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悦天下 -拔蒲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23:15:14

拔蒲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拔蒲歌精美图片
》拔蒲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拔蒲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2014447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
  • 页数:324
  • 价格:33.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3:15:14

寄语:

豆瓣人气作者、家乡的自然书写者沈书枝全新散文集 知名作家绿妖、黎戈、苏枕书,书评人维舟诚意推荐 用文字构筑每个人心中抵御外部庞杂世界的精神乡土


内容简介:

《拔蒲歌》是一本“还顾望旧乡”之书,这“还顾”的内容既包含过去,也写及现今。开篇《儿童的游戏》,讲述儿时乡下常见的游戏。其后三辑:“红药无人摘”“瓜茄次第陈”“与君同拔蒲”,则别分书写乡下花草、南方吃食、少年心事及如今在城乡两地的生活。

在乡村日渐凋敝,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用真诚质朴的文字,为读者记录下从过去到现在乡下的生活。她笔下的“南方”,也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用来抵御外部庞杂世界的精神乡土。


书籍目录:

开篇 儿童的游戏 

 

辑一 红药无人摘 

 

喜欢的树

做客

门前的花

青梅的滋味

蝉时花

荷花、荷叶与莲蓬

南京的蜡梅

北京的春天

牵牛花记

 

辑二 瓜茄次第陈 

 

想起从前待在南方

盐水鸭与酒酿

梨子罐头

油焖笋

见时新

夏天的果子

夏日食瓜

夏日食物

加菜

冰棒

龙虾与泥鳅

粉丝星人

炒栗子与烤红薯

 

辑三 与君同拔蒲 

 

大雨后

昨天的日记

慢行火车

青春照相馆

清明

大水记

乡下的生灵

安家记


作者介绍:

沈书枝,1984年生,安徽南陵人,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

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

2015年作品《姐姐》获豆瓣阅读第二届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

已出版长篇非虚构作品《燕子后飞去了哪里》,散文集《八九十枝花》。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拔蒲歌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拔蒲歌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拔蒲歌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我们刚上小学时,手帕还很好用,那时街上所卖的手帕,都还是纯棉质地,我们并不懂,只知道厚而且软,洗起来容易吸水,所以用起来舒服而好洗。等到上初中,手帕质量已经变得很差,薄,硬,大概已成涤纶一类东西,上面印一些花花绿绿碎花。这样的手帕擦起鼻涕来鼻子也疼夏天上下学的路上在塘边水洗脸则全不吸水,我们都不喜欢,加上卫生纸的流行,没过两年时间,用手帕的风气便在我们那里全然断绝了。


使我意识到今年夏天的到来的,是五月将尽时午后的风。那天我们吃完午饭,从附近巷子往回走,大风把一棵不大的国槐吹得向一个方向猛烈地摆过去,我为它吸引,看过去时。看见树背后被风刮得纯蓝的天和夏日独有的白色大云。这是我所明确知道夏天到来的时刻。那以后初夏也迁徙了许久,然后便是盛夏。五月深夜里常在远处呼鸣的布谷,不知从哪一天起不再鸣叫,而蝉声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我也并不清楚。当蝉鸣成为每天除风刮过窗台之外必听到的声音,盛夏已是切切实实在行进中了。


蜡梅花很好地香着,太阳静静照在花枝上,满树花朵如浮光跃金。花间的空气,仿佛隔了一二十年回顾的旧时光,自带着毛糙而明亮的柔光。漫漫到下午三四点,光线逐渐黯淡,只留下冬日苍灰的空气。


要到这是,人才又猛然醒悟北京的春天已急管繁玄。接下来从三月末到四月初,短暂十数日间,公园中紫叶李、海棠、榆叶梅、丁香、美人梅、梨花、晚樱,诸种花木杂沓盛开。其中最称风景的,又属海棠与丁香。

风景的养成有赖于时间的恩容,如今则往往略无保存与等待的耐心和眼界了。


灵魂在遇到好花或好吃的时倏尔一现,灰暗的心灵也为之短暂振奋清明。试图捉摸的,是一种类似于生活的意识的东西,一点自己也曾努力过的清浅痕迹。虽然实际上,在看似整洁的照片边缘,混乱的生活几乎就要潽溢而入。许多的时间在蹉跎中度过了,只有在愧疚心的驱使下,才能于深夜里写一点东西,偶尔反躬自省,得到的都是失眠。

