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人种(race)或人种主义(racism),是根据人的可视的差异演绎出来的一套近代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本书以东西方知识的往还为切入口,概观人种概念在18世纪欧洲的建构过程,继而考察人种概念在19—20世纪中国和日本再生产的历史。通过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本书呈现了人种概念所蕴含的不同政治意涵,指出这一西来的概念在中国被解构的契机。
书籍目录:
楔子
章 基准
一、“色”即是空
二、概念即历史
第二章 谱系
一、西方人种学
二、高加索少女
三、蒙古种的隐喻
第三章 东渐
一、钱伯斯《人种志》
二、地理学的叙述
三、格致学的叙述
第四章 差序
一、概念的再差异
二、日本教科书里的人种
三、日本人种改良论
第五章 竞争
一、保种与“通种”
二、中国教科书里的人种
三、“巴克”的想象
四、进步或进化
第六章 “黄恐”
一、一幅寓意画
二、帝国主义的恐慌
三、巴枯宁的异说
四、“黄祸论”之谬
第七章 主义
一、“金色”的亚细亚
二、孙中山的想象
三、李大钊的批判
第八章 汤姆
一、“汤姆叔叔”来华
二、“批茶”与“黑奴”
三、哀汤姆
四、汤姆的觉醒
五、《黑奴恨》前后
结语
后记
作者介绍:
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致力于重审16—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研究方法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近著:《重审近代中国的结社》(商务印书馆,2021)、Revisiting China's Modernity: Ethnicity, Religion, and Nation(New York: Peter Lang, 2020)、《重审中国的“近代”——在思想与社会之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1994年,《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6月号刊载了三篇专题文章,讨论发生在中国河海大学的一起事件。1988年12月24日,一位非洲留学生在被要求按制度登记留宿校外女子名字时与门卫发生争执,殴打并致门卫受伤。此事引起校内学生的不满。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很快将事件化解。《中国季刊》的文章将事件曲解为“种族民族主义”(RacialNationalism)或“民族种族主义”(National Racism)的产物。
本来,和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类似事件一样,这是一起个体的、局部的事件,何以会被外国论者上升到种族的、文化的和历史的高度呢?撇开文章的细节不论,就其主旨看,存在立论的错误。特别是,作者居然将事件放在历史的脉络里定性为“种族民族主义”或“民族种族主义”,如果此说成立,不就是说中国自古就存在种族主义了吗?这可是颠覆学界常识的论调。种族(race)、种族主义(racism)是l8世纪以降形成的近代概念,即使近代的种族话语与古代的华夷话语有可比之处,二者亦非一回事。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既不符合历史又反常识的文章呢?这一方面是论者自身认识的投影,另一方面也和撰写导语的冯客(Frank Dikotter)有关。冯客不仅把事件视为历史连续性的产物,还影响了另外两位作者的写作,两位学者同声感谢冯客给予的启示。冯客不在事件现场,为什么能指引两位研究者的写作呢?答案写在他的《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一书里。打开这本书的扉页,扑面而来的一长段引文反映了冯客审读事件的思维定式:
“从前,地球上没有人类,太白仙君决定创造人类。他先用粘土捏出人形,然后将其放在窑内烧烤。因为烤得时间长,第一个烤焦了,太白仙君就把它扔到了非洲,这就是非洲人的起源。第二次太白仙君很小心,但烤得时间太短,火候不到,太白就将其扔到了欧洲,这就是白人的起源。第三次,太白仙君吸取此前的教训,时间和火...
