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悦天下 -《大观红楼4:欧丽娟讲红楼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23:19:27

《大观红楼4:欧丽娟讲红楼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大观红楼4:欧丽娟讲红楼梦》精美图片
》《大观红楼4:欧丽娟讲红楼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大观红楼4:欧丽娟讲红楼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129624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7
  • 页数:576
  • 价格:51.08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3:19:27

内容简介: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部《红楼梦》,如何真正进入曹雪芹的红楼梦世界?台大中文系欧丽娟教授穷十年之功,潜心研究,读出那些隐藏在《红楼梦》文字之间与文字之外的声音,得出了自己 真切的感悟。

《大观红楼4》特别针对“情痴情种”贾宝玉、红颜薄命的香菱、心高气傲的晴雯、温柔婉约的袭人、宛若天仙的薛宝琴,给予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完整而全面地探讨贾宝玉与次金钗的精神与灵魂,那是独特而丰富的小宇宙。


书籍目录:

第二章前言:画鬼容易画人难

贾宝玉论001

017

一、玉石的故事017

二、神话:贵族血统与奇异出生028

三、无材补天:“正邪两赋”与“情痴情种”047

四、君父至上的伦理原则091

五、儿童式的“自我中心”122

六、启蒙与悟道:迷宫与镜子154

七、人子的告别163

第三章香菱论171

一、引言171

二、“天赋与环境”的贵贱综合版本173

三、命运的转折点:从甄英莲到无名氏183

四、人生主场的曲折:从香菱到秋菱192

24

五、独特的爱情类型

205

六、受苦的意义218

第四章晴雯论221

一、主流意见的形成与原因221

二、身世与性格特征226

三、“折扇”:宝玉的激怒243

四、坠儿偷金:“义”还是“愤”249

五、心比天高:特权意识259

六、“撕扇”:褒姒的叠影283

七、王夫人的底线289

八、被撵逐的原因302

九、晴雯之死:悲怆之外326

十、结语343

第五章袭人论347

一、序言347

二、出身与性格350

三、又副册之冠375

四、桃花:“改嫁”问题403

五、“灯”的告白:“告密说”平议422

六、抄检大观园的信息提供者452

七、结语477

目 录3

第六章薛宝琴论 481

一、缥缈空灵的姑射仙子 482

二、出场方式与主要特点 486

三、教养完备:独特的家世背景 510

四、“女子壮游”:诗词的创作专利 526

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535

第七章红楼情榜 543

一、“情榜”的规划与人选 544

二、“以情为榜”的意义 554


作者介绍:

欧丽娟,台wan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唐诗、《红楼梦》、中国文学史。除了“大观红楼”系列之外,代表作还包括《杜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唐代诗歌与性别研究——以杜甫为中心》《唐诗的多维视野》《唐诗新思路》等,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 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二章贾宝玉论一、玉石的故事贾宝玉是整部石头故事的主轴,从前生到今世,一共在红尘中 度过十九年的人生。

    为了塑造此一独特的人物,显发这类人等的复杂性,小说家动 用了“女娲补天”“神瑛侍者”“正邪两赋”“情痴情种”“tong灵宝玉”“衔 玉而生”诸般超现实的素材与观念,演绎一场“那红尘中有却有些 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 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 归空”( 回)的悲欢剧目。从石头下凡、游历人间仙境到悟道 出家, 终形成“神界─俗界─神界”的三阶段模式,对于其人其 事以及其所牵涉的人性事理的察识辨知,每一阶段都不可或缺。

    一般而言,“神界─俗界─神界”的三阶段模式往往被视为 “石─玉─石”的石头循环三部曲,其间的等同关系与价值定位 如下: 018 4石─玉─石神界─ 俗界 ─ 神界 神界:石=自然、真我、精神、超俗 俗界:玉=文明、假我、物质、世俗并 且,因王国维引述德国哲学家叔本 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论点,主张:“生 活之本质为何?欲而已矣。”又引“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和“人 不婚宦,情欲失半”之古语,标明此“生活之欲”的具体内容乃是“饮 食(即宦)”与“男女(即婚)”,因之认为《红楼梦》一书中“所 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a。作为红学 的里程碑, 此说 坐实了“玉=欲=俗界表现(俗性)”的概念等同,影响深 远,“石”与“玉”的对立随后便确立下来。

    姑且不论生活的本质是否真的仅是欲望,即使在“食、色,性 也”(《孟子·告子》)的层次上,这些本能是否每一个人都 一 样,也都是一大问题,否则又何来君子与小人、贵族世家与暴发户 之别?单单以“玉=欲”而与“石”产生对立的情况而言,固然人类追求知识、建构认知的心智活动往往是采取二元思维方式,但若要 深入地把握人性事理的复杂,尤其是某一种崇高的智慧,就必须 二元思维的限制,因此,佛家的论述方法常见“不……不……”a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等 著:《红楼梦艺术论》(台北:里仁书局, 1994),分见页 2、9。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19的修辞语法,例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等等。何况,二元思维方式往往稍一不慎即变成简单化 的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于是道家也同样采取打破程式的 表达,而有“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天下莫大于秋 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a 的颠倒之论, 为的都是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惯性思考,以探取非这类思维方式所 能体认的智慧。《红楼梦》虽非这一类的哲学论证,但其所触及的世 界复杂度却不遑多让,洞视到“真理的相反仍然还是真理”的吊诡。

    因此, 回、第五回一再出现“太虚幻境”两边的一副对联, 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既可以意谓“真与假是人生经验中互相补充、并非辩证对抗的两 个方面”,彼此是二元补衬(complementary bipolarity)而非二元对 立 b,也可以意指“真与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状态或一体两面”,有 如阴阳之理乃是“‘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个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 来”(第三十一回),同样的,“‘真’‘假’两个字还只是一个字,a (战国)庄子著,(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 册(北京: 中华书局,1961),卷一下《齐物论》,页 96、79。

    b [ 美 ] 浦安 迪(Andrew H. Plaks):《中国叙事学》(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6),第五章,页 160。

     020 4真尽了就成假,假尽了就成真,不是真尽了又有个假生出来,假尽 了又有个真生出来”。清代评点家王希廉便指出:《红楼梦》一书,全部 要关键是“真假”二字。读者须知, 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 是假。明此数意,则甄宝玉、贾宝玉是一是二,便心目了然, 不为作者冷齿,亦知作者匠心。a就书中人物的安排而言,甄、贾两位宝玉的安排正出于此理。关键 在于,一旦 二元对立框架的局限,就可以清楚发现,贾宝玉的 前身并非自然而然的“顽石”,即第二十五回所谓“天不拘兮地不 羁,心头无喜亦无悲”,而是经过精心炼造、人文化成的通*玉石。 虽然小说中再三以“顽石”称之,见诸 回“女娲氏炼石 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第八回“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与“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并且该石又往 往被叫做“蠢物”,见 回、第三回、第十八回、第二十八回, 其中,单单 回就出现了六次,但实际上其顽、其蠢都不是对其 形质的客观描述,而是就其“无材补天”的失败所给予的评价,对 应的是“玉有病”“玉原非大观”的缺陷,详见下文。其他补天的 三万六千五百块玉石也被称为顽石,只是一种连带涵括的陪衬之a (清)王希廉:《红楼梦总评》,一粟编:《红楼梦卷》,卷三,页 147。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21笔。至于玉石幻形入世后也不是单以欲望为生活本质,自有无限的 奥义存焉。

