你的孩子

215 你给孩子贴上的标签可能禁锢他一生

221 不要让比较心理伤害你的孩子

 

自我成长篇:妈妈的成长,是对孩子更长远的负责

229 为什么你总忍不住吼孩子?

235 如何把自己从坏情绪中拯救出来

240 妈妈的成长,是对孩子更长远的负责

245 想改变人生,请用好你的“暗时间”

250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成为“怨妇”

254 每天和自己相处十分钟

259 学了心理学的夫妻是怎样吵架的

263 你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孩子好的教育


作者介绍:

凌想

资深出版人,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博士在读。开设有个人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帮助千万父母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人性。只有用生命去关照生命,用情感去体会情感,用行动去引导行动,才能让一颗心抵达另一颗心,无论这颗心是大人的还是小孩的。

——凌想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嘴上说爱着孩子,可能你已经嫌弃孩子一万次了

几年前,我参加一家机构组织的亲子活动,老师带着十多个孩子做游戏。孩子们虽然都是次见面,但很快就熟悉起来,玩得欢声笑语。

但是,场外却有一个女孩,依偎在妈妈身边,迟迟不肯加入。女孩看上去刚上小学的年纪,神情怯怯的,眼睛盯着场上的活动,身体却紧紧地贴着妈妈,任几位老师怎么劝说,就是不离开妈妈半步。很明显,这个小女孩还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离开妈妈,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虽然她已经上小学了。

这时,妈妈的反应很值得寻味。

一开始,她也是好言劝说,循循善诱。劝了一会儿,她发现这个办法不管用,而且全场就自己的孩子这么“怯场”,还引来了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关注,这位妈妈就有些烦躁。她不停地躲开孩子,走到一边,低声呵斥:“你别跟着我!你不想玩就自己待着,我不想和胆小的孩子在一起!”

见妈妈这么说,小女孩更是紧张,一边无声地哭,一边紧紧拽住妈妈的衣服。妈妈见状更是烦躁,把她的手扯开:“你别靠我这么近!”

小女孩不敢靠近妈妈了,躲到妈妈身后,小手轻轻地拽着妈妈的背包。此刻,她的眼里根本没有场上玩得正嗨的小朋友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妈妈身上,一步都不离开。妈妈一脸无奈,半是数落孩子,半是向旁人解释:“这孩子,从小就认生,也不知道随谁。”

其实“旁人”看得清清楚楚:孩子认生,根源恰恰就在妈妈身上。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胆怯认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她的嫌弃——嫌弃的言语,嫌弃的表情,嫌弃的动作,让孩子更不敢离开妈妈。她必须紧紧贴着妈妈,以保证妈妈不会真的离她而去——可惜,这只会让妈妈更加嫌弃她。

 

还有一种“嫌弃”,更为隐蔽。

一次亲子沙龙,轮到一位50多岁的阿姨发言。阿姨面目温和,说话不紧不慢。她的女儿26岁了,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才艺好,各种比赛拿奖拿到手软,毕业后又进了一个好单位。按理说应该很让父母省心,可是这几年,妈妈却越来越担心女儿的变化。

女儿下了班就闭门不出,宅在自己房间里追剧,性格越来越孤僻。很少和家人交流,说多了就吵。谈过几个男朋友,觉得不合适,现在也不着急谈了。还一心想辞职。问她辞职后做什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是不想上班了……

阿姨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老师几番问话下来,多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这位妈妈对孩子管教得太严,只不过是用了一种看似温柔的方式。“温柔的绞杀”导致孩子生命力的萎缩,和盲目的叛逆。

老师试图让这位妈妈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一番话说得众人点头称是。这位妈妈听完,却依然说:我女儿从小钢琴几级,小提琴拿过什么奖,从小特别懂事,不让我们操心,单位也好……

老师换个角度再说,阿姨也换个角度继续说女儿辉煌的过往。两个人的话好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交汇。显然,这位妈妈一直活在自己的头脑里,活在女儿曾经的辉煌里,她无法接受女儿的现状,无法接受有这样一个自闭、困顿、状态不好的女儿。她来亲子沙龙,还是希望老师有办法帮她改变女儿,丝毫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看似温柔的强势绞杀了女儿的生命力。

不能说,这位妈妈不爱女儿,看上去,她为女儿的事操碎了心。但她更爱的,是她自己,是自己的面子。

女儿变成这个样子,她却一直沉浸在女儿优秀的过往中,无法自拔。她念念不忘的,是作为有一个优秀女儿的母亲曾经的自豪,是旁人艳羡的目光,是自己的顺心顺意。她根本不能接受有一个出状况的女儿,因此也看不到女儿生命的困顿,更无法察觉自己的问题。表面上是忧心忡忡的爱,背后隐藏的却是“你怎么能这样”的嫌弃。

 

当孩子表现好时,大多数妈妈可以做到温柔耐心。可是,当孩子出现状况,才是考验妈妈们的时刻。当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才是需要妈妈给予理解和支持的时刻。

然而,很多妈妈此时早已被巨大的“羞耻感”所淹没,觉得孩子让自己丢人了,下意识就会和孩子“划清界限”——

要么逃避,远离孩子:你这种表现,我不愿意搭理你,我和你不是一伙的。

要么站到众人一边,训斥孩子:向众人表明,不是我不作为,我没问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通过嫌弃孩子以证自己的清白。

有人会说,这是有些女人虚荣心作祟,是自私,所以才爱面子胜于爱孩子。

我倒觉得,是因为智慧不够,是这些妈妈的内心还没有长大。

尽管已经有了孩子,但很多女人内心还住着一个没有长大、需要呵护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缺乏足够的力量,也缺乏足够的自信,她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她支持自己还不够,怎么可能给到孩子支持呢?