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秩序的崩塌与重建,我沉浮于中,如一条溯游的鱼。

人生的症候如草蛇灰线,早已伏延千里,只是那是的我还以叶障目。


“恐怕不好做。我说,燕子要进来做窝就给它做吧。马上有人说燕子在家里做窝家里脏,爸爸说,脏也不怎么脏,就地下那一小块,垫个东西就行了。”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豆瓣人气作者、家乡的自然书写者沈书枝全新散文集 

知名作家绿妖、黎戈、苏枕书,书评人维舟诚意推荐 

用文字构筑每个人心中抵御外部庞杂世界的精神乡土

 

·无论走了多远,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总是忍不住回望,那来时的地方。

·生活的肌理,在她的笔下,是一花一木,一菜一汤,一片土地上难忘的人事过往。

·设计精美,制作考究。全书四色彩印,包含百余幅精美照片;双封面锁线裸背装帧,质朴大气。

·翻开书页,随作者一起回到纯真的童年时光,还有记忆里那个叫做“家”的地方。

·阅读、收藏、赠友,生活里的每个瞬间都与你温暖相伴。


书摘插图

 

安家记(节选)

新的租房是一个南北向开间,穿过进门过道和小小的正方形客厅,里面是一个还算大的房间和阳台。卫生间和厨房在过道和客厅两边。虽是很多年前装修的旧楼,当年打的门和暖气片柜子却是一种旧旧的钴蓝,使这屋子还保有着一种朴素的基调。除此之外,则如绝大部分我国的出租房一样,塞满一套房东不要的十几二十年前流行的深色板材家具。房间里一张床、一只衣柜、一只电视柜,客厅里一只梳妆台,都是一样笨重的猪肝红色。上任租户将他们的新电视搬走后,将房东的老台式电视又搬回到电视柜上。我们搬进去后件事,就是把这台宽厚的老电视又重新搬回到阳台上,仍旧用布盖起来。

原先租的房子没有开通网络,住在那里时,每天下班后回到屋子里,我就不能再上网,只能怀着坚强的耐心,时不时用龟速的手机流量刷一下网页。然而大概正因为如此,不能用电脑做别的什么,周末在屋子里没有事做,只好专心写一点东西。如今既然搬家,网络自然要开,上任租户的网络尚未到期,我们把剩下的钱大概折合一下给了他们,就开始了在家里也拥有网络的日子。是生活在城市的青年的标配了,此后沉迷于手机和电脑的时间,也迅速增长了起来。

这房间里原本的一张桌子,我刚用抹布去擦它一下时,玻璃桌面就直接从架子上掉下来了,恐怕扔了以后房东会讲,我们只好把它收拾收拾,也搬到阳台上堆起来。整个屋子里一件新一点的家具,是上上一任租户留在床头的一只红色宜家沙发。我决心要比从前生活得认真一些,当天下午便拖着麦子坐车去了宜家,买回一只白色书架、一张白色桌子和一把白色椅子。回到屋子里,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紧接着就安装起来。桌子容易,四条腿拧上就可以,书架我们把几层搁板都用螺丝拧好之后,后要将背后薄薄一层挡板用小钉子钉上。刚钉了没几下,就听见横穿屋子的暖气管“当——”一声巨响,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四处张望了一下,接着钉起来。然而紧接着铁门外就传来“哐哐”的踹门声,还有一个中年男人的秽骂。我看了一眼手机,21:00。于是火气一下子蹿上来,有话不能好好说吗?跑过去打开里面的木门,隔着外面上半截镂空的防盗门一看(并不敢打开防盗门,害怕被打),果然是隔壁住家的男人,这时候他仍然在骂,威胁着说要马上打110。我于是不甘示弱地回骂了一句,狠狠把门摔上了。

虽然显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弱的色厉内荏罢了。关上门回来,七颗小钉已经只剩下后一颗,我们还是停了下来,不敢再钉了。只是心里堵得闷闷的,搬家后的天晚上,就在这样雾躁的情绪中度过了。已经成形的书架大剌剌躺在房间地上,我们走过来走过去,都要小心地不踩到它。第二天起来,把后一颗钉子钉上,两人合力把六层的书架竖起来,这才发现严格照着画得不够准确的说明书安装的我们,第二步就把一块板装反了,导致书架无法平放。除此之外,有两块搁板的里外也装反了。要完全拆下来重装吗?不知道宜家的家具有没有这种质量。犹豫了一会,我们遂把这个装反的书架头脚颠倒,头朝下放住了。一直到我们离开那儿,这个书架都一直这样立着。