    必须说,从神界到俗界,贾宝玉始终都是玉石一体,只是在 俗界中特别突显玉的双重性,毕竟玉石因珍美获得了人们的注目追 捧乃至争夺占有,于是逐渐受到蒙蔽,第二十五回那僧便说入世已 十三年的通*玉“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不灵验了”,并长叹一 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 尘缘满日,若似弹指!可羡你当时的那段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 这番经历: 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换言之,玉石已经打动凡心,才会切慕红尘之繁华富贵而渴望入 世,但这是“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回)的附带结果,与“独 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的心性反应同出 一源,故那僧才会说“却因锻炼通*后,便向人间觅是非”,属于 玉石的文明表现,请见下一节。

    而尘世的珠光宝气、粉渍脂痕逐渐附加在玉石上,减损了玉 石的灵明清澈,也遮掩了玉石的本质,以至于玉石的力量弱化到不 022 4足以消解魔障灾厄。这就清楚证明了玉石的世俗价值是外加的,是 已通的灵性走向歧途或受到混淆干扰的后果,由此才造成玉石的双 重性。

    玉石的这一双重性于“宝玉”的二字命名上尤其暗透出来。表 面上,“宝玉”仅是小名,如第三回林黛玉说“小名就唤宝玉”,第 十六回秦钟谓“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第三十一回贾母也对史 湘云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小 字,是襁褓中由父母命定的爱称与亲称,这是人生历程中 次接受 的名字,并不是正名、学名、谱名之类正式的名字 a,且“宝玉”的 得名来自于粉妆玉琢的白皙外貌,第五十六回写甄府的四个管家娘 子来到贾府请安,提及自家少爷甄宝玉的种种顽皮淘气,贾母听了 笑道:“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你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道: “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甄宝玉如此,以重叠复制(doubling of multiplication)手法透过“模 样是一样”建立重像关系的贾宝玉也应该如此。但在全部的小说叙 事中,两人始终都没有再出现学名、谱名之类正式的名字,要透过 命名以掌握人物塑造的深意,舍此无他,再加上双方以谐音双关 “真、假”的“甄、贾”为姓氏,又共享“宝玉”的二字复名,与真、a 王泉根:《华夏取名艺术》(台北:知书房出版社,1992),页 149、151。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23假交错辩证,都显示其中必有寓意。 尤其再参照第十三回秦可卿丧礼上阖族全员出席的名单,以及其他各处零星所记载,可知与宝玉同属“玉”字辈的贾家子孙,包 括贾珍、贾琏、贾珠、贾瑞、贾环、贾璜、贾琮、贾?、贾琼、贾 琛、贾珩、贾璎、贾璘、贾珖等,总共至少十五位,但除宝玉外, 所有玉字辈成员的命名存在着以下的特点:1. 这些名字皆是一字单名,而与宝玉的二字复名形成鲜明 的对比。

    2. 此种以单名为主的情况,恰恰违背了明清时期复名多 过于单名的历史现象,相对地,宝玉的名字反倒符合了社会 主流。

    命名是一种社会动员,名字隐含了文化讯息与社会观念,因此 反映了历史的变化。早在先秦时期,基于命名形式上“二名,非礼 也”a 的特殊价值观,因此以单名为主;后来王莽 有“二名之禁”, 单名便于汉晋间流行,此时为了便于避讳的缘故,帝王的取名限于 单名,甚至还要刻意用偏僻字,以减少文书写作的困扰,此一情况 于五胡乱华以后就比较松弛。b 到了唐、宋、明、清间,取名方式a 《春秋公羊传·定公六年》载:“深奥妙的杰作;而且还必须碰巧得之,偶然乍现 却无法累积精进,只能是随机触发的性灵小品。明代王鏊曾指出:世谓诗有别才,是固然矣。然亦须博学,亦须精思。唐人 用一生心于五字,故能巧夺天工。今人学力未至,举笔便欲题 诗,如何得到古人佳处? a此说诚为金玉良言,盖千锤百炼之精、参天入云之高、曲折回转之 深、波澜奔腾之壮、含英咀华之美,又岂是几片绿意、数点嫣红所 能企及?何况,即使是属于杂学的诗画方面,宝玉也再三被批评为 “不中用”,诸如:? 宝钗对宝玉冷笑道:“我说你不中用!”(第四十二回,关于 画纸的运用)? 湘云对宝玉笑道:“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第 五十回,芦雪庵联句活动)? 凤姐儿对平儿笑道:“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a (明)王鏊:《震泽长语》,《丛书集成简编》第八十五册(台北:台wan商务印书馆, 1965),卷下“文章”,页 30。

     062 4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第五十五回,有关治家理事之务)既然宝玉连画纸的特点都失准不清,对于惜春所为难的大观园图也 就毫无帮助,从旁插手反而是帮倒忙,因此宝钗衡情酌理,为惜春 的告假提出了平准的办法:如今一年的假也太多,一月的假也太少,竟给他半年的 假,再派了宝兄弟帮着他。并不是为宝兄弟知道教着他画,那 就 误了事;为的是有不知道的,或难安插的,宝兄弟好拿出 去问问那会画的相公,就容易了。(第四十二回)换句话说,宝玉只是占了性别的优势,可以在闺阁少女与外界专家 之间担任沟通的角色,一旦要他亲自教导惜春作画,“那就 误了 事”,其无能可知;就其毫无兴趣,甚至嗤之以鼻的治家理事,当 然也只落得“不中用”的评价。如此一来, 清楚显示了单靠与生 俱来的才情、随心所欲的灵感,是不能有所大成的,或许能增添生 活雅趣,却无益于真正的学问知识,从侧面展现出宝玉“于国于家 无望”的另一原因。

