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你是否曾受到嫉妒的困扰?
嫉妒是否影响了你的人际关系?
你是否因嫉妒而感到身心俱疲?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本书对你而言再适合不过了!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罗伯特·L. 莱希博士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全面剖析了嫉妒心理。他阐明了嫉妒产生的原因,解释了嫉妒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和想法,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并且理解自己的嫉妒心理。
同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验证原则,本书还将带领读者一步步疏导自身的嫉妒心理——通过自我接纳、正视内心、共同面对等方式 来处理这种令人困惑又无法忽视的心理情绪,从而减少嫉妒带来的问题及种种身心折磨。
本书或将成为你读过的*好的有关嫉妒的自助读物。*重要的是,它为那些需要改善关系的伴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书籍目录:
Part One 嫉妒心的力量
章 竞争性情感的演变 / 003
第二章 嫉妒心之于你,是个困扰吗? / 016
第三章 依恋与承诺 / 023
Part Two 嫉妒心是如何演变成问题的
第四章 被嫉妒心操控 / 043
第五章 导致朋友或伴侣离开你的嫉妒性行为 / 069
Part Three 扭转嫉妒心
第六章 学会自我接纳 / 087
第七章 与你的思想共舞 / 104
第八章 和你的嫉妒心对话 / 125
第九章 正视自己的嫉妒心 / 151
第十章 共同面对 / 161
第十一章 克服过去,克服嫉妒 / 183
第十二章 学会释怀 / 198
结语 / 217
致谢 / 221
作者介绍:
罗伯特·L. 莱希(Robert L. Leahy)
备受尊敬的认知心理学家,在认知行为治疗领域享有国际盛誉的先锋作家和发言人。现任美国认知疗法协会(AICT)会长、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临床心理学教授。曾任美国行为和认知疗法协会会长、国际认知心理治疗协会主席和美国认知疗法学院院长。
已出版作品多达数十部,包括全美畅销书《治疗焦虑》。曾被包括《纽约时报》《福布斯》《财富》《商业周刊》《今日心理学》《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在内的媒体专题报道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三章
依恋与承诺
史蒂夫的童年几乎都是在父母的争吵中度过的。在他的记忆中,每次爸爸一回到家,妈妈就显得格外焦躁,总是怒气冲冲地质问他到底去哪儿了。有那么几次,爸爸甚至搬出去住了,有时候是一周,
有时候是两个月,但终爸爸还是回来了。尽管如此,
史蒂夫还是很担心会不会有一天,爸爸再也不回来了,他也同样害怕万一什么时候妈妈也不要他了,
他就变成一个没人管、没人要的孩子了。
有时候他会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想象爸妈都抛下他的场景,
一个人默默流泪;有时候他会假装不舒服,这样他就不用去上学,可以让妈妈在家里陪着他了。跟妈妈一起待在家里让他有安全感,所以他完全无法忍受寄宿生活。史蒂夫
11 岁时得知了爸爸有外遇的事情,妈妈咒骂着,歇斯底里地说再也不会相信爸爸了。
从史蒂夫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个人过往的亲密关系往往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童年及人生中任何一次经历都可能给人埋下猜疑、背叛和不信任的种子。如果你的父母曾闹过离婚,或是家里有人生过重病甚至离世,你可能就会有这种感觉,认为自己所依靠的人终会离去。现在的不安全感也许正是对过去情感伤害的一种映射。
依恋类型
在与他人的依恋关系中,每个人能感受到的安全感都是不同的,
我们的依恋类型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当看到爸爸或者妈妈离开房间时,婴儿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中的任意一种:
反抗型:
这种类型的婴儿会通过大哭、捶手蹬脚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害怕与不安。
矛盾型:
妈妈离开时会极力反抗,但等她回到身边后,既寻求与妈妈的接触,又反抗其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回避型:
明明对妈妈有着依赖,却在与妈妈亲近自己时表现得十分警惕小心。
安全型:
能够接受妈妈短暂的离开,并在其回到身边时给予热情、积极的回应。在依恋关系中,安全型的孩子能够适应独处,会更多地去关注周围的环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妈妈一定会回来。根据依恋理论,婴儿自出生开始就与其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
建立了一种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孩子的依恋类型主要取决于与其抚养者的关系,包括保护、支持、喂养以及社交关系。
当孩子知道母亲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时,他就会对母亲建立起依赖与信任,相信母亲是可靠、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有了这样的安全感之后,孩子就能够欣然接受母亲的离开,并安心地探索周边的环境。相反,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母亲的离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从而表现出不安与焦虑。依恋理论指出,所有这些依恋类型都将伴随人们一生,
并且影响人们其他的亲密关系,尤其是恋爱关系。
在童年的亲密关系中,如果你始终无法信任对方,认为对方不够可靠,没有责任心,你们随时会分开,那么长大后,在处理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时,你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早期依恋
回忆一下童年时期的依恋关系,看看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形是否符合你的情况。
你是否曾经担心过父母离异,或是任意一方生病甚至离世?