这则传说采自中国台湾客家,冯客将其作为论述中国人种话语的楔子,乃是明示在西方人种概念传到中国前,中国即存在根深蒂固的种族思想。事实真的如此吗?文中的“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名词是到20世纪才普及的,19世纪流行的名词是“亚细亚”、“阿非利加”和“欧罗巴”等。同样,文中“黑色人”、“白色人”和“黄色人”等“人分三种说”也是到20世纪初才为中国知识界所议论的。更重要的是,在19世纪以降有关黑色人、棕色人、红色人和黄色人的人种差异化的文本中,很难看到白种人“劣等”字样。中国合湾客家的人种话语是何时又如何被制造出来的?1915年,《台湾日日新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人是白种》的短文,从该文对白种人的推崇中可见,中国台湾客家人种话语的源起大概和其后日本的殖民统治有关,很可能是日本帝国主义宣扬“黄种”对“白种”战争的产物。
换一个角度,从方法论上审视冯客的历史认识,至少存在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是本质主义的认识方法,这是一种把过去的事象与现在的事象没有媒介地勾连在一起的思考方法,忽视了事象之间的非匀质化的断裂特质。借用德国学者顾德琳(Gotelind Muller--Saini)批评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的话,冯客没有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种族中心主义”(culturalethnocentrism)与近代的“人种种族中心主义”(racialethnocentrism)作必要的区分。“文化种族中心主义”以“文化”“文明”作标准,所谓“华”与“夷”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置换。古罗马有句谚语:Graecia capta ferum victoremcepit-一被俘获的希腊俘获了野蛮的胜利者,意为被罗马征服的文明的希腊反过来征服了野蛮的罗马。历史地看,罗马在征服希腊后学习希腊文化,希腊文化成为罗马知识人心向往之的所在。这与古代中国相似,“华”与“夷”的对立并非不可逆的。但是,在18世纪以...
在人种学上著述颇丰的康德认为,地理学是“世界知识的入门”。确实,在16一17世纪大航海时代带来的“入门”知识基础上,18世纪欧洲人获取了康德所说的包括人的知识在内的另一部分世界知识,进而建构了一套认知世界的体系:欧洲对非欧洲、自明的自我与非自明的他者。19世纪,裹着“科学”外套的人种知识断断续续地传到欧洲以外的亚洲一中国和日本。
一、钱伯斯《人种志》
欧洲的人种知识是如何传到亚洲的?依据的底本为何?从后文的叙述中可知,译介到中国和日本的人种知识并非直接出自林奈、布封、布鲁门巴哈等人的著述,而几乎均来自欧美的通俗读物一中小学地理教科书、百科知识等。如果比较一下同时代中国和日本对人种知识的接受史的话,除去彼此之间的知识往还外,均受到一个文本的影响,这就是钱伯斯兄弟编辑的《人种志》(Chambers's Information for the People)。
讲到钱伯斯,一般指的是罗伯特·钱伯斯(RobertChambers,1802一1871),生物学家,演化论思想家。罗伯特有个弟弟叫威廉·钱伯斯。兄弟俩生来手脚为六指趾,这使得他们对身体的自然变异非常感兴趣,钱伯斯匿名撰写《自然创世史上的遗迹》(Vestig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Creation),叙述宇宙和生命的演化,书中强调上帝创造的第一因作用,但言及自然规律第二因的决定性影响。此书出版后反响甚大,钱伯斯去世多年后(1884)出版社才遵照其遗嘱用真名予以出版。种划分和其他所有的划分都非常随意,我们很怀疑它们是否应该被接受。”1842年,《人种志》新版刊行,篇幅增大,改变了1835年版非常个性化的叙述,详细介绍了既有的常识化的人种知识。提到人种分类多至马尔特·布戎(Malte-Brun)的十六种,少到五种,甚至还有三种,认为最流行的是布鲁门巴哈的五种说。1842年,恰当鸦片战争结束...