    既然宝玉是前身“玉有病”、此世“原非大观”的畸零人格, 便与女娲补天的大观事业无所关联,以致“于国于家无望”,只流 于一种“逸气无所附丽”的名士人格。牟宗三阐释道:此种“惟显逸气而无所成”之名士人格,言之极难,而令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63人感慨万端。此是天地之逸气,亦是天地之弃才。(溢出而无所 附丽,谓之逸气,即逸出之气。无所成而无用,谓之弃才。即 遗弃之才。)曹雪芹著红楼梦,着意要铸造此种人格型态。其 赞贾宝玉曰:“迂拙不通庶务,冥顽怕读文章,富贵不知乐业, 贫贱难耐凄凉。”此种四不着边,任何处挂搭不上之生命即为 典型之名士人格。曹雪芹可谓能通生命情性之玄微矣。……此境界是逸气与弃才之境界,故令人有无可奈何之感慨, 有无限之凄凉。所谓感慨万端者是也。总之,它有极可欣赏 处,亦有极可诅咒处。何以故?因为此种境界是艺术的境界, 亦是虚无的境界。名士人格是艺术性的,亦是虚无主义的。此 是其基本情调。……他有此清新之气,亦有此聪明之智,此是 假不来的。从其无所成,而败坏风俗方面说,则又极可诅咒。 因为他本是逸气弃才,而无挂搭处,即有之,他亦不能接受 之。此其所以为可悲。他不能己立而立人,安己以安人,因为 只是逸气之一点声光之寡头挥洒,四无挂搭,本是不能安住任 何事的。此其所以为虚无主义。由此观之, 是消极的、病 态的。a消极的、病态的逸气,飘荡于无所定止的散漫虚空之间,与人群社 会、世界寰宇无所衔接,正是宝玉之所以为畸零者的 说明。

    a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北:学生书局,1974),第三章“魏晋名士及其玄学 名理”,页 70 ─ 71。

     064 4(三)“正邪两赋”的特殊禀气牟宗三所说“惟显逸气而无所成”的“逸气弃才”,以曹雪芹 的术语而言,便是“正邪两赋”;也如同曹雪芹认为这类人物是天 生的正邪两赋一般,牟宗三对“逸气弃才”的名士人格还指出:此种人格是生命上之天定的。普通论魏晋人物,多注意其 外缘,认为时代政治环境使之不得不然。好像假定外缘环境不 如此,他们亦可以不如此。此似可说,而亦不可说。外缘对于 此种生命并无决定的作用,而只有引发的作用。……魏晋名士 人格,外在地说,当然是由时代而逼出,内在地说,亦是生命 之独特。a使得名士人格无所挂搭、无所成就的“惟显逸气而无所成”,其天 定的“逸气”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气本思想,也就是 以“气”作为各种存在物的原质,并用以说明其存在特性的天赋因 素,这也诚然是曹雪芹为宝玉之性格所采取的解释。第二回冷子兴 提到宝玉的诸多怪癖,除抓周时只取脂粉钗环之外,还说道:“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 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 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a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第三章“魏晋名士及其玄学名理”,页 70。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65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 无疑了!”雨村罕然厉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 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 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原来宝玉这类特异人物与淫魔色鬼之间的区别,是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一般人很容易单从雷同的表象混同为一,“若非多读书识事, 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便不能知“这人来历”,容易 误会为淫魔色鬼。

    然而,贾雨村是否属于“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 道参玄之力”者流,足以指认这类特异人物的禀赋来历?对这个问 题,一般读者很容易因为贾雨村的种种劣迹而加以否定,但这其实 又是直觉性的囫囵反应。除了“不以人废言”的基本道理之外,毋 宁说,小说家将这段如此重要的理论阐述交给贾雨村来发挥,便意 味着贾雨村的人格内涵就包括这个层次,由此也呈现出立体化的复 杂性,如此才得以与甄士隐一起构成全书 组的真假对照,承担 真假辩证的深奥之理;何况,文本中确实也出现了贾雨村的“悟道 参玄之力”,第二回描写他在遇到冷子兴的前一刻,便发生一段奇 特的偶遇: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 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 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 066

4 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 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 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 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 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

    由此清楚显示贾雨村确实是具有“悟道参玄之力”,才能见人所未 见,察识到破旧对联的浅近文字中蕴藏了深意,并敏锐地推论庙中 自有 之得道者;只因当下仍泥足深陷、红尘遮蔽,其心智灵 明未尽彰显,因此对眼前老僧所化身的浑沌道体视而不见,失之交 臂,要等到 多的起伏沧桑之后才能豁然解悟,但其心性中的“悟 道参玄之力”明白具足,已毋庸置疑。

    是故高鹗续书即在 百二十回收结全书时,给予一个巧妙的 回应:这一日空空道人又从青埂峰前经过,见那补天未用之石 仍在那里,上面字迹依然如旧,又从头的细细看了一遍,见后 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便又抄了,仍袖至 那繁华昌盛的地方,遍寻了一番,不是建功立业之人,即系饶 口谋衣之辈,那有闲情 去和石头饶舌。直寻到急流津觉迷渡 口,草庵中睡着一个人,因想他必是闲人,便要将这抄录的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67《石头记》给他看看。那知那人再叫不醒。空空道人复又使劲 拉他,才慢慢的开眼坐起,便接来草草一看,仍旧掷下道:“这 事我已亲见尽知。你这抄录的尚无舛错,我只指与你一个人, 托他传去,便可归结这一新鲜公案了。”空空道人忙问何人, 那人道:“你须待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到一个悼红轩中,有个曹 雪芹先生,只说贾雨村言托他如此如此。”说毕,仍旧睡下了。

    从中可见,此时的贾雨村与先前之钻营权诈、热中名位迥然不同, 已经并非“建功立业之人”“饶口谋衣之辈”,而是“有闲情 去和 石头饶舌”的观照者,梦中醒觉、指点迷途,“急流津觉迷渡口” 正意味着此时的贾雨村淡然旁观,以局外人的超然,一任眼前之世 俗急流汹汹而去,而自在于渡口安然沉睡,成为玉石故事的 一 位觉迷者。虽无出家之举,却有悟道之心,恰恰与 回就出家的 甄士隐前后呼应、首尾衔接,形成完整的循环模式。

    如此之人,这时虽尚未进入觉迷之境,却也具备了悟道的潜 质,故于曹雪芹需要阐述贾宝玉这类特异人格的来历时,便担当了 解说的任务。冷子兴见他罕然厉色,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 贾雨村便详细阐述其理,说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 则应运而人情说”,《鲁迅全集》第九卷,页 237。

     076

4知礼的也太不知礼”的下人媳妇们,宝玉则对麝月等 大丫鬟笑 劝道:你们是明白人,耽待他们是粗笨可怜的人就完了。(第 五十四回)其中没有抱怨, 不曾讽骂,反倒充满一种怜悯,岂非又是宽厚心 胸的体现?这固然展现出贾府“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第三十三回)的优良门风,也足以显示宝玉确实“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是博施济众的仁人君子。如此种种,即是宝玉 天分中的正气所在。

