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增订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增订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精美图片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增订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增订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020463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2
  • 页数:411
  • 价格:92.4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2:36:35

寄语:

探索中古时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将宏观与微观结合,利用传世文献与佛教造像记、碑铭墓志、竹简等,在国家制度的背景下,对北朝时期乡村社会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察,涉及“村落”的性质、时空分布状况、“宗族”的含义、“三长”的地位、乡里与村民空间认同、“市”的多重意义、民众的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朝廷视野中的“民众”,等等,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丰富的北朝基层社会图景。增补的《北京大葆台汉墓竹简释义——汉代聚落自名的新证据》一文揭示了在乡里编制之外汉代聚落带有自名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地方社会》 则对这一时期乡村社会情况做了综合性的概括。


书籍目录:

从田园诗到历史——村落研究反思

一 被遗忘的世界

二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农村研究

三 方法的反省与研究的思路

北朝的村落

一 村落的时、空分布

二 村落的外观

三 村落与城镇的角色互换:城-乡关系的再思考

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

一 北朝村落居民的构成

二 汉魏六朝母方亲属的作用与九族、宗族的含义

1.西汉初律令中的母、妻地位

2.日常生活中的母方亲属

3.九族、宗族的多种含义

三 父系意识的发展

1.从“妄变姓氏”到子从父姓

2.父系世系意识的强化

北朝“三长制”

一 三长制设立年代

二 “分置州郡”所见初立三长的成效

三 “三长”名称

四 “三长”地位

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空间认同

一 乡里制考实

二 乡里制的特点

三 乡里制出现背景的推测

四 乡里与村民的空间认同

北朝的“市”:制度、行为与观念

一 市的分布、形制与管理

二 市:买卖所之也

三 市:交利之所,君子无故不游观

四 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五 明刑立威

六 都市:对外展示国力的窗口

七 结论

北朝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安鹿交村的个案研究

一 资料

二 安鹿交村居民的来源与构成

三 从造像活动看村民生活

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

一为国祈愿概观

二 为国祈愿用语释意

三 三个造像记中的国家

四 民众国家认同的意义与影响

北朝朝廷视野中的“民众”

一 朝廷对人群的分类

二 何为“民”?

三 君一民:为民父母,教养百姓

四 君一牧守:共治与督责

五 牧守一民:牧与宰

代结论:朝廷、州县与村里——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一 村民的日常生活及其生活的核心场所:村里

二 村里、州县与朝廷:村民的生活世界

三 村民的世界与帝国的构造

四 官爵名号的颁授与帝国结构及村民世界的维系、再造

附录一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乡”与“乡吏”

一 临湘属乡与乡界

二 乡吏及其职责

三 乡吏的前途

附录二 评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

附录三 北京大葆台汉墓竹简释义——汉代聚落自名的新证据

附录四 魏晋南北朝地方社会

一 引言

二 县以下的聚落

三 居民家庭的构成

四 百姓的活动与团体

五 官府的基层管理

引用书目

初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


作者介绍:

侯旭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1986-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96-2008年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8年5月转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与出土文书简牍,近年主要关注古代国家的形态与运行机制。出版《什么是日常统治史》(2020)、《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2018)、《近观中古史》(2015)、《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2005)与《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佛陀相佑》,1998/2015/2018)、论文七十余篇,译著数部。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魏晋南北朝地方社会

二  县以下的聚落

六朝都城、州、郡与县,以及那些边境上军事性的军镇,多半都是带有城墙的城池,有些为应付战争,甚至建有两重城墙。而县以下的聚落,自汉代以来就有不少没有围墙,尤其是在江南,并非全部聚居在有围墙的聚落中。比较而言,一般北方的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会达到数百乃至上千,屋舍的排列也很松散,其间甚至散布着田地,聚落中甚至还有空地可以建造佛寺。南方因多山水的地形所限,往往更为分散,形成的聚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四世纪初因战乱南下的北方人到达南方后建立的聚落亦是如此。