《人种志》对其他四个人种的介绍所用篇幅加起来比高加索人种部分都要少很多。第二个介绍的是蒙古人种,涉及鞑靼人、土耳其人、中国人、印度支那人和北极圈人等,居住地覆盖亚洲大部分、格陵兰岛和欧洲北部一小部分。蒙古人种身体特征差异很大,皮肤通常呈黝黑色或橄榄色,在某些情况下接近黄色;发黑长直;胡须少;瞳孔黑;鼻子宽而短,颧骨宽而突;头骨长方形,两侧肥大,额头低。在智力方面,蒙古人种模仿能力比发明能力突出,因而很容易训练。在文学和艺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道德品质偏低。突厥人和蒙古鞑靼部落曾是伟大的征服者,时常战胜高加索人种,后被击退。蒙古人种屈服于自然法则。
第三种是埃塞俄比亚人种。肤色漆黑,发黑呈羊毛状,眼大突出,鼻子宽平,嘴唇宽厚,头长而窄,额低,颧骨突出,下巴突且小。埃塞俄比亚人种居住在非洲、澳大利亚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屿。
随和、懒散、开朗,彼此之间差异很大。埃塞俄比亚人种没有表现出发明的才能,有些人有不俗的天赋,在政治和战争方面颇有能力,如能得到适当的教导,其智力尚可提高。 第四种是美洲人种。美洲人种最初分布在北纬60°以南几乎整个美洲,由于高加素人种的殖民,居住地缩小了。肤色红棕,黑长发,无须,眼深邃,眉毛后退,颟骨高耸,水线型鼻子,头骨小,头顶高而后部大,嘴唇瘤状,身高适中。美洲人种不是从其他人类家族中偶然分离出来的,是一个本土的原始族群,是被造物主丢弃在黑暗中的神秘存在。美洲人种正趋向于灭绝。
第五种是马来人种。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皮肤,粗黑的头发,嘴大,鼻短而宽,脸肥大,上颚前突,牙齿突出。头骨高,呈方形或圆形,额低而宽。马来人种品德低劣,与黑种人和红种印地安人有很大区别,天性活跃,聪明,喜欢航海,居住在婆罗洲、爪哇、苏门答腊、菲利普群岛、新西兰、马达加斯加以及波利尼西亚群岛。马来人种很可能被一个优良品种所灭绝。
《人种志...
“我是猫,名字嘛…还没有。”这是日本明治大文豪夏目漱石小说《吾辈是猫》开篇头一句话。这只没有名字的雄性猫是英语教师苦沙弥家的,毛色浅灰,带有斑点,性格怪僻,神经衰弱,爱上了邻居双弦古筝师家的白色雌猫。小说里还有一只黑色的大雄猫,缺乏教养,被打折了腿,是人力车夫家的。《吾辈是猫》写于日俄战争(1904一1905)中日本节节胜利之际,其时日本举国为黄种人战胜白种人而狂欢,冷眼相看的夏目漱石通过没有名字的猫的颜色暗示了日本人脑海中的人种 反观整个明治时代的人种论述,伴随进化论的传入,在从意识。
蒙味”转入“文明”的叙事之外,还衍生出“自然淘达”和“人工淘汰”的言说,此即优生学的先声。
1884年,高桥义雄刊行了一本震世骇俗的著作——《日本人种改良论》。高桥认为,日本人在身体上劣于白种人,唯有采取与白人通婚的方式,混血、再混血、再再混
血,如此下去,日本人最终可以变成白种人。如果作者是一般人的话,这本书很可能被视为明治时代各种奇谈怪论之一而被忽略,但高桥是福泽谕吉的学生,而且福泽还给该书作了序,这就使高桥的人种改良论有了另一层意味。有人辩称序文可能并非出自福泽之手,不代表他本人的看法。非也。即使是学生的代笔,也是得到了老师的首肯,何况有证据表明福泽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福泽的序文耐人寻味,他认为《日本人种改良论》推崇体育,呼吁日本人改掉不良的衣食住习惯,凸显“选择血统遗传之美的重要性”,因而堪称针对“时弊”而发的新的国民“养生论”。①182年3月,在庆应义塾的两次演讲中,福泽反复申言教育虽然重要,但与教育相较,人的“遗传能力”更为重要。同年稍早,在讨论江户三百年《妾的功能》一文里,福泽在两处提到达尔文。而在《日本妇人论》(1386年)一文里,福泽更是直接论及“人种改良”,赞成以“内外杂婚”的方式改良人种,认为这是关乎一国命运的“百年之计”。
1893年,井上毅(1844一1895)出任文部大臣。早年留学法国的井上曾参与起草明治宪法、军人敕谕和教育敕语等,堪称日本天皇制国家的缔造者之一。井上重视教育在实现明治宪法体制中的作用,认为“国体”教育是统一国民思想的手段,能“养成国民之特性”,“知为人之大道,辨国民之本分”。上任伊始,井上即撤销文部省下辖的修史局,表面的理由是用汉文编纂国史,“不适于今日之实用”。而真实原因是,他厌恶宣传文明开化的教科书,认为日本史教科书以“帝室之先祖为印度人,或与朝鲜人同种,荒唐至极。…此乃关乎国体之大事,这类教科书我准备将其一扫而光”。与此相呼应,很多学者转而以日本民族主义重述历史。在人种书写方面,以撰写第一部日本文明史《日本开化小史》而闻名的田口卯吉告别文明史,倾力撰写天皇和贵族人物传。1904年,田口称从语言上看日本人并非黄种,是属于印度-雅利安语系的白种人。明治末年,类似的言论甚多,柏拉图全集译者木村鹰太郎独创“新史学”,公言日本神话和希腊神话相似,希腊人和日本人同源。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学衡尔雅文库”丛书既呈现出统一而宏阔的理论关怀,也尊重术业专精、不设定法,通过作者个性化地对每一个关键概念进行深度的知识考古,交织成对东亚现代性的总体生成过程与内在张力的有机理解。
本文库名为“学衡尔雅文库”。“学衡”二字,借自1922年所创《学衡》杂志英译名“Critical Review”(批评性评论);“尔雅”二字,取其近乎雅言之意。
本文库旨在梳理影响现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词语和概念,呈现由词语和概念所构建的现代,探究过往,前瞻未来,为深化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块基石。