接下来几天,我把麦子所有的书箱拆开,在里面挑出一部分自己喜欢的书,放到这只书架上。之前吃饭的折叠桌,就放在书架前面,铺上桌布,配上椅子,成为后来三年里我拍照和写东西的地方。白色的宜家桌子作为吃饭的桌子,也和书架、折叠桌放在一起,靠在沙发旁。麦子又在网上买了一只稍小的铁书架,我们把它放在客厅笨重的梳妆台旁,又挑了一部分喜欢的书放上去。梳妆台则成为我们放买回来的菜的地方,买了烤箱之后,我做蛋糕也是在那个小小的台面上。

剩下的几十箱书,重又封好箱,客厅沿墙和阳台上各堆一堆,这小小的屋子也就没再剩下多少空间了。不久后我们去参加“自然笔记”小组的年终聚会,在那里吃到了朋友自制的轻乳酪蛋糕。因为到得有点晚,只剩下特意留给我的一小块,我一面听他们讲PPT,一面小心把眼前后一点蛋糕渣舔掉,心里觉得太好吃了,想自己也会做,想想吃的时候都能吃到。就这样,在朋友的怂恿下,当天我们就在网上买了一只两百多块钱的便宜烤箱,放在又一次去宜家买回的三十三块钱的四方蓝色小桌上,填上了客厅后一块空出的地方。

这里楼梯口前的空地上,有一棵大山桃树。才搬来时是冬天,我没有在意,等到二月下旬,紫红树枝上淡粉花苞鼓饱出来,才感到出乎意料的欢喜。三月山桃盛开,人从楼梯上下来,于昏暗中跨出去,眼前总为这一树繁花一明。花下不知谁家丢弃的旧沙发,整个漫长的冬日被人用一大片塑料薄膜遮着,到这时塑料膜掀走,无事可做的老人聚坐在上面,晒太阳,间或说一点话。偶尔人多起来,沙发不够坐,也有人搬了小马扎在一边坐下来。也有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被人推来坐在一边。每年山桃花开时,树下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从楼梯窗户望下去,粉白的花下映着白头的人,在人心上击出微微的震颤。很快山桃即落,轻薄的花瓣树下积满一层。春天的和风吹过,等到满树绿叶成荫,带着茸茸白毛的青绿小桃结出来,就是夏天的空气了。树下晒太阳的老人不再见到,只在午后或黄昏,才偶尔有一个两个出现,沉默地坐在那里,和周围寂静的空气融为一体。

除山桃外,这一块空地其余地方都被对面一楼的住户用竹篱笆围起,里面种满北方常见的植物。那个春天我收到一只盼望已久的单反相机做生日礼物,兴冲冲拿着到处拍花,很快就随着季节的过去熟悉了这小花园里每一样东西。首先是几棵香椿树头上紫红的嫩芽,而后是一株细小的杏花、一株轻白的李花和一棵紫色的玉兰,晚春时两棵泡桐顶出满头乌紫沉沉的大花。一块空地上种着小片芍药,有一天黄昏时快要落雨,我走进去看看花开了没有,忽然听见后面一个声音说:“才开了一朵。等那个开了才好看呢!”我转过身,才发现原来身后一个老太太坐在椅子上,正指着不远处一片玉簪给我看。我赶紧笑着点点头:“是的,玉簪夏天晚上开花很香!”

芍药和蔷薇盛开时,天上落雨,花瓣层层蓄满雨水,重重向下沉坠。初夏是金银花、月季,盛夏是玉簪、牵牛,秋天一棵小山楂树的果子变红,冬天一切凋零枯萎。在这小园之外,小区里也有不少其他植物,连翘、海棠、丁香、晚樱、鸢尾、黄刺玫、木槿、紫薇,每种数量虽少,也算是具体而微。北京的春天去如飞云,上班的人没有时间,惦记着公园里恐怕什么花又已经开过了,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经过了小区里的这几棵,也便算看过了一春。