她连自己都嫌弃。

内心不够强大,就无法接纳、把控各种变化。所以好外界的一切都顺遂己意,否则就会张皇失措,怨天尤人。内心的很多东西没有理顺,所以就会特别注重那些表面的东西,在乎外界的评价,以满足小我的虚荣。

我们经常看到报道,当孩子遇到危急情况,妈妈会奋不顾身去救孩子。我们称颂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但是,在更多的平常日子,在一些不起眼的微小时刻,当孩子在无声地呼救,我们是否能听到孩子的“呼唤”,去“救”孩子?

正是妈妈一次次的“无动于衷”甚至“落井下石”,让孩子的内心体验到了无望和被抛弃。

危急时刻施以援手,考验的是勇气。

平常日子,能看到孩子的困境,并施以援手,考验的是智慧。

如何拥有智慧?方法无他,就是学习和成长。

通过学习,更多地了解孩子内在的需求,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

如何成长?就是在一件件事上磨,多觉察,多反省,让内在的能量畅通。

只有学习和成长,才能让内心的小孩强大起来,有力量爱自己,也有力量爱孩子,也才能让爱变得更加深刻、厚重——爱孩子、爱自己,如其所是,而不是只爱孩子表面的优秀,只爱自己表面的荣耀。

那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孩子,无论你怎样,我都在你身边。

——这也是每一个孩子希望听到的话。

 

小心你和孩子间隐形的权力之争

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和橙子去798玩。那里有很多小店,卖各种有创意的小玩意儿。橙子一进去眼睛就忙不过来了。一会儿跑过来说:“妈妈,你给我买这个指尖陀螺吧。”一会儿拉拉我的胳膊:“妈妈,我想要那个宝剑。”

眼看就要陷入“同意/拒绝”的拉锯战中,我掏出50元钱给橙子:“老规矩,这是你今天的活动经费,买小玩意、买零食、买饮料都可以,你自己决定怎么花,可以吗?”橙子开心地点点头。局势很快发生了转变。橙子不再缠着我要东要西了,他开始在指尖陀螺和小宝剑之间来回游移,后停留在宝剑前。

第二个选择来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宝剑有十几种,橙子又开始犹豫了,拿起这个,又看看那个,比较来比较去,拿不定主意。

我挺喜欢其中一把绿色的宝剑,看起来更精致一些,就推荐给橙子。橙子看了看,又放下了。好吧,我控制自己不再多话,耐心地陪在一边,等他自己做出选择。终,橙子选了一开始就看中的那把红色宝剑,自己掏出钱买了。看得出,橙子非常喜欢,一路上剑不离手,比比画画玩个不停。

走了没多远,我们又发现一家小店。这家的玩具兵器看起来更炫、更精致,价格也稍微高一些。橙子一眼就看中了一把刀,爱不释手。向小店的阿姨问了价格,发现超出他余下的活动经费一大块。橙子有点沮丧,不说话了,拿着那把刀翻来覆去地把玩。

我有点心软,告诉他:“要是特别喜欢,我可以帮你再垫点钱。”

橙子想了想,摇摇头:“不了,我下次再买吧。”

我有点吃惊,又有些欣慰: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然而橙子没有立刻离开,站在那里把玩了半天,我就静静地陪在他身边。直到他说:“咱们走吧。”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苦恼:孩子好像有永不满足的物质欲望,一出门就要买东买西,见啥要啥,不给买就胡搅蛮缠、哭闹不止。答应买吧,怕惯坏了孩子,让他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不买呢,又不知道怎么处理。费尽口舌讲道理不听,后只能靠吼和打,过后又为自己的粗暴自责不已。

其实,当你在反复纠结“买还是不买”时,就说明你已经陷入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了。权力之争的意思是:这事谁说了算? 我听你的,还是你听我的?