——
成年后你会害怕突然失去某些事物或是害怕被抛弃。
你是否经历过父母分居或离异(即使事情没有真发生,而只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
你害怕自己亲密的关系破碎。
你们是否经常搬家?如果经常转学或者搬家,那么你与其他同
龄人的友情都是极为短暂的,他们可能会埋怨你或者认为你不够忠诚。
——
你害怕独处,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孤立无援。
你是否曾经对恋爱对象感到失望,甚至被欺骗过?
——
你总觉得有人欺骗你,在背后玩弄你或是会突然离开你,因此你会过分关注一些潜在的威胁。
亲密关系
关注自己的亲密关系类型往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当一段亲密关系刚开始发展时。通过这种方式,你能够更好地衡量在这段关系中,你是感到舒适自然,还是痛苦压抑;你是依赖着对方还是被需要的那个;你是拥有充分的安全感,还是总会感到焦虑不安。完成下面这个成年人依恋测试,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吧。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你极度嫉妒,又异常清醒,这太奇怪了。
克服因嫉妒产生的羞耻感、占有欲,正视嫉妒心;
学会信任,摆脱疑神疑鬼的自己。
书摘插图
推荐序
自弗洛伊德开始探寻达尔文进化论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意义起,人类便不断发现自身进化过程中阴暗的一面。人类的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自我斗争的过程,我们既能够容忍暴力,但又有一定的同情心。人类一切基本的动机都是为了确保基因的生存与复制。人际竞争亦是如此,包括争夺资源,甚至是性(生殖)机会。一系列的动机过程便由此产生,包括自恋、精神病态、自我竞争、宗族主义、偏见、羡慕,以及本书的主题
——嫉妒。
在多年的开拓性研究工作中,罗伯特
·莱希(
RobertLeahy
)博士力求深入了解人类各种阴暗面的社会起源与其演变过程,从而提高我们承担与应对它们的能力与意识。在慢慢意识到这些情绪内在的驱动因素后,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显然,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目标之一。
罗伯特
·莱希博士在书中向我们阐明了嫉妒与羡慕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若看到他人拥有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往往会产生羡慕的感觉。这种羡慕通常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消极的羡慕会促使我们毁掉他人拥有的东西,而积极的羡慕会指引我们去模仿他人,努力使自己也变得更好。而嫉妒,从另一方面来说,通常产生于三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其中至少有一个人会获得比他人更多的关注与优势,此时便产生了嫉妒。典型的情况莫过于男女关系,但不仅限于此。嫉妒和羡慕的相同点在于两者都能激发对对手的敌对行为或态度,甚至想要伤害、摧毁对方,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我得不到的东西,其他人也休想得到”。
嫉妒还体现在其他物种之中,尤其是在配偶守卫的行为中,往往是其中一方(大多数但不总是雄性)试图阻止他人接触他们所守卫的人,与此同时引起被守卫者的恐惧。事实上,诱发恐惧作为一种嫉妒的策略是非常普遍的。在《旧约》中,上帝被认为是善妒的,因此那些背叛他的人或不顺从他的人都会经历无尽的痛苦。那句人们常放的狠话
——“你要是敢离开我……”就是嫉妒者赤裸裸的威胁。
由此不难看出,嫉妒是同情关系中的破坏者之一。在爱情中,嫉妒还引发了愤怒。嫉妒可以引发各种各样的关系冲突,从被动侵犯一直到家庭暴力,甚至是谋杀。跟踪行为背后隐藏的往往也是嫉妒,当渴望得到的对象选择了别人后,嫉妒便会激发复仇心理。终,嫉妒只会把对方越推越远。与许多引发愤怒的情绪一样,嫉妒也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
在《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一书中,莱希博士从临床医师的视角出发,总结了大量的案例经验,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常被忽略的个人与人际悲剧。他在书中深刻地剖析了嫉妒的根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如果你正遭受着嫉妒的困扰,那么读完这本书,你将意识到你并不是一个异类,你所经历着的嫉妒带来的冲动与痛苦,都是你的大脑,或者准确地说,是人类的大脑使然。
莱希博士在书中不仅提到了本身受到嫉妒困扰的人,同时还顾及了那些受害者的情况。可悲的是,明明是那些心怀嫉妒的人犯下的错误,但受害者往往也会对发生的事情感到羞耻。因此他们可能会试图掩盖真相,甚至是自欺欺人,而不愿向外界寻求帮助。事实上,许多嫉妒或者暴力的受害者往往因为感到羞愧或害怕,而不愿意承认或揭露他们的处境。这本书将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是嫉妒关系的受害者,并可能会帮助你确定是否需要接受专业的帮助。
《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一书探索了嫉妒的本质和模式,这些深刻的见解对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指导我们如何摆脱嫉妒带来的羞耻感。首先,诚实对待自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重要的步。虽然有时候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承担责任。归根结底,人类也只是万千生物中的一种,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所有的冲动与欲望都受到大脑思想的支配,而这些思想已发展进化了数百万年了。甚至当我们的基因促使我们去追求和得到自身所爱时,终其实也是让我们放弃内心对和平的渴望。
这是一本深刻而重要的书,在这本书中你将学会接纳自己的嫉妒心理,并找到自己的解药。你将学会对自己坦诚,终勇于直面并战胜自己的嫉妒心。莱希博士的文字非常细腻、富有感情,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他将带领读者一起征服嫉妒,摆脱人类生存中巨大的痛苦与折磨。这将是你人生旅程中重要的一本教科书。
保罗
·吉尔伯特
前言
前言