阳台那一面楼下,隔着一条小路,是一所中学的操场。操场边缘种满国槐与悬铃木,春日大风的日子,树叶涌动,国槐背面淡白的绿色翻滚,播来细碎的涛声。这学校上课铃声是一段音乐,我换了工作后,上班路上要五十分钟,每每在床上听到音乐,就知道要赶紧起来,否则就要迟到了。有时走得晚,学生已出来早操,穿着红白相间的校服,在五叶地锦爬满的铁栅栏后,三三两两聚集着,像夏日午后洗干净贴了卫生纸晒在阳台上的白球鞋,给人以旧日青春的怅惘。黄昏回来,走到红砖楼下,天气很多时候不好,灰扑扑的空气里,一楼人家养的鸽子在窗外搭出的鸽笼里吞声咕咕。对面四楼也有一户人家养了许多鸽子,黄昏时常能听见一遍一遍哨子的声音,催促鸽子回笼。空气洁净的日子,鸽子一遍遍在深蓝天空下盘旋,夕光照在翻飞的白色鸽腹上,给之涂上金黄,是难得的美好时光。

就这样一日日熟悉起来,探明了周遭的公交、超市、菜摊、烘焙用品店……厨房的煤气灶和抽油烟机,我先是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清理煤气灶下经年落进去的菜丝和各处的油垢,抽油烟机的钢丝口上结满油,钢丝球上滴洗洁精也擦不动,后是用美工刀一丝一丝刮下来,刮不掉的又用手一根一根抠了一遍,才勉强干净。隔了几个月,又在App上叫了一个清洗油烟机的服务,才算彻底清好。虽然这清理过的油烟机炒菜时仍然要用纸巾擦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往下滴的油,但好歹能看出不锈钢的颜色,也是一项很大的进步。

住和平里时,我们也自己做饭,但一来地方拥挤,二来没有相机,因此很少拍照。如今,出于一种虚荣心的驱使和偶尔对某些食物的想念,我做饭的热情遂大大增长起来。我们轮流做饭,路上经过的菜摊没有肉卖,平常下班炒两个素菜,有时搭一点外面买回的卤好的荤菜,吃饭时总也已七点半八点钟。想做费时间一点的菜,就只有等待周末,走二三十分钟到菜场采买。也无非是玉米炖排骨或卤猪蹄一类的,很简单地加些调料,电压力锅里焖一焖,就很满足了。

不久后客厅里冰箱坏掉,里面结冰,新鲜菜蔬放进去,过一夜就冻成烂绿,大概也已用了很多年,不堪重负了。拖了一阵子后,麦子上网买了一个简易温控器自己装上,就这样勉强接着用了起来。仿佛是和冰箱约好,紧接着洗衣机也坏了,打电话给房东,这个比我小两岁的女孩子说她两年后要移民美国,所以不给买新的。“你们把旧的扔了,自己买个新的吧!”我们想想洗衣机不贵,不愿多说,上网挑了一个几百块的回来。至于原先那个,麦子不愿找人上门来收,一定要将它搬到阳台上去,这样,原本已经很拥挤的阳台上,剩下的空间就又少了一点。

到了夏天,顶层楼房的燥热很快显露出来,每天晚上回来爬楼梯,在一、二楼尚觉得阴凉,三、四楼也还正常,等上了六楼,温度陡然就高了几度。还是六月,小风扇已早早拿出,彻夜吹着,很快也觉得炎热,不能再像从前住一楼时那样,整个夏天都不用换竹簟了。有一天黄昏我实在热,走去菜场边小商品市场胡乱买回一床竹簟,开水烫洗过后草草晾干,铺到床上,扑倒上去,顿觉一阵清凉。睡竹簟总让我想起小时候,盛夏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妈妈都要端一盆滚烫的热水,用手巾把子把簟子擦一遍。这样睡觉时,皮肉贴着竹簟才不会觉得黏糊糊的。那时候我们不懂,只是嫌妈妈麻烦,她来擦竹簟时,我们站在蚊帐里,左抬右抬地把脚抬起来,缩到角落里给她让位子。想到如今我在离她这么远的地方,做起从前看她做过的事,心里有淡淡的无以名状的温柔。这样的事情,妈妈恐怕不会知道吧。