简单说来,孩子要买东西,是在表达他的主张,想要自己做主。而父母往往出于各种理由拒绝孩子,暗含的意思就是: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说的才对,你要听我的。

当陷入权力之争时,父母很容易陷入一个单一的思维模式里:要么同意,要么拒绝。而不管是同意还是拒绝,其实父母还是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深层心理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虽然表面上,他也许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所以,一旦有机会,他还是会发起新一轮权力之争。

而很多时候,一个乱要东西、胡搅蛮缠的孩子身后,往往有一个管得过多、管得过严的妈妈(也可能是爸爸)。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能买,作业要盯着,天天催催催……心情好的时候,讲一番大道理。火气上来了,就是一顿吼和打。在这样的环境中,到处都是条条框框,孩子被管得密不透风,他的自我被大人的气势逼到角落里,缩得很小很小。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潜意识会到处寻找有缝隙的地方,千方百计想钻出头来透透气,用各种方式来“做自己”——哪怕是以扭曲的方式。既然在家里什么事都得听妈妈的,那么在外面,买个零食、玩具、文具,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我就要自己做主,表达我的意愿。

这种情况下,大人所有的说服、讲道理、吼、训斥,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两个字——拒绝。拒绝得越多、越厉害,也许表面上压制了孩子要买东西的行为,但孩子的主张也被压制了,一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又爆发出来。

亲子之间的权力之争,没有赢家。

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在开头的小故事里就用到了:既然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权力,那就满足他——父母适当后退,在一定的范围里放权,让孩子自己做主。

比如,去超市前和孩子商量好,这次咱们只能买两种(具体几种,要和孩子商量好)零食,具体买什么,你自己决定。

比如,孩子要吃肯德基,那就和孩子商量好,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至于什么时候吃,由他自己决定。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再强调一下:咱们说好了,可以买零食,但只能买两种。咱们都要说话算数,好不好?

孩子都是喜欢说话算数的,让他自己做出承诺,他一般就会很自觉地遵守。(我们大人也是,承诺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就有一种仪式感,自我约束力会更强一些。)

这时,“敌我”矛盾就变成了“人民内部”矛盾。孩子的注意力由和父母对抗、争取权力,转移到自己的内心,在反复比较、思考中倾听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自我的意愿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了表达。

需要注意的,当孩子在做选择时,很多父母会忍不住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旁边嘀嘀咕咕,“引导”孩子选择父母自己比较中意的东西。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只会瞎挑。不如选这个,质量更好、看上去不那么垃圾,那个家里已经有不少了……理由一大堆,出发点都是一个:我是为了孩子好啊。

你知道吗,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隐蔽的、温柔的控制——你还是想把挑选东西的权力抓到手里,想为孩子负责。这样的控制只会让孩子觉得烦躁,意识到你所谓的“让他自己做选择”只是一种姿态,是虚的。几次下来,孩子就不愿意配合你玩这个游戏了,重新陷入权力之争——而且争夺得更细致全面,从买不买争到买哪个,只要有一点空隙,孩子下意识地就会发起战争。你会更困惑:我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了,他怎么反而越来越不讲理,越来越胡搅蛮缠了?

其实孩子行为的变化是一面镜子,你可以由此看出自己哪里做得对,哪里做得不妥当。当你给予孩子信任,孩子也会回报以信任。当孩子乱要东西的事情总是发生,我们需要觉察,是不是平时对他管得过多?

我们要学会把危机变成契机,把日常小事当作练习——练习和孩子沟通协商,练习放权给孩子,练习尊重孩子的选择,接受在一个范围内所有可能的结果。日久天长,这样的选择练习会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自信、更有主见的人。他会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需要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延迟满足——这两种品质是眼下很多成年人都不具备的。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中许多亲子冲突、教养难题都由父母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引起。父母想要急切地达到自己的养育目标,而孩子却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心理需求。心理学无疑架起了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一架桥梁。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孩子日常中种种“问题行为”变得既“可以理解”,也“可以破解”。这是本书的核心理念之一。

★ 本书作者凌想是知名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的创办人,也是一位10岁男孩的妈妈。从解决自己的养育难题出发,到服务于千万父母,她只用了两年时间。以心理学为切入点,她长远温和的教养观念、落地实操的教养方法,赢得了数万父母的认可与好评。

★ 本书分为亲子关系、亲子沟通、习惯养成、品格培养、学习、自我成长六大模块,分别聚焦父母日常育儿中*常见棘手的难题。孩子为什么会磨蹭、对抗、缺乏自主性、失去学习动力?走进孩子的心,看清孩子种种“不当行为”背后的心理真相。父母为什么会比较、贴标签、控制欲、情绪失控?避开父母常见的几大心理误区,用自我成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已买(174+)
  • txt(379+)
  • 情节曲折(216+)
  • 体验好(442+)
  • 全格式(448+)
  • 博大精深(304+)
  • 体验差(458+)
  • 藏书馆(494+)
  • 无多页(142+)
  • 差评(186+)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 2024-12-20 16:39:27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曾***玉: ( 2025-01-11 22:16:31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瞿***香: ( 2025-01-18 22:32:08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宫***凡: ( 2024-12-24 21:31:09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寿***芳: ( 2025-01-17 14:32:5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相***儿: ( 2025-01-10 09:18:22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晏***媛: ( 2025-01-18 22:10:34 )

    够人性化!

  • 网友 印***文: ( 2025-01-11 12:35:35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游***钰: ( 2024-12-29 00:37:5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谢***灵: ( 2025-01-11 18:45:3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益***琴: ( 2024-12-26 01:42:39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饶***丽: ( 2025-01-18 22:11:0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