    再从正邪两赋的先天性格进一步言之,沉湎酣醉于温柔乡中的 富贵子弟,其“正邪两赋”中的邪气虽使之无能步入世道正轨,但 其正气却也使之不会落入纨绔之流的淫魔色鬼,所谓“尘世中多少 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 子悉皆玷辱”(第五回),而能充分领略甚至阐扬女性的灵秀之美, 成了为闺阁增光的知己良友。故脂砚斋在“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 此儿形状”旁批道:末二语 要紧。只是纨裤(袴)与膏梁,亦未必不见笑我 玉卿。可知能效一二者,亦必不是蠢然纨裤矣。(第三回眉批)意即在堕落淫滥、由邪气主宰的纨绔子弟眼中,宝玉的“聪俊灵秀”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77与“作养脂粉”自属非我族类的怪诞可笑;但若该辈能向宝玉学习 一二分而得其若干“正气”,便必然不会流于弄性使气的“蠢然纨绔”了。

    可见正邪两赋的重点,其实是在于:正气虽然没有使他们在富 贵中堕落成淫污纨绔,但“邪气”仍使得与生俱来的正气受到牵制 而驳杂不纯,以致有所偏斜失衡,耽溺于温柔乡中,偏离了大仁者 的正轨,这才是“邪气”的意义所在。因此脂砚斋说道:宝玉品高性雅,其终日花围翠绕,用力维持其间, 之 至,而能使旁人不觉,彼人不压。贾蓉不分长幼微贱,纵意驰 骋于中,恶习可恨。二人之形景天渊而终归于邪,其滥一也, 所谓五十步之间耳。(第六十三回 回末总评)幸而在宝玉的例子上,五十步与百步之间便是淫滥与意淫的本质性 差别,关键便在于正气确保了品德的大方向,使得其邪气不会流于 邪滥、淫邪,宝玉被称为“意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小说中第五回《红楼梦曲·引子》开篇就作了清楚的区分,说 道:“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对此一判别,评点 家张新之给予正确的解释:曰“谁为情种”,曰“都只为风月情浓”,见“情种”所以 难得者,正为“风月情浓”者在在皆是耳。可见“情种”是一 事,“风月情浓”又是一事。则真正“情种”当求之性命之体、 圣贤之用。设若不作此解,则“谁为”一起、“都只为”一承, 078

4岂不是大不通的语句? a印证于 回那僧道:“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 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 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可见张新之的这个区分 是正确的,并且这个区分至关紧要,才不会造成混淆。因此,《红 楼梦》的创作宗旨正如评点家小和山樵所言:此书仿《聊斋》之意,为花木作小传,非若小说家一味佳 人才子,恶态可丑。……此书无公子偷情,小姐私订,及传书 寄柬、恶俗不堪之事。b此外,被津津乐道的“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这一段脂批, 从这句话的针对性与全段脉络,可知其实并不是对情的正面的歌颂 与哀挽,而是适得其反。第八回中,脂砚斋针对“只剩女儿,小名 唤可儿”所作的完整批语是:出名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谓寓褒贬别善恶是也。 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难矣。如此写出,可见来历亦 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

    a (清)张新之:《妙复轩评〈石头记〉》,第五回评,冯其庸纂校订定,陈其欣助纂:《八家评批红楼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页 125。

    b (清)小和山樵:《红楼复梦·凡例》,一粟编:《红楼梦卷》,卷二,页 48。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79秦可卿的姓氏 是为了谐音“情”字而设,但秦可卿是一位性格 复杂的争议性人物,作者虽以菩萨之心使得她的死变得暧昧不明, 并借由临终托梦而焕发出庄严的光辉,以模糊、稀释“滥情而淫” 的致命污点,但其刀斧之笔却也毫不含混地给予应有的惩罚,因此 非死不可,详见《大观红楼 3》之“秦可卿论”。如此一来,下文所接续的“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实为悲叹于情被滥用、被误导、被用来掩护种种悖德行径,以致成为淫欲的掩护,流于第 一回所批判的“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 尧、 舜、 禹、 汤、 文、 武、 周、 召、 孔、 孟、 董、 韩、 周、 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 068

4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 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 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 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 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 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 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摧, 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 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 雷电,地中既 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 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 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 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 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 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 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这段话是理解宝玉乃至其他特异人物的关键,所以不惮其详地引述 如上。若简要地说,此段文字意指由“气”这种质料所形成的人类, 可以分为三种纯粹的类型:1. 纯正气所形塑的大仁者: 尧、舜、禹、汤、文、武、周、 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

    2. 纯邪气所造就的大恶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69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

    3. 正、邪两气所共构的特异者:这又可以分为三类,且各有对 应人物,见下文。

    至于为数亿万的一般大众都只是面目模糊、平庸无奇的泛泛之 辈,并不包括在内。掇要列为表格如下,可以 清楚地掌握正邪两 赋的意涵:大仁───清明灵秀的正气───应运而生───治世、盛世↓ 情痴情种(公侯富贵之家) 逸士高人(诗书清贫之族) 奇优名倡(薄祚寒门)↑ 大恶───残忍乖僻的邪气───应劫而生───乱世、末世如果不抱持现代人的成见的话,就可以清楚看到小说家对于人性价 值所设的判准,仍然是以儒家思想为依归,视道德文化上“修治天 下”的“大仁”为 、 完善的境界,既包括尧、舜、禹、汤、 文、武、周、孔等一般 熟知的圣人,还有周敦颐、程颢、程颐、 张载、朱熹等宋代 的理学家,属于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的重要 里程碑,他们都是“正气”“清明灵秀之气”的体现者。连带地, 受其感召的草木也都因此特具灵性,而永恒不朽,第七十七回宝玉 便说道: 070 4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 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 磨之物。