等天再热一点,小风扇已全不管用,有一天我们终于打算开空调(并不是不舍得开,只是出于一种乡下人的习性,觉得只有顶热的时候才需要开空调罢了),才发现房间里挂的那台老得连颜色都变作牙黄的空调,前任租户留下的遥控器是坏的。过了几天,麦子买回一只新的遥控器,试了半天,这一回终于把空调打开,但无论我们怎么调,空调温度都不变,始终停留在某个夏天有人设置的很低的数值上,人只消在里面待一会,就冻得受不了。后我们只好放弃吹空调的打算,买回一只大的蓝色落地风扇,放在床尾与衣柜之间。盛夏午后,风扇蓝色的光影转动,搅起温热的风。窗外蝉叫起来又歇下去,鸟声细碎,楼下锻炼的老人,一遍一遍执着不倦地拉着运动器械,发出敲锹头一般“哐哐”的声音。只有在热的几天,我们才把空调开一会儿,它不停发出“噶哒噶哒”的响声,我们吹一会,觉得冷了,就赶紧把它关掉,把风扇打开,可以维持一小时的凉意。等到觉得热了,就再开一会,就这样度过了在那里的三个夏天。

我们搬进去不久后,便发现床垫靠里的一边瓤了下去。起初没太在意,以为只是像从前的租房一样,是床垫用得太久、太老了才这样。房东们总是这样,无论睡了多少年怎样烂的一张床垫,只要丢在那里有个交代就行了,至于租房的人睡在上面如何不好,就是他们不会考虑的事了。有一天我们把床垫拖下来,想着翻一面也许会好一点,才发现原来是下面一块占四分之一的床板已经变形,跷了起来,没法搭住床架,掉进下面的储物空间里去了。

我对这坏掉的床板没有办法,又觉得每天睡在那样烂的床垫上背实在太痛,想买一只硬一点的棕垫回来。这个主意,其实在之前的租房里就已经有了,然而始终得不到支持,说来也并没有对错,只是各自生活的观念不同罢了。麦子认为租房不算长久的住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搬家,因此一切总以应付为要诀,哪怕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凡开支较大,也觉得是不必要的浪费。而我觉得当下生活更为重要,为什么过得这么痛苦,却总是要一再凑合,只为了省那一点钱呢?如今我铁了心要换床垫,麦子拗不住我,只好陪我去旁边的家居店看看。正好遇上打折,于是当天就订了一床薄薄的棕垫回来。新棕垫就直接架在旧床垫上,这样就不那么容易塌下去,好在棕垫并不厚,睡在两张床垫上也就不觉得太高了。

睡上新床垫之后,我很高兴了一阵,自从离开学校的板床后,我就很久没有睡过这么硬的床了,果然背很舒服!然而不久之后,坏掉的那一块床板上方的床垫又还是开始往下塌,我忧心忡忡,拖了很久,有一天下班回来,正好在楼下看见别人扔掉的一块方木板,夹在一堆板材垃圾里,于是偷偷摸摸搬了上来,想着也许能替换。以为肯定有点小的,塌的那边又一直是麦子睡着,因此又拖了很久,一直放在门背后,有一天我简直打算把它扔了,扔之前终于鼓足勇气和麦子一起把两层床垫拖开,我蹦上去把木板放上去一看,正正好搭住床框。完美!Perfect!我们喜笑颜开,终于有一张好好的床了,怎么没有早点把它放上去试一试呢?!

要到这时候,基本上这屋子里再坏掉什么,才能够不大再难倒我们,虽然也总免不了拖延。卫生间的花洒坏了,就自己买一个新的换上;洗脸池前的镜子掉了下来,就重新买一面全身镜,贴到客厅墙上。客厅的吸顶灯坏了,这一回麦子拖了太久,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晚上经过客厅,都靠放在那里的一盏台灯照明。直到有一天大姐夫带着女儿从南京来玩,帮我们把灯修好了。这里的旧热水器在我们搬进来的第二年也坏掉了,洗澡时常常自动熄火,或是打不出水,这一次房东终于肯管,让我们直接买一个新的,于是我们买了一个有显示屏、可以直接按按钮调节温度的新热水器。厂家来帮我们安装的师傅很好,连同厨房里从房子开始出租时就坏掉的热水龙头,也费了很大力气用扳手卸下来,换上让麦子买回的新水龙头。至此,我们洗菜洗碗的时候,也终于有热水可用了。