这些聚落往往带有自己的名称,这并不是三国以后才出现的新现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聚落名称就很复杂,秦统一后县以下统一设立了乡、里,两汉继承此制,但是聚落的自名并没有随之消失,文献与各地出土的简牍与时刻显示,南北方多见称为“XX聚”的聚落,北方还有叫做“XX格”的聚落,西北边地的居延则有名为“XX田舍”的聚落,南方的长沙,晚东汉中期(90—112年)就出现了“XX丘”的聚落,并一直延续到三国初年,且数量颇多,在更南方的湖南郴州,则到300年左右,还见于当地发现的木简,

现在中国将与城市相对的聚落通称为“农村”、“乡村”或“村落”,其中“村”就产生于这一时期。目前所见,早的“村”字出现在湖南郴州发现的300年前后的西晋木简上,含义已经和“丘”一样,是聚落的一种称呼。六朝时期北方的聚落多以“XX村”为名,南方也有不少;但南方同时还有很多以“XX浦”、“XX洲”、“XX沟”、“XX渚”等带有南方水乡特色的聚落名。战乱中形成的带有很强防卫性质的聚落“坞”主要存在于动乱时期和地区。

南北各地从未出现过以“XX村”为名一统天下的局面,“村”终成为与城镇相对的聚落通称,与北方称“村”的聚落多,五世纪下半叶南朝官方开始统一用“村”统称涉及聚落的用语(如村县、村长、村司等)有关,直接的动力则是唐初(7世纪初)朝廷的制度规定与随后唐代二百多年的实践。“村”的出现,并非中国基层聚落形态,乃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北朝社会生活史著作。作者着眼于北朝时期的基层社会,利用多种史料进行多视角的考察,对北朝乡村社会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研究,其研究路径和成果具有多方面的学术创新意义。增加的两个附录,反映了作者对相关问题新的研究与思考。


前言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与发展,我们策划组织了《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并把它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是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主流,研究中国社会和政治史应该是研究中国史的主流。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有重视中国社会与政治史研究的传统。解放初期,侯外庐同志任历史系主任,为重视社会与政治史研究奠定了基础。以后多年在白寿彝教授的主持下,这一传统一直得到了保持并有所发展。

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迄今尚无定论,这是坏现象,也是好现象。这正好促使中国历史研究者,特别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研究者,对中国社会历史作更深入的研究。

我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开始发表了多篇关于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的论文。我在这些文章里提出了一些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书籍介绍

独特视角展现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探索中古时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北朝社会生活史著作。作者着眼于北朝时期的基层社会,利用多种史料进行多视角的考察,对北朝乡村社会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研究,其研究路径和成果具有多方面的学术创新意义。增加的两个附录,反映了作者对相关问题新的研究与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将宏观与微观结合,利用传世文献与佛教造像记、碑铭墓志、竹简等,在国家制度的背景下,对北朝时期乡村社会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察,涉及“村落”的性质、时空分布状况、“宗族”的含义、“三长”的地位、乡里与村民空间认同、“市”的多重意义、民众的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朝廷视野中的“民众”,等等,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丰富的北朝基层社会图景。增补的《北京大葆台汉墓竹简释义——汉代聚落自名的新证据》一文揭示了在乡里编制之外汉代聚落带有自名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地方社会》 则对这一时期乡村社会情况做了综合性的概括。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藏书馆(560+)
  • 盗版少(241+)
  • 可以购买(174+)
  • 图书多(263+)
  • 无缺页(151+)
  • 实惠(59+)
  • 章节完整(497+)

下载评价

  • 网友 印***文: ( 2025-01-11 12:10:19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冯***丽: ( 2024-12-23 02:53:14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谭***然: ( 2025-01-15 16:51:44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寇***音: ( 2025-01-17 15:26:37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石***致: ( 2025-01-17 21:00:37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温***欣: ( 2025-01-16 00:35:18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师***怡: ( 2025-01-06 07:05:4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冉***兮: ( 2025-01-10 09:55:06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林***艳: ( 2024-12-24 19:25:2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辛***玮: ( 2025-01-10 10:58:0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