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从亚洲视野看中国,从中国视角看亚洲。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
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书籍目录:
开场白:“亚洲史研究的方法”课程要旨
单元:亚洲史/东部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问题:亚洲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可能吗?】
讲 从“元寇/蒙古袭来”事件说起
引言: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区域、角度和影响
一、“元寇/蒙古袭来”的前前后后
二、“蒙古袭来”及其对东北亚诸国的直接冲击
三、“元寇”事件的历史意义:世界史的开端?
第二讲 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引言:不要画地为牢:把中国放进亚洲
一、“亚洲”或“东部亚洲”,凭什么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二、所谓亚洲或东部亚洲海域:它与欧洲的不同历史与文明
三、近世的东部亚洲海域:几个故事
四、超越国境:交错与纠缠的区域史
第三讲 亚洲/东部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引言:1990年以来历史学的变化趋势
一、仍然是历史、考古与语言:亚洲史研究在中国
二、物品:物质文化史的途径
三、人物:族群与文化融合的历史
四、书籍:图书中的亚洲史
五、事件:涉及亚洲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研究
【讨论:文献、历史和语言】
【建议阅读论著】
第二单元: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学术史?亚洲研究与日本东洋学的兴起】
讲 从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到亚洲史研究
引言:趋向现代:明治以来的东洋学
一、何为东洋?明治大正时代日本对中国周边之研究
二、“与欧人争胜”:欧洲东方学之刺激
三、“有如国土”:明治大正时代日本的侵略野心与学术取向之关系
四、明治大正时代:东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日本学者
五、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诸领域所受日本之影响
第二讲 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中国海及东南亚研究
引言:关于环南海或东南亚的历史研究
一、东西学术史上的“南海”
二、法国东方学家的南海研究:以费琅、马司帛罗和伯希和为例
三、日本东洋学家的南海研究:以藤田丰八和石田干之助两部著作为中心
四、东西学术影响下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界:以冯承钧为例
五、“南海”:历史课题与政治问题
六、有关南海的历史文献,以及《塞尔登地图》
【讨论:通向亚洲史或东部亚洲史的途径】
【建议阅读论著】
第三单元: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十五世纪以后的东部亚洲海域史
【问题:为什么十五世纪之后,要谈论“东部亚洲海域”?】
讲 蒙古时代以后:东部亚洲海域史的一个关键时代(1368—1420)
引言:历史的“关键时期”
一、妥协:亚洲东部局势的暂时稳定(1368—1405)
二、对峙:东部亚洲国际秩序的一段曲折(1403—1419)
三、冲突:“应永外寇”或“己亥东征”(1419)
四、再平衡:朝鲜通信使出使日本(1419—1420年及以后)
五、小结: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第二讲 十五至十九世纪的环东海南海海域
引言:从一部文献与一幅地图说起
一、“蒙古时代”之后:东部亚洲海域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二、海道超越了陆路:十五世纪后历史重心从西北转向东南
三、自西徂东:东部亚洲海域的秩序在十九世纪面临挑战
四、小结:对“中央欧亚”与“东亚”概念的反省:重提环东海南海海域研究之必要
【讨论:有关“东部亚洲海域”,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建议阅读论著】
第四单元:域外有关近世东部亚洲的历史文献举例
【问题:就算你研究中国史,是否中国史料就已足够?】
讲 揽镜自鉴:为什么要关注这些域外史料?
引言:为什么有关中国的域外史料开始引起注意?
一、域外汉文史料的意义:举几个例子
二、域外汉文史料的意义(续):继续举例说明
三、为什么中国学界对此关注不够?
四、现代学术变化可能的又一波?
第二讲 有关东部亚洲与中国的日本文献举例
引言:且向东瀛寻逸史?