    则禀赋大仁正气的历史人物行列,除原有的孔子等人外,还应该再 加上诸葛亮、岳飞,同理以推之,写出《正气歌》的文天祥也似乎 不远矣。

    由此可知,《红楼梦》对人格的价值框架, 不可能是反儒 家、反封建传统的,恰恰相反,儒家的人性价值观才是整部小说的 根基。这一点也有学者注意到,指出:一、作者将理学家周、程、 朱、张归入“大仁”之列,可见他并不像俗常所认为的那样反理学; 相反,他 接受理学家的人性论,以先天所秉之气来解释复杂的 人性;二、作者立意甚高,塑造贾宝玉这一形象是为了探讨他所代 表的“一类人”的生命状态,而不是为了反应某时某地某朝某代的 积极或消极的思想意识,“无朝代年纪可考”,“易地则同”,都是为 了强调这一点;三、鉴于前两点,我们强调:《红楼梦》审视的是 具有特殊性格的人在某种特殊环境之下的生命状态,其价值和意义 在于对人性人情的探索,而不是简单地反科举反封建婚姻制度反封 建文化体系。a固然这段话中必须纠正的是,小说家以先天所秉之气来解释a 段江丽:《礼法与人情:明清家庭小说的家庭主题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06),第四章“《红楼梦》:封建大家庭的没落”,页 117。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71复杂的人性,其实并不限于理学家的人性论,而是有着 深远的源 头、 广博的文化内涵 a,但所谓“《红楼梦》审视的是具有特殊 性格的人在某种特殊环境之下的生命状态,其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人 性人情的探索”,这个认识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并且,除了不应该将“人格特质”混淆为“人性价值”,错把 “特殊的性格特质”当做“崇高的人格价值”,误以为曹雪芹所描绘 的“夹缝中的特异人物”是所谓“超时代的新人”; 应该注意的是, 在贾雨村的这一大段解说中,清楚显示了“正邪两赋”作为个体发 生的始源,仅只是“情痴情种”的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s or essential conditions)而非充分条件(suf?cient condition),单单正 邪两赋的天性并不足以塑造出“情痴情种”,也不足以 涵括“情 痴情种”这类人物的人格表现形态。换句话说,这些特异分子的先 天禀赋虽然都是源于正邪二气,而形成一种非正非邪、亦正亦邪, 无法在一般才性类型范畴中归类;但在进入现世社会后,仍必须依 照“公侯富贵之家”“诗书清贫之族”“薄祚寒门”等不同的后天环境, 而落实分殊为“情痴情种”“逸士高人”“奇优名倡”这三种表现型, 各自具备不同的阶层性(hierarchies),所谓的“情痴情种”还端赖 后天的“公侯富贵之家”始能养成。

    由此可见“,情痴情种”虽然不是《红楼梦》的独创用语,如“情痴” 一词已经见于《世说新语》,“情种”一词则是晚明孟称舜等人所著a 欧丽娟:《〈红楼梦〉“正邪两赋”说的历史渊源与思想内涵:以气论为中心的先 天禀赋观》,《新亚学报》第三十四卷(2017 年 8 月),页 1 ─ 56。

     072 4曲论、曲文中的关键词,但在《红楼梦》中被合并为一个专有名词 后,却有了其自己的独特定义, 不等于一般意义的“痴情”。 一般常见将崔莺莺、杜丽娘、杜十娘之类爱情剧目中的多情女子等 同于《红楼梦》中的“情痴情种”,这其实是张冠李戴的做法。从 后续贾雨村对正邪两赋的三类特异者所举证的历史人物,包括: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 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 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 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 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则可以依据三种不同的出身等级,将其个别对应的人物分列如下:1. 情痴情种(公侯富贵之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 主、唐明皇、宋徽宗。

    2. 逸士高人(诗书清贫之族): 许由、陶潜、阮籍、嵇康、 刘伶、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 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

    3. 奇优名倡(薄祚寒门):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 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

    接着,在贾雨村说明了理论,又列举上述的三类历史人物作为实例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73之后,冷子兴便进一步问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引述“成则王侯败则贼”这句谚语,正意味着后天的际遇才是 重 要的关键,犹如一个人是王侯还是贼寇,端赖于是成还是败,并不 是由天赋来判断;同样的,是情痴情种还是逸士高人、奇优名倡, 都得看他降生于哪一种家庭才能决定。因此,所谓“成则王侯败则 贼”并不是感慨“以成败论英雄”的一般用法,而所谓的“此皆易 地则同之人也”,也 不是“这些正邪两赋之辈换了地方都一样 是正邪两赋”的意思,否则不但这一句形同赘词,依据家庭等级所 作的三种分类也等于没有意义,小说家何必多此一举?正确地说, “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是指“这些正邪两赋之辈换了不同的家庭 环境,就会和那一类家庭出身的人一样”。

    必须说,正邪两赋之辈若无“公侯富贵之家”的出身背景,就 不可能变成“情痴情种”。因为“诗书清贫之族”只能提供文化教 育的条件,缺乏富贵的物质、地位等条件,所产生的就是“逸士高 人”;而“薄祚寒门”则连文化教育的条件都欠缺,于是只能培养 出“奇优名倡”;唯独“公侯富贵之家”同时兼具了文化教育、丰 裕物质、高等地位等社会条件,由此所形成的“情痴情种”,就和 这些后天条件密不可分。

    可以说,此一表述展现出曹雪芹的 智识,他清楚而深刻 地认识到人格的形成是与成长环境分不开的,一个人的社会阶级与 074

4教育程度都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性力量。社会学家早已指出,地位(status)作为等级体系(system of estate)的概念,“社会(尤其是 封建社会)借着法律、社会和文化的特权产生分化,这些特权亦形 成各种隔离的、独特的,类似印度世袭阶级那样的群体。当地位群 体的特权具体化为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对外来控制或管束具有抵御力 的体系,并受习惯、宗教和法令所保护时,众多的地位群体便形成 一个个等级”a。换句话说,宝玉这类“情痴情种”的特殊性格者, 必须是在等级体系中“公侯富贵之家”的特殊环境下才能塑造出来, 这就已经实实在在地推翻了真/假、天性/社会的对立观,并且, 先天的“正邪两赋”和后天的“公侯富贵之家”都是构成人格的基 本内涵,也都一样的“真”。

    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复杂, 容易理解的一点是:若无富贵 场,就没有温柔乡。“情痴情种”的情必须在温柔乡中才能体现,可 作养脂粉需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闲暇与财富缺一不可,宝玉的别称 是“富贵闲人”(第三十七回),便说明了这个道理。这就是“正邪两赋” 者还得投胎于“公侯富贵之家”才能诞生“情痴情种”的原因。ba 参阅布 什(M. L. Bush):《贵族的特权 》(The European Nobility, Vol. 1: Noble Privilege,New York: Holmes and Meier, 1983);基恩(Maurice Keen):《骑士制度》(Chivalry,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转引自 [ 英 ] 布赖 恩·特纳(Bryan Stanley Turner)著,慧民、王星译:《地位》(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1991),页 7。

    b 详参欧丽娟:《论〈红楼梦〉中人格形塑之后天成因观:以“情痴情种”为中心》,《成大中文学报》第四十五期(2014 年六月),页 287 ─ 338。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75(四)“情痴情种”的专属意义玉石神话的意义,除了赋予宝玉幻形入世后的贵族血统之外, 重要的还有一种慈悲博爱的先天禀赋。试看当他还在仙界身为 神瑛侍者的时候, 回云:“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 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 月。”这时,木、石之间素不相识也并无瓜葛,不过是路过偶逢的陌 生人,全因神瑛偶然眼见这株绛珠草即将枯萎,便慷慨地以甘露灌 溉,使之延年续命,这一时悲悯、举手之劳,已充分显示仁慈惜弱 的天赋,也才创造了还泪的因缘;而此 赋随之幻形入世,成为 宝玉主要的人格内涵之一,宝玉以其贵族子弟的优越地位与家长宠 爱的特权, 泽及周遭众多女子,所谓“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 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a。不仅如此,宝玉对他多次表示厌恶 甚至抨击的“鱼眼睛”——年老妇人们,在实际的互动对待上也依 然宽厚体谅,诸如对妙玉嫌弃的珍贵茶杯,会愿意向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 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第四十一回)由此为刘姥姥争取到一笔不少的福利,足以大大改善其生活,这份 用心正来自其母王夫人“怜贫恤老”(第六回)的嫡传。至于那些“不a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清之盟”。