前言
1994年,《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6月号刊载了三篇专题文章,讨论发生在中国河海大学的一起事件。1988年12月24日,一位非洲留学生在被要求按制度登记留宿校外女子名字时与门卫发生争执,殴打并致门卫受伤。此事引起校内学生的不满。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很快将事件化解。《中国季刊》的文章将事件曲解为“种族民族主义”(RacialNationalism)或“民族种族主义”(NationalRacism)的产物。
本来,和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类似事件一样,这是一起个体的、局部的事件,何以会被外国论者上升到种族的、文化的和历史的高度呢?撇开文章的细节不论,就其主旨看,存在立论的错误。特别是,作者居然将事件放在历史的脉络里定性为“种族民族主义”或“民族种族主义”,如果此说成立,不就是说中国自古就存在种族主义了吗?这可是颠覆学界常识的论调。种族(race)、种族主义(racism)是18世纪以降形成的近代概念,即使近代的种族话语与古代的华夷话语有可比之处,二者亦非一回事。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既不符合历史又反常识的文章呢?这一方面是论者自身认识的投影,另一方面也和撰写导语的冯客(Frank Dikötter)有关。冯客不仅把事件视为历史连续性的产物,还影响了另外两位作者的写作,两位学者同声感谢冯客给予的启示。冯客不在事件现场,为什么能指引两位研究者的写作呢?答案写在他的《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一书里。打开这本书的扉页,扑面而来的一长段引文反映了冯客审读事件的思维定式:
从前,地球上没有人类,太白仙君决定创造人类。他先用粘土捏出人形,然后将其放在窑内烧烤。因为烤得时间长,个烤焦了,太白仙君就把它扔到了非洲,这就是非洲人的起源。第二次太白仙君很小心,但烤得时间太短,火候不到,太白就将其扔到了欧洲,这就是白人的起源。第三次,太白仙君吸取此前的教训,时间和火候都掌握得很好,烤出来的人既不黑,也不白,太白仙君很满意,就将其放在地上,这是亚洲黄种人的起源。
这则传说采自中国台湾客家,冯客将其作为论述中国人种话语的楔子,乃是明示在西方人种概念传到中国前,中国即存在根深蒂固的种族思想。事实真的如此吗?文中的“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名词是到20世纪才普及的,19世纪流行的名词是“亚细亚”、“阿非利加”和“欧罗巴”等。同样,文中“黑色人”、“白色人”和“黄色人”等“人分三种说”也是到20世纪初才为中国知识界所议论的。更重要的是,在19世纪以降有关黑色人、棕色人、红色人和黄色人的人种差异化的文本中,很难看到白种人“劣等”字样。中国台湾客家的人种话语是何时又如何被制造出来的?1915年,《台湾日日新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人是白种》的短文,从该文对白种人的推崇中可见,中国台湾客家人种话语的源起大概和其后日本的殖民统治有关,很可能是日本帝国主义宣扬“黄种”对“白种”战争的产物。
换一个角度,从方法论上审视冯客的历史认识,至少存在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是本质主义的认识方法,这是一种把过去的事象与现在的事象没有媒介地勾连在一起的思考方法,忽视了事象之间的非匀质化的断裂特质。借用德国学者顾德琳(Gotelind Müller-Saini)批评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的话,冯客没有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种族中心主义”(cultural ethnocentrism)与近代的“人种种族中心主义”(racial ethnocentrism)作必要的区分。“文化种族中心主义”以“文化”“文明”作标准,所谓“华”与“夷”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置换。古罗马有句谚语:Graecia capta ferum victorem cepit——被俘获的希腊俘获了野蛮的胜利者,意为被罗马征服的文明的希腊反过来征服了野蛮的罗马。历史地看,罗马在征服希腊后学习希腊文化,希腊文化成为罗马知识人心向往之的所在。这与古代中国相似,“华”与“夷”的对立并非不可逆的。但是,在18世纪以后制造的种族主义话语里,人的可视性差异被“科学”化后,这种关系成为不可逆的关系。
另一个问题可称为目的论的研究方法,这是基于当下需求发现“历史”的方法。在这一方法论的驱使下,冯客搜集了大量符合其主张的资料,由于偏于一端,致使误读文本。比如,他引用徐继畬(1795—1873)《瀛寰志略》(1844)中的一段话:“居中土久,则须发与睛渐变黑。其男女面貌,亦有半似中土者。”接着评论道:“这再一次促使人知道在天朝居住会使外国人半人性化。”实际上,徐继畬这段话前有“或云”二字,表明徐继畬对人的肤色、头发和眼睛色彩随环境而变之说未必尽信。况且徐继畬称欧洲人“性情缜密,善于运思,长于制器、金木之工,精巧不可思议,运用水火尤为奇妙”。《瀛寰志略》是根据美国传教士提供的地理学资料编撰而成的,除去以阴阳五行解释自然和人文现象外,介绍的是标准的人种学知识,甚至还间接地触及“人分四种说”。