回顾在那里的租房生活,我要深深感谢那几年电商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因为胆小和懒惰而惯于裹足不前的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灰暗的日常里,也有能感受到幸福的时候。我买了一些新的桌布,轮番用在书架前的小桌子上,有时做了喜欢的吃的,或是烤得满意的蛋糕,必要拿到这小桌子上,拍几张照片,然后才吃。偶尔买了喜欢的花,回来插在屋子里一只亚克力花瓶里,也放在这小桌上。屋子里唯有这一小块地方入得镜头,因为正对着书架,背景可以不过分杂乱,照片因此也总是相似,不同的只是花和食物罢了。然而即便如此,每次也还是都很高兴地做着这些事情,灵魂在遇到好花或好吃的时倏尔一现,灰暗的心灵也为之短暂振奋清明。试图捉摸的,是一种类似于生活的仪式的东西,一点自己也曾努力过的清浅痕迹。虽然实际上,在看似整洁的照片边缘,混乱的生活几乎就要潽溢而入。许多的时间在蹉跎中度过了,只有在愧疚心的驱使下,才能于深夜里写一点东西,偶尔反躬自省,得到的都是失眠。然而,当某个周末,终于挣扎着将凌乱的房间打扫干净,看到拖得光洁的地砖、收拾整齐的桌子和新换干净的床铺,心里也会涌上难得的勇气与精神,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应当做一些事情。直到鲜花凋零,房间凌乱,下一次的无法忍受又如期来临。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秩序的崩塌与重建,我沉浮于中,如一条溯游的鱼。

 


媒体评论

 

书枝的文字让我想到《诗经》,不仅是她娓娓道来各种植物名称,是诗经的路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还因为她的文笔温柔敦厚,绵密贞静,也是《诗经》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

——作家绿妖

 

在表达越来越粗糙的当今文学视野里,书枝底纹精细的文字让人惊喜。*普通日常的人、事、物,在认真的注视中放着光……书枝活得认真、写得认真,也值得被认真地阅读。

——作家黎戈

 

有幸读书枝的文章已逾十年,见到她辗转于南北之间,勤勉书写,关于她所见的山川草木,关于她作为女性的哀乐与慈悲。我说“有幸”,并不是谀词。因为她细腻典雅的叙述,不仅是个人视角的真挚记录,也是有关已经消逝的过往、正在流逝的此刻的珍贵资料。我在她的文章里回到遥远可亲又不可及的南方,想起过去的滋味,并时时看到女性的美、智慧与坚韧。

——作家苏枕书

 

在这个日常生活机械化的时代里,书枝还是一如既往地保留着对季节迁流、时序转换的敏感,以及对真实生活的质地、温度、触感的领会。她说“在北方试着过一点南方的生活”,这里的“南方”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种象征:努力撑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来对抗外面那个粗硬庞大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她所描述的,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

——书评人维舟

 


前言

 

自序

 

 

这本《拔蒲歌》中所收录的,是我2013—2018五年间所写的散文。除开篇《儿童的游戏》与后一篇《安家记》外,篇幅都不过万字,时间上与我的上一本《燕子后飞去了哪里》大体同步而跨度更长,但那一本主要是由两篇很长的非虚构散文构成的。《拔蒲歌》则可以说是延续了我的本散文集《八九十枝花》的写作内容与情绪,仍是一本“还顾望旧乡”之书,只是这“还顾““望”的内容既包含过去,也写及现今。

开篇《儿童的游戏》,是记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下常见的儿童的游戏,其起因是重读了周作人介绍柳田国男所写的《幼小者之声》。柳田国男感慨过去日本儿童所玩的一些游戏,在都市生活成立后就窣地断掉而失去了,使我也起了记下我们的那份“始于遥远的古昔之传统的诗趣”的心。这虽是我们小时候皖南乡下一隅的一些游戏,实际上,在城市经济远未像现在这样发达的八九十年代,全国儿童的游戏大多大同小异。因为起着记录与保存的心,我在写时尽量记下了不同游戏的玩法,并配以自己拙劣的小画。只可惜年代虽还不十分久远,很多游戏的玩法我便已经模糊,不能准确或完备记忆,尤其是一些童谣,已很难记清。读这本书的读者,倘有兴趣和更为精确的记忆,希望有以教我,俾其更加完备。