    因此,宝玉被称为“意淫”, 不是“意中行淫”——在 想象中满足淫欲,如现代常见的望文生义的误用;而是回归到文字 本来的训诂意义,“意”者,情意也,“淫”者,过多之义,“意淫” 即意味着过多的情意。第五回宁荣二公托付警幻仙姑, 宝玉到 太虚幻境接受“规引入正”的启悟仪式,警幻对宝玉所解释的,便是: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 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 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 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 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今既遇令祖宁荣 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以 特引前来……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 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 080 4委身于经济之道。

    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便是“意淫”的同义语,意指与生俱来 的一种盈溢的、专注的深情,因此才能成为闺阁之良友,为闺阁增 光。清末评点家张其信也指出:此书从《金瓶梅》脱胎,妙在割头换像而出之。彼以话淫, 此以意淫也。意淫二字是全书骨子,即从此回中揭出。a陈其泰 说道:宝玉温存旖旎,直能使天下有情人,皆为之心死。然所重 者知心,在感情, 不在淫欲,岂复尘世所有。b既然情痴情种所欲充分“受享”的是艺术之美与性灵之爱,少女的 青春美丽与清新纯真乃是温柔乡的审美重心,则宝玉所耽迷眷恋的 女性美,便极少是感官层次上的性吸引。就此,第二十八回写宝玉 在旁看着宝钗那“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 “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 而自恨没福得摸,这实际上就如同吃丫头们嘴上的胭脂,与把脸凑a (清)张其信:《红楼梦偶评》,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卷三,页 216。

    b (清)陈其泰:《红楼梦回评》,第四十四回评,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天 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页 733。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81在鸳鸯脖项上“闻那粉香油气,禁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 之下”(第二十四回)一样,仍然还是对女性特有之美感的欣赏与 体证,故嗅之、尝之、触之、品味之,而非占有之、利用之,由此 乃成为闺阁的良友。

    只不过,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并不因为宝玉所耽溺的是精神性 的、艺术化的女性美,就不成其为“耽溺”,也因此免不了带有玩 物丧志的本质。脂砚斋便说道:宝玉有生以来此身此心为诸女儿应酬不暇,眼前多少现(成) 有益之事尚无暇去作,岂忽然要分心于腐言糟粕之中哉。可知除 闺阁之外,并无一事是宝玉立意作出来的。(第二十二回批语)正确言之,邪气使得宝玉“见弃于世道”,而不是使他反对孔孟的经 世济民之道,亦即不是他反对儒家,而是儒家抛弃他,如同女娲补天 时,遗弃这颗畸零石不用一般,以至于它日夜悲号惭愧;宝玉之所 以还有机会可以改邪归正,端赖于其禀赋中本然具有的正气,只要在 正、邪二气的抟击搏斗过程中,所留存的正气能够压制,甚至消弭邪 气,宝玉就可以踏上“大仁者”的道路,成为“于国于家有望”的补 天石。这便是宁荣二公的希望,也是警幻带领宝玉游历仙境的目的。 但如果其性分中的邪气未曾消除,就会引导他忘公从私,一味耽溺于 温柔乡中而无法回归大仁者的正道,造成“于国于家无望”的悲剧。 在宝玉的故事中,这种悲剧首先是表现在人生志向的 次表达上,也就是“抓周”。第二回冷子兴冷笑道: 082 4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 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 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 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

    抓周又称“试晬”“试儿”,在婴儿庆周岁时,陈列玩具、文具、用 具等各色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任其抓取,以此来预卜日后志向、 兴趣和前途。a 早在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就记载道: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 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 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b宋代《东京梦华录》也详细描述“抓周”的过程:至来岁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 非礼也。”(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台 北:艺文印书馆,1982),卷二六,页 327。

    b 王泉根:《华夏取名艺术》,页 78 ─ 81。

     024 4与前期相比所出现的三个特色之一,即是复名(二字名)的使用率 越来越高,大致说来,唐、宋、元时代复名的使用率约占人名的一 半,于明、清阶段则逐步递增至百分之六十与百分之七十,占较大 多数。a当然,以贾家本身来看,自宁荣二公以下的五代中,仅有第二 代的贾代善、贾代化、贾代儒等是采用复名,其余包括 代“水” 字辈、第三代“文”字辈、第四代“玉”字辈、第五代“草”字辈, 则都是单名一字,并未反映整体百分之七十的社会主流。但由此也 突显宝玉的命名必有玄机。

    首先,宝玉之名中有一个完整的“玉”字,和其他所有的堂 兄弟们有所不同。同辈男性的祧名虽然都属于玉字辈,但就字面的 整体构造而言,这些以玉为部首的单字中,“玉”所占的比例显然 大为降低,起码都遭到减半的待遇,只剩下偏旁的边缘位置,因此 玉的内涵和特质都不够纯粹完整,乃至落实到他们的人品和情操 的具体表现时,往往只呈现出俗性的成分,其中大部分的玉字辈子 孙(如贾珍、贾琏、贾环、贾瑞诸人)多是 逐臭的纨绔子弟, 成为“败家的根本”。宝玉则迥非如此,虽然笼统地看,也算是无 益于家国的不肖子,但他的人格内涵复杂曲折得多,也脱俗优雅得 多,只有在“玉”的完整形态上才能展现。

    但单单这一点,还是不足以解释何以在同辈都是单名的情况 下,贾宝玉不取名为“贾玉”?这个名字既维持了单名的一致性“,玉”a 王泉根:《中国人名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页 193。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25这个字的全角也获得保留。可见单单只是保留“玉”的完整形态还 是不够的,玉的复杂性并非固定的、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 的,甚至在同一时间中就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元素消长拉扯,难以清 楚辨认,与姓氏“贾”所谐音双关的“假”却又过于简单联结,无 以呈现该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因此,宝玉必须以“贾宝玉”而非“贾 玉”为名,就是因为复名可以增加 多的曲折变化,展现以此为名 者变化发展的人生轨迹。

    简单地说,“宝玉”二字并非同义复词,“宝”的意涵并不等于 “玉”。小说中其实不断地强调这个区分,试看以下的段落:?(北静王)水溶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第 十五回)? 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 ‘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第二十二回)? 小生宝官、正旦玉官两个女孩子,正在怡红院和袭人玩笑。