跟菲利斯做朋友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她的笑声总是很有感染力,她聪明、幽默,对身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好。她也很有想法,充满魅力,因此大家都喜欢和她做朋友。但是一旦事情涉及她的男朋友迈克,菲利斯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感情上的嫉妒几乎吞噬了她,时常让她感到恶心、焦虑和愤怒。只要迈克去参加聚会,她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时刻担心他会与前女友重修旧好。如果迈克和前女友一起吃饭,菲利斯就会非常生气,尽管迈克不断强调她只是一个
“
普通朋友
”
。菲利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她始终无法消除脑海中的嫉妒。
“
我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
她跟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低着头,
避开了眼神交流。
这让我想到了史蒂芬。刚开始和瑞秋约会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嫉妒的感觉,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他会时不时地翻看瑞秋的社交媒体主页,有时候还会查看她的手机,看看她是否已经厌倦了自己。史蒂芬整天在想:
“
她是不是在和别的男人约会?
”“
脸书(
)上加她好友的那个人是谁?
”“
(对于我们的关系)她是不是还在观望?
”
因此他完全无法把注意力放到工作上,每天都借酒消愁,也因为不想让朋友看到自己这副狼狈悲惨的模样,他拒绝与朋友见面。他告诉我:
“
我确实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瑞秋出轨了,但我也确实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她。我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焦虑不安了。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们分手了,我心里会不会好过一点,至少我不用整天担心她出轨了。
”
其实,几乎每个人都产生过嫉妒的感受,可能对配偶、伴侣、朋友、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员。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其实嫉妒就跟人类的爱与恐惧一样,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情感。
嫉妒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不分国界,不分年龄大小,
甚至连动物也会嫉妒。
嫉妒有时是我们与他人的一种特殊的联结关系。因此,一旦这个联结出现问题,我们就会觉得受到威胁挑衅,这便是嫉妒。在一些交情一般的关系中,人们很少会嫉妒,因此嫉妒往往也说明对方对你而言很重要。但当这种情绪过分强烈时,就像菲利斯和史蒂芬那样,
为了摆脱嫉妒,我们往往可能做些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
嫉妒确实会带来不少问题。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我已经写了
25
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了,主题包括焦虑、抑郁及行为改变等。不少极具天赋的心理治疗专家也写过这类书。但令我意外的是,市面上竟还没有一本书从认知行为疗法角度去剖析嫉妒这种困扰着大多数人的情感。这实在是太奇怪了,因为嫉妒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包含着我们所研究过的许多心理状态,比如焦虑、沉思、自我批判、愤怒及矛盾化解等。也因此,写作一本关于嫉妒的书迫在眉睫。
认知行为疗法是当下全球价值的治疗方式,它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焦虑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该疗法重点集中于调整患者现阶段的思维、行动以及人际互动。同时,认知行为疗法为患者提供自助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心理上的各种问题。
在这本书中,我引用和借鉴了大量有效的技巧与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这种令人困惑又无比浓烈的情绪
——
嫉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能够帮助他们更客观地看待和处理嫉妒心理,不要让嫉妒毁了生活。
很多优秀的人也会受到嫉妒的困扰。他们深爱自己的伴侣,也想互相信任,共同走下去。但人有时就会莫名地焦虑和发怒,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往往事后才感到内疚羞愧。曾经有位女士就因为情绪失控而毁掉了自己的感情,她因此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陪伴自己一生,但嫉妒会使他们变得多疑、咄咄逼人,
甚至去翻看对方的社交媒体。在另一个案例中,一个丈夫非常爱他的妻子以及三个孩子,但也终被嫉妒压垮,甚至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幸运的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终战胜了嫉妒,挽回了自己的婚姻。
嫉妒是可悲的,因为往往是深爱却又感到不安才会让人产生嫉妒。嫉妒驱使下所做的一切终都会破坏这段自己明明想要保护的感情。不仅如此,嫉妒的想法、情绪、行为往往还会导致内心深处产生羞愧与内疚的情感。当你正受到嫉妒的困扰时,你会觉得自己快疯了,
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有权利嫉妒。长期以来我们所接受的文化似乎都对负面的、痛苦的情绪有偏见
——
如果你拥有这些消极情绪,那么你这个人一定是有问题的。但是通过这本书,我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嫉妒本身也是人类情感的一部分,是人类开展亲密关系的一个要素。
出于好意,总有些朋友甚至是治疗专家会给你出些主意,但有时这些建议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下面这些话你可能曾经听到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说这些话并不准确甚至毫无帮助。
“
你肯定是太自卑了。
”
——
事实是嫉妒也可能是自尊心太强的体现,也许是你根本无法接受不公平的对待。因此事情并不像旁人想的那样简单。
“
不要老想着这些了。
”
——
逃避嫉妒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必须学会接纳自我,而不是受控于自我。
“
凡事看开一点吧。
”
——
这句话往往让人感觉更糟糕,因为一旦事情到了只能看开的地步,也就说明没什么希望了。
“
你何苦折磨自己呢?