除开篇外,书分为三部分。辑一“红药无人摘”,检点从前乡下常见的野草花树,写出自己喜欢的那一份,在远离南方的北地,于回忆中拾摭一些喜悦亲切的情感,以安抚成长后渐远渐不可得的遗憾。“红药无人摘”是诗人韦应物的句子,本是写春末僧斋的幽寂,我的借用却是想表达一些昔人已杳渺的惆怅与孤独。“红药”即芍药,皖南山村人家门口常种一两棵,春末于曛暖和风中开出如小碗般重叠沉坠的紫红花朵,是很美丽的景色。我和妹妹离开家上大学以后,爸爸在家中菜园的菜畦上也种了一棵,没两年后,他也离开几十年未曾离开过的乡下,到城里打工去了。只剩下这棵芍药,年年春末在菜畦上兀自开出花来,又在枯萎时将花瓣落到下面的泥土上。“红药无人摘”因此是那些年发生在家乡春天菜园里的实景,无意中隐含了与之同时的乡村变化的缩影,成为我关于南方乡情的一种凝结与象征。这棵芍药后来被人挖去城市,不出意外地没有养活,却因为消逝而在我心成为更为纯粹、永久的存在。每当想起南方,我就想起那棵芍药,想起风雨与美一类的事,心中充满温柔的情绪。这一辑的后几篇,则是我在北京生活四五年后,逐渐写下的一些北京的植物。都是城市中常见的一些花木,我对它们的喜爱也交织在对南方的想念之中。

辑二“瓜茄次弟陈”,是关于南方种种的吃。有过去在南京生活的痕迹,更多则是皖南乡下的饮食。整理书稿时,我惊讶于自己竟然于不知不觉间写下了这么多有关食物的文字,以至于成为书中篇数多的一部分(虽然从字数上来说并不是多的)。作为从小在贫穷地区长大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可供夸耀的饮食经验,书中所写的也都并不是什么珍稀或难得的东西,只是些过去乡下常见的三餐。但春天的蚕豆汤与腌雪里蕻炒小笋,夏天的蒸茄子与糠梨,秋天的茅栗与红薯,冬天的炖炉子和烫粉丝,简单朴实的饮食所呈现的,大约不仅仅是四季的变迁,也与我们过去的生活与情感相关联。正是这种生活与情感,使得食物在我们心里不再只是饱腹或满足口欲的东西。与此同时,饮食也不妨说是地方风土的一种记录与表现,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感兴趣的一方面。

辑三“与君同拔蒲”,其中《大雨后》《青春照相馆》记少年心事,《清明》《大水记》《乡下的生灵》则是这几年逢节假回乡下的所见所闻。这两年我想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比之前要更频繁一些回到乡下去,去重新观察农村的四季与人事。或许只有经常的在场,才有可能发现一些细微的真实,庶几可以避免部分因为长久的疏离和根据匆匆所见而来的想象。这几篇是初的尝试,其形式或不够凝练,希望在以后的过程中能有所进步。后一篇《安家记》则是记录过去几年在北京租房的生活,以及后碰运气买房的经历。这是全书篇幅长的一篇,写作时间也靠后,取了“安家”这样的名字,但实际上远非尘埃落定的意思,所想展示的,也不是所谓买房安家“成功”的过程,只是过去几年普通年轻人在北京这座具有特殊意味的大城市所经历的生活。没有多么惨烈,也没有十分戏剧化的遭遇,相对于许多“北漂”来说,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顺利,正是这样普通的生活,被写下来了,也只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切片。开始写时,时间还是2017年1月,等到终写完并修改完毕,已是2018年5月了。在这过程中,周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深深怀疑起写这样的东西的意义,终还是写完了它。不同之处是加入了十年前次到北京来时所遇到的那些朋友,那时他们充满希望、野心勃勃,一心要在这座城市追求自己的远大前程。十年过后,大家早已各处分散,生活也到处蒙上尘埃和阴影。