一、《华夷变态》
二、《唐通事会所日录》【附:《清俗纪闻》】
三、《通航一览》
四、《善邻国宝记》
五、《入明记》
【附说:明清中国有关日本的文献举例】
第三讲 有关东亚与中国的朝鲜史料举例
引言:近的“邻居”,“汉”的文献
一、《韩国文集丛刊》
二、《承政院日记》及《同文汇考》
三、《通文馆志》
【附说:明清中国有关朝鲜的文献举例】
第四讲 有关朝鲜日本之间交往的通信使汉文文献
引言:什么是“通信使”?日朝之间的往来
一、朝鲜通信使的三类使命:修好睦邻、刺探情报、吊丧庆贺
二、通信使的影响:东亚文化的交流
三、现存朝鲜通信使文献:两种丛刊与《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
第五讲 有关琉球的汉文文献
引言:十五、十六世纪亚洲东部海上贸易的中心
一、古琉球·琉球王国·纳入日本:琉球历史的简介
二、《历代宝案》
三、明清中国有关琉球历史的文献
四、注意朝鲜文献中的琉球
第六讲 有关越南与中国的汉文文献举例
引言:通过北寇叙述塑造认同:越南的历史文献
一、挣脱中原王朝的羁縻与控制:安南的独立史
二、《大越史记全书》的历史书写
三、其他史料:碑铭以及北使或燕行文献
【讨论:从各种汉文文献中看东亚的历史】
课程总结
作者介绍: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学系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2014)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近年来,历史学变化很大,有人曾经预言,未来历史学研究的趋势,可能是“文化接触”,也就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接受与转移、边缘对中心的影响,以及从边缘重思世界史,强调联系、互动、影响的全球史,也许就是这个趋势的表现之一。这话说的很对,也很有预见性。过去,我们都习惯了所谓“就中国讲中国”,只是在中国范围内以中国史料谈论中国,但这是不够的,可能要大大改变。所以,尽管大家将来要做的,也许只是个别国家的宗教、艺术和历史研究,但你一定要考虑,它与周边——具体到中国,就是亚洲——的文化背景和互动可能。
如果我们能把这种超越个别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联系,作为自己的研究视野,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些过去孤立地研究某个国家宗教、艺术和历史的时候,可能发现不了的线索和被遮盖了的现象。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亚洲各地虽然互相有联系而且是密切联系,但无论从族群、信仰、历史、文化、制度上看,并不是一个。而一个自我认同的“亚洲”,恰恰是在看似同一个“欧洲”的对照和刺激下,在近世才逐渐自我建构起来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的“区域”。
这个意识就是,无论你研究什么历史问题,最好背后都有一个大背景,尽可能超越边境,无论是行政区划的边界,还是帝国王朝的边疆,要善于寻找更大的联系。但这绝不是一种时尚,并不是要你去赶时髦。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把理论当作时装,好像越新越好,因此,这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区域史研究,可能会成为新潮流、新时尚,使得原本也有相当意义的国别史研究,受到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也想倒过来提醒大家,所谓的亚洲/东部亚洲历史的整体性研究,虽然可以改变“没有亚洲的中国”,但是要警惕的是,它是否又会导致一个“没有中国的亚洲”,也就是说,在国别史和区域史之间,如何寻找平衡与互补,这一点值得三思。
与大清王朝关系密切的主要朝贡国,和明朝一样,已经不是西部北部各国,而基本来自东部亚洲海域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本书是“葛兆光讲义系列”的一种,是葛兆光教授打磨多年的“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讲义;
2.本书“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讲到亚洲史研究的学术史,再到研究东部亚洲史的意义,以及如何研究东部亚洲史;
3.本书每一单元以一个问题开始,以讨论和建议阅读书目结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作者在讲授自己的研究心得的同时,可以引导读者进一步去思考。
书籍介绍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
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无颠倒(602+)
- 中评多(81+)
- 不亏(364+)
- 值得购买(301+)
- 简单(307+)
- 推荐购买(599+)
- 无水印(236+)
- 二星好评(580+)
- 情节曲折(236+)
- 书籍完整(240+)
- 方便(387+)
- 内涵好书(503+)
下载评价
- 网友 芮***枫: ( 2024-12-24 14:54:39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国***舒: ( 2025-01-13 11:23:17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养***秋: ( 2025-01-16 00:28:0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扈***洁: ( 2024-12-31 14:46:4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曾***文: ( 2025-01-11 01:34:26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益***琴: ( 2025-01-07 13:57:1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孙***美: ( 2025-01-07 08:28:34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訾***晴: ( 2024-12-22 00:09:23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瞿***香: ( 2024-12-24 14:52:37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喜欢"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的人也看了
汉书译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庄子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卖爸爸卖妈商店 9787544838474 接力出版社 [法]旁帝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全新正版图书 凝聚态物理展田强科学出版社9787030376695 凝聚态物理学研究人天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一箭封神:斯蒂芬·库里传 珍藏斯蒂芬·库里最美好的模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纪律和规矩的红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再提醒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Authorware 5.X看图速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景观设计手绘马克笔实用技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23年春 小学语文实验班提优课堂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春雨教育旗舰店3年级下册RJ版教材同步学习新学案教材讲透学生学习实用工具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少数派报告(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短篇小说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巴菲特全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渔业资源生物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8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建筑与都市048(A+U中文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华夏万卷练字帖 2019版小学生字帖 写字课六年级上册 手写体楷书练字帖 同步部编人教版临摹描红练字本(赠听写默写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7分