”
——
这句话可谓是完全本末倒置了,因为嫉妒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不受背叛的伤害。
“
你有什么资格嫉妒呢?
”
——
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主宰,怎么会没有资格?用这种方式来劝说只会让你更有危机感,被抛弃的感觉只会更加强烈。
“
我做错了什么?
”
——
这句话或许在理,但如果是从你嫉妒的人口中说出来,那么你可能会因此更执着于一探究竟。
“
你只要相信我就行了。
”
——
被要求去信任某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因为这并不能为你的痛苦正名,也无法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
你现在真是一塌糊涂。
”
——
这种话只会增加你的恐惧感,害怕自己被抛弃,这种情况下往往更容易感到嫉妒。
以上提到的几句话中,虽然有个别可能有所依据,但其中没有一
句是真正有用的,因为它们根本与你的感受无关,更不能帮助你合理应对这些情绪。既然嫉妒本身就源于亲密关系中的危机感,那么一味地指责、逃避或嘲讽都只会让你感觉更糟,甚至更加嫉妒。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嫉妒呢?我希望通过此书,
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嫉妒,因为嫉妒本身就是一种强烈而又复杂的情绪综合体,其中包括了愤怒、焦虑、无助、怨恨以及绝望等令人困扰的情绪。我也希望读者能够明白,拥有这种情绪很正常,你并不是个异类。
书籍介绍
你是否曾受到嫉妒的困扰?
嫉妒是否影响了你的人际关系?
你是否因嫉妒而感到身心俱疲?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本书对你而言再适合不过了!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罗伯特·L. 莱希博士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全面剖析了嫉妒心理。他阐明了嫉妒产生的原因,解释了嫉妒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和想法,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并且理解自己的嫉妒心理。
同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验证原则,本书还将带领读者一步步疏导自身的嫉妒心理——通过自我接纳、正视内心、共同面对等方式 来处理这种令人困惑又无法忽视的心理情绪,从而减少嫉妒带来的问题及种种身心折磨。
本书或将成为你读过的最好的有关嫉妒的自助读物。最重要的是,它为那些需要改善关系的伴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简单(145+)
- 内涵好书(485+)
- azw3(194+)
- 收费(522+)
- 排版满分(454+)
- 二星好评(277+)
- 内容完整(118+)
- 无漏页(499+)
- 速度快(544+)
- 傻瓜式服务(608+)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文: ( 2025-01-19 16:38:07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康***溪: ( 2024-12-24 05:50:24 )
强烈推荐!!!
- 网友 薛***玉: ( 2024-12-30 01:04:2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融***华: ( 2024-12-30 09:03:1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仰***兰: ( 2025-01-09 09:41:0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訾***晴: ( 2025-01-01 16:55:1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马***偲: ( 2025-01-09 17:07:5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师***怀: ( 2025-01-01 15:03:0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訾***雰: ( 2025-01-12 06:22:13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丁***菱: ( 2024-12-25 13:10:2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养***秋: ( 2025-01-11 22:47:44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家***丝: ( 2025-01-17 20:43:13 )
好6666666
- 地方政府善治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拼音、识字、数学幼小衔接一本通 同步练习(套装全3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小兔波力系列(套装全11册,适合3-6岁阅读。培养好习惯,好性格,提升情商、社交力,帮助孩子与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友好沟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CCNA学习指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线性代数(第二版) 唐忠明 顾燕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管理统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教育新基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支撑力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别摸我头发:儿童社交边界感培养绘本(全6册)【包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书之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世界经典文学名著无障碍名师精读版 快乐读书吧四年级下册课外书 三五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籍经典书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