    (第三十回)? 只见宝官、玉官都在院内,见宝玉来了,都笑嘻嘻的让座。

    (第三十六回)若说“如‘宝’似‘玉’”这句话还没有明显分别二者的不同,“宝官” 和“玉官”则确实是不同的两个人,自无可议。 关键的是黛玉所 说的“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清楚区隔了“宝”和“玉” 是 不同的物品或概念,并且“玉”所具备的是传统思想中对“石” 026

4的定义:?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 性之有也。a? 石生而坚。b如此一来,“玉”就等于“石”,而与“至贵者”的“宝”判然二分。 这可以说是神界补天之玉石的延续,如石之坚的性质本就属于玉的 一部分, 证明了宝玉的“玉”必须以“玉石”定义之,才是 完整的认识。

    只是,原本的五色石又再获得那僧的二度加工,首先是用幻术 “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形体倒也是个宝物”,接着“再镌上 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这些加工成果于第八回也进一步补 充说明: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 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那 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a 语出《吕氏春秋·季冬纪·诚廉》,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台北:华正 书局,1985),页 633。

    b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卷十七“说林训”,页 1216。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27这颗玉石确实 加精雕细琢,益增奇贵。但必须注意的是,那僧所 赋予的“奇贵之处” 都是为了迎合世俗价值观而生,是为了“使 人一见便知是奇物”,而 快、 好地取得世俗的评价以及相应的 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于地,盛果木、饮食、 官诰、笔研、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a 王景琳、徐匋主编:《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2),页 570。

    b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注:《颜氏家训集解》(台北:明文书局,1982),卷二“风 操篇”,页 118。另可参(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 2003),《风俗类》“周岁”条,页 2190。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83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a而贾府在宝玉抓周时,能将“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确然非豪门 莫属,其中还杂置“脂粉钗环”,打破了一般抓周的性别区隔, 非 一般民家所能想象,也隐微体现温柔乡就在富贵场中的隶属模式。

    由“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的志向,也使得宝 玉小时候便自号“绛洞花主”(第三十七回),亦即女儿国的国王之 意,这确实极容易引起一般人的误会,贾政、冷子兴等便是其中之 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宝玉对女儿之认同,已经到了贴身小厮茗烟 所说的变性地步:“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 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第四十三回)那不是领主式的拥 有或统宰,而是平等一体的化身与融合,并且贾母即使十分溺爱宝 玉,却没有失去清明的眼光与睿智的判断力,因此洞察到宝玉与色 鬼 大不同,疑惑道: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 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 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 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 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第七十八回)a (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下册(北京:中华书局, 2006),卷五,“育子”条,页 504。

     084

4从贾母“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细细查试”,可见她对 宝玉虽然极为溺爱却并没有放任不管, 不曾盲目偏袒,依然随 时监看掌握,由此才发现宝玉爱与女儿厮混的动机 不是出于色欲,只因不解他喜欢和丫头亲近的特殊天性,因此才用“原是个丫 头错投了胎”来加以解释。

    于是,在没有落入皮肤滥淫的情况下,便呈现出作养脂粉的怜 惜体贴,尤其是宝玉深刻了解到自己拥有男性的性别特权,已经享有 过多的优渥待遇,因此愿意分享奉献给女儿作为补偿,故谓“原该多 疼女儿些才是正理”(第四十九回)。从而便如评点家二知道人所说:宝玉一视同仁,不问迎、探、惜之为一脉也,不问薛、史 之为亲串也,不问袭人、晴雯之为侍儿也,但是女子,俱当珍 重。a其珍重的程度,甚至到了“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 都受的”(第三十五回)、“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第三十六回) 的地步,女儿的至高无上 了阶级的尊卑之别。因此,宝玉也往 往以“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第五十八回)的性别自贬来 突显女儿的无比珍贵。

    如此一来,宝玉和少女的关系便始终是纯洁的、精神性的,第 六回的“初试云雨”既是 次,也很可能是 一次,因为小说a (清)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卷三,页 90。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85中自此之后便再也没有写到类似的情节,反倒一再强调他与女儿们 的纯真无邪,直到宝玉已经到了十六七岁 a,小说家都还是如此着 墨。例如第七十七回写道: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 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 倒疏远了。……迩来夜间总不与宝玉同房。宝玉夜间常醒,又 极胆小,每醒必唤人。因晴雯睡卧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晚 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悉委他一人,所以宝玉外床只是 他睡。

    但如此同房而眠的晴雯也都与宝玉清白无瑕,从晴雯被撵后宝玉去 看望她时,其嫂子所作的见证:好呀,你两个的话,我已都听见了。……可知人的嘴一概 听不得的。就比如方才我们姑娘下来,我也料定你们素日偷鸡 盗狗的。我进来一会在窗下细听,屋内只你二人,若有偷鸡盗 狗的事,岂有不谈及于此,谁知你两个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 天下委屈事也不少。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既然如此,你 但放心,以后你只管来,我也不罗唣你。

    a 第四十五回时,黛玉自言“我长了今年十五岁”,而第三回提到宝玉大她一岁, 所以此回以后的宝玉至少已经十六岁。

     086 4连起居 亲近、机会 、嫌疑也 的晴雯都互不相扰,其他人 便可想而知;尤有甚者,宝玉的纯洁竟因此赢得一位花痴型女子的 尊敬,让只有肉欲的心灵在此净化与升华,主动反过来积极保护这 分不掺杂质的真情,岂非正气的一大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第八十 回,已经到了贾府抄家前夕、富贵生涯的尾声,当时薛蟠娶进了一 个穷凶极妒的泼妇悍妻,闹得合家鸡犬不宁,大约十七岁的宝玉刚 好到天齐庙还愿,因当家的王道士声称其膏药能治百病千灾,一贴 见效,故此浑号“王一贴”,宝玉便半信半疑地要王道士猜“有一 种病可也贴的好么……若你猜的着,便贴的好了”。摸不着头绪的 王道士见到茗烟手内点着一枝梦甜香,宝玉命他坐在身旁,自己却 倚在他身上,于是心有所动,便笑嘻嘻走近前来,悄悄地说道:“我可猜着了。想是哥儿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 药,可是不是?”话犹未完,茗烟先喝道:“该死,打嘴!”宝 玉犹未解,忙问:“他说什么?”茗烟道:“信他胡说。”唬的王 一贴不敢再问,只说:“哥儿明说了罢。”宝玉道:“我问你, 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由此可见,关于男女“房中的事情”,宝玉不但无其事, 无其念 想,连听都听不懂,诚为完 全的“思无邪”;即使曾经偷渡野 史外传进园子给宝玉尝鲜的茗烟,也都立刻喝禁其言,斥之为胡 说,吓得王一贴不敢再问下去,宝玉也就仍然毫无概念,足证宝玉 确实是始终干净的。终日经年珠环翠绕、莺燕为伍,却又毫不涉于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87淫滥,若非有高度的精神性(也就是正气),何以致之?这就是情 痴情种的 境界。