后,关于《拔蒲歌》的书名。2016年的一天,朋友纳兰妙殊(现在她以本名张天翼发表小说和散文)忽然给我发来两首南朝民歌《拔蒲》: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她十分兴奋,说觉得我的下本书名可以叫作“拔蒲集”,因为“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可不就是我写东西写得很慢的写照!而我恰好又爱植物,这名字简直再适合不过。我也觉得非常好笑,很快乐地同意了她的提议,后便定名为“拔蒲歌”。蒲草是我喜爱的植物,爱它们在水边风过时齐齐摇动的场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句子,大家很早就熟悉了,这里的“蒲苇”和《拔蒲》中的“蒲”究竟是菖蒲还是香蒲,我想了想,觉得应该是香蒲。虽然同是生长在水边,香蒲叶细长而柔韧,可以编蒲席、蒲扇(今年夏天朋友送我一把扇子,就是香蒲叶晒干后编成的,扇子精致清洁,制作成桃心形,很是美丽,用起来也很轻),菖蒲叶则没有这种韧性,多只用于端午时插在门头避邪。物用的广泛与否决定了它们是否会被大量、频繁地采集,出于这种考虑,我觉得南朝民歌中许多的“蒲”应当是香蒲。“青蒲衔紫茸”的“紫茸”,也更像是描述香蒲香肠一样的毛茸茸的深褐色雌花序(有的地方因此称香蒲为“水蜡烛”)。

书名的另一原因,则是我爱这名字中所包含的情歌意味,虽然我所写的并不是情歌。《拔蒲》属南朝民歌中的清商曲辞,直白清丽的语言中,包含着大胆而深重的热情,如同当时许多短歌一样。后世张祜亦有《拔蒲歌》:“拔蒲来,领郎镜湖边。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则嫌过于表露,一览无余。拔蒲与采莲,同属于过去时代水上的劳动,在劳作的过程中,将触目风景与情爱相将编织,一并诞生了如此动人的歌谣。在自身抒情性已经降至很低的低点的现在,能在书名里保留一点“长叶复从风”的摇曳和“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的婉转缠绵,是我很愿意的。

 

 

 

沈书枝

2018年8月,北京

 

 


书籍介绍

《拔蒲歌》是一本“还顾望旧乡”之书,这“还顾”的内容既包含过去,也写及现今。开篇《儿童的游戏》,讲述儿时乡下常见的游戏。其后三辑:“红药无人摘”“瓜茄次第陈”“与君同拔蒲”,则别分书写乡下花草、南方吃食、少年心事及如今在城乡两地的生活。

在乡村日渐凋敝,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用真诚质朴的文字,为读者记录下从过去到现在乡下的生活。她笔下的“南方”,也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用来抵御外部庞杂世界的精神乡土。

—————————————————————————————————————

书枝的文字让我想到《诗经》,不仅是她娓娓道来各种植物名称,是诗经的路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还因为她的文笔温柔敦厚,绵密贞静,也是《诗经》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

——作家绿妖

在表达越来越粗糙的当今文学视野里,书枝底纹精细的文字让人惊喜。最普通日常的人、事、物,在认真的注视中放着光……书枝活得认真、写得认真,也值得被认真地阅读。

——作家黎戈

有幸读书枝的文章已逾十年,见到她辗转于南北之间,勤勉书写,关于她所见的山川草木,关于她作为女性的哀乐与慈悲。我说“有幸”,并不是谀词。因为她细腻典雅的叙述,不仅是个人视角的真挚记录,也是有关已经消逝的过往、正在流逝的此刻的珍贵资料。我在她的文章里回到遥远可亲又不可及的南方,想起过去的滋味,并时时看到女性的美、智慧与坚韧。

——作家苏枕书

在这个日常生活机械化的时代里,书枝还是一如既往地保留着对季节迁流、时序转换的敏感,以及对真实生活的质地、温度、触感的领会。她说“在北方试着过一点南方的生活”,这里的“南方”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种象征:努力撑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来对抗外面那个粗硬庞大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她所描述的,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

——书评人维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已买(85+)
  • 排版满分(271+)
  • 内涵好书(434+)
  • 速度慢(218+)
  • 速度快(598+)
  • 体验满分(164+)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 2025-01-09 23:23:14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仰***兰: ( 2025-01-02 20:40:32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康***溪: ( 2024-12-27 02:11:53 )

    强烈推荐!!!

  • 网友 权***波: ( 2024-12-20 09:20:1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訾***雰: ( 2025-01-10 15:52:1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后***之: ( 2025-01-10 01:41:46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习***蓉: ( 2024-12-29 22:32:29 )

    品相完美

  • 网友 步***青: ( 2025-01-09 13:50:06 )

    。。。。。好

  • 网友 宫***玉: ( 2025-01-17 09:39:18 )

    我说完了。

  • 网友 方***旋: ( 2025-01-15 09:25:16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菱***兰: ( 2025-01-13 23:59:25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田***珊: ( 2025-01-08 14:09:22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