上述问题说明,在围绕中国近代人种话语的研究中,存在将先入之见强加给“历史”的现象。人种概念涉及中国人如何接受西学的问题,要厘清该概念在中国的再生产,有必要进行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书籍介绍
人种(race)或人种主义(racism),是根据人的可视的差异演绎出来的一套近代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本书以东西方知识的往还为切入口,概观人种概念在18世纪欧洲的建构过程,继而考察人种概念在19—20世纪中国和日本再生产的历史。通过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本书呈现了人种概念所蕴含的不同政治意涵,指出这一西来的概念在中国被解构的契机。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四星好评(332+)
- 书籍多(151+)
- 二星好评(542+)
- 品质不错(232+)
- 体验差(528+)
- 赞(550+)
- 还行吧(173+)
- 无多页(348+)
- 好评(277+)
- 傻瓜式服务(80+)
- 无颠倒(103+)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芳: ( 2024-12-22 01:32:53 )
五星好评
- 网友 濮***彤: ( 2024-12-24 02:52:42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訾***晴: ( 2024-12-30 13:08:12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敖***菡: ( 2025-01-14 10:11:04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晏***媛: ( 2024-12-24 05:11:33 )
够人性化!
- 网友 步***青: ( 2024-12-26 23:52:36 )
。。。。。好
- 网友 蓬***之: ( 2024-12-27 11:21:29 )
好棒good
- 网友 游***钰: ( 2025-01-14 18:33:18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沈***松: ( 2025-01-11 22:42:11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丁***菱: ( 2024-12-27 16:52:58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芮***枫: ( 2024-12-21 08:42:4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养***秋: ( 2024-12-28 09:32:5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权***波: ( 2024-12-25 17:57:36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潘***丽: ( 2025-01-13 00:31:1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利***巧: ( 2024-12-20 05:40:58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喜欢"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学衡尔雅文库)——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的人也看了
- 分子生物学(原书第五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牛津英语话中国——新时代英语教程(听说篇)Level 3 A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二年级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电子装备灰色试验理论及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32cm中英文地形/政区地球仪(灯光型木座合金架)-113201-学生专用( 货号:75030412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一级建造师2019教材辅导冲刺试卷 2019版一级建造师考试用书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试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雷锋的故事:学生注音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上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母乳喂养超轻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希利尔讲艺术史(全彩图高清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