    同时,在这种“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第三十二回)、 “偏好在我们队里闹”(第三十四回)的生活常态下,宝玉的性气质 也耳濡目染地受到同化,那如“宝”似“玉”的富贵气还兼具了阴 柔的脂粉气。如第九回说他“生的花朵儿一般模样……又是天生成 惯能作小伏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凤姐则笑道: “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 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第十五回)果然宝玉几 度被误会为女孩子,如第三十回宝玉恰巧在园子里看到龄官画蔷, 忽然一阵西北雨唰唰落下,便禁不住说道:“不用写了。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那女孩子听说倒 唬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花外一个人叫他不要写了,下大雨 了。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 刚露着半边脸,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 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又第五十回出现宝琴立雪的 美画面,贾母 赞赏不已,一语未 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道:“那又是那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 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发花了。” 088 4对于这个女性化的现象,尤三姐 是观察入微、见解入理,所谓: 宝玉“行事言谈吃喝,原有些女儿气,那是只在里头惯了的”(第 六十六回),可见宝玉的女性化气质是互为因果。

    不只如此,天生正邪两赋中的正气,既使得宝玉在温柔乡中的 耽溺是美感的、精神的,故自居为“绛洞花主”,勉力进行对千红 万艳的爱赏救赎, 不落入皮肤滥淫;推而广之,他那份盈溢的真 情博爱泛施,甚至到了一种 物种的“万物有灵论”(animism) 的境界。第七十七回宝玉叹道: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 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 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 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 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小 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 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

    因此,宝玉会“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 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第 三十五回),简直已经达到了庄子齐物的胸怀,这种“情不情”的 人格特质便是宝玉位居“情榜之首”的原因。脂砚斋一再说道:? 按警幻情讲(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89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第八回眉批)? 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第十九回 批语)?“情不情”。(第二十三回评“恐怕脚步践踏了”一句)? 玉兄每“情不情”,有情乎?(第二十五回夹批)?“撕扇子”是以不知情之物供姣嗔,不知情时(事)之人一笑, 所谓“情不情”。(第三十一回 回前总批)可见在情榜上,“情不情”就是对宝玉的定论, 个“情”字是 动词,指以真情、温情、深情对待“不情”者,亦即包括花草树木 在内的无情物,此一“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a 的无我胸襟,比起黛玉的“情情”——只对“有情物”有情,宝玉 那包笼一切人与物在内的“情不情”范围便显得广大无限,这也就 是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会去灌溉绛珠草的缘故。

    参照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对生命所提出的 三种存在情态:美感的(the Aesthetic)、伦理的(the Ethical)、宗 教的(the Religious)b,则宝玉个人生命体验的成长显然是偏重于a 可参陈万益:《脂评探微之一:说贾宝玉的“意淫”和“情不情”》,《中外文学》 第十二卷第九期(1984 年 2 月)。

    b Soren Kierkegaard, Stages on Life’s Way, ed. and tran. Howard V. Hong and Edna H. Hong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亦见 W. H. Auden ed. The Living Thoughts of Kierkegaard (Bloomington &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6)。此 处只是借用其“美感的、伦理的、宗教的”此一思考架构,并不涉及祁克果的宗 教哲学思维的具体内涵。

     090 4美学式的存在情态,不是道德性的, 不是力量追求式的,尤其将 少女之美 是提升到了宗教化的境界,意即具有一种非理性、神圣 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切实际的、建立于平等之上的美感追求,使得 宝玉某种意义地成为宗教性的人,诚如祁克果所说:“宗教性的人 虽然是如此‘不切实际’,他却仍旧是政治家 好的梦想之变形列出对照表如下,以醒眉目:a 详参张苹:《从美石到礼玉:史前玉器的符号象征系统与礼仪文化进程研究》(成 都:巴蜀书社,2011),第四章“史前玉器的礼仪化进程”,页 93 ─ 94。

    b 详参蔡锋:《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生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第四章“贵族的物质生活”,页 152 ─ 153。

    c 叶舒宪:《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台大人气教授欧丽娟,网上金牌公开课“红楼梦”,“大观红楼4”即为与“正金钗卷”合璧的“次金钗卷”。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而只是理解,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部《红楼梦》,如何真正进入曹雪芹的红楼梦世界?

台大中文系欧丽娟教授穷十年之功,潜心研究,读出那些隐藏在《红楼梦》文字之间与文字之外的声音,得出了自己最真切的感悟。

《大观红楼4》特别针对“情痴情种”贾宝玉、红颜薄命的香菱、心高气傲的晴雯、温柔婉约的袭人、宛若天仙的薛宝琴,给予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完整而全面地探讨贾宝玉与次金钗的精神与灵魂,那是独特而丰富的小宇宙。

☆ ☆ ☆ ☆ ☆ ☆ ☆

《新京报•书评周刊》:欧丽娟在《大观红楼》里独辟蹊径,结合历史资料,对小说《红楼梦》的主旨思想、人物性格以及曹雪芹家族的背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书中很多观点引起众多“红迷”爱好者的支持或反对,在当今《红楼梦》研究成为显学,成果汗牛充栋的情况下,本书还能引起大批读者的关注和讨论,足以说明这本书带给人们思考的价值。

杨过(知乎网友):欧丽娟在讲的《红楼梦》,我觉得这可能是非业内人士能看到最系统最完善最高明的红楼梦赏析讲解。她从中国古典神话的意向、中国古代的宗教礼法社会、中国诗词谶语小物、园林花鸟、人物性格论等等对红楼梦有了一个系统的鉴赏。她还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经典丰富课堂,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假说到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从波伏娃的《第二性》到黑泽明的《癞蛤蟆的油》,从孔子的“君子亦有恶乎”到屈原的《楚辞》。可以说满满的干货、满满的诚意、满满对红楼梦的爱。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421+)
  • 已买(197+)
  • 体验还行(448+)
  • 目录完整(486+)
  • 品质不错(590+)
  • 在线转格式(631+)
  • 二星好评(468+)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 2025-01-12 03:36:2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詹***萍: ( 2024-12-31 13:23:50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屠***好: ( 2024-12-30 15:07:22 )

    还行吧。

  • 网友 宫***玉: ( 2024-12-29 08:19:12 )

    我说完了。

  • 网友 敖***菡: ( 2024-12-29 03:41:10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宓***莉: ( 2025-01-09 18:57:19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訾***晴: ( 2025-01-05 20:16:4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焦***山: ( 2024-12-20 10:44:48 )

    不错。。。。。

  • 网友 游***钰: ( 2025-01-12 22:17:51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冯***丽: ( 2024-12-20 11:55:11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晏***媛: ( 2024-12-20 20:10:08 )

    够人性化!

  • 网友 温***欣: ( 2025-01-03 21:49:12 )

    